

元宇宙趋势下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
作者: 范文洁
[摘 要] 元宇宙趋势下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有模式面临严峻挑战,VR、AR、区块链、物联网等数字技术的出现,必将重塑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环境、教育模式、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通过提升教育对象自主性、打造精品化学习内容、加强教育方法技术化、打破教育资源壁垒等四个方面,探索元宇宙趋势下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
[关 键 词] 元宇宙;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31-0145-03
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推动下,互联网的“终极形态”元宇宙迎来发展热潮。元宇宙于1992年在科幻文学作品《大雪崩》中首次出现,概念一经提出便对各大领域造成震动。当前元宇宙概念依然众说纷纭,概括来说就是在5G、增强现实、虚拟现实、区块链、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支持下,呈现出具有交互性、多元性、沉浸性的虚实相融、虚实共生的数字虚拟世界,既是现实世界的映射,又独立于现实世界。2021年3月,“元宇宙第一股”美国网络游戏和社交平台公司的在线创作游戏平台——Roblox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8月字节跳动收购虚拟现实公司Pico,10月扎克伯格将Facebook更名为“元”(Meta),宣告全力进入元宇宙相关产业,这一系列标志性事件让2021年被称为元宇宙元年。“元宇宙+社会”“元宇宙+文化”“元宇宙+教育”等研究和话题一度被热议。
对出自科幻作品的元宇宙概念和元宇宙时代是否会到来,质疑之声一直存在。随着数字技术、硬件系统的快速发展完善,元宇宙大数据和信息技术等核心技术与关键设备的接入门槛不断降低,元宇宙不再是“空中楼阁”的存在。当前,教育界对元宇宙的讨论、研究和探索实践逐渐铺展开来。2021年2月,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主管的“认识元宇宙:文化、社会与人类的未来”学术论坛在线上进行,开设了元宇宙与教育专场;2022年1月,“2022首届元宇宙教育前沿峰会暨元宇宙教育实验室系列丛书首发仪式”在线上举行,知名专家学者深入探讨元宇宙融入教育的可行性,描绘元宇宙教育的发展前景,为互联网教育下一阶段升级的新范式提供启发与思考。国内各大高校开始进行元宇宙教育新布局,中国人民大学交叉科学研究院成立元宇宙研究中心、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成立元宇宙文化实验室、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推出元宇宙校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与腾讯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构建元宇宙概念在高等教育行业的智能应用。综上可知,元宇宙时代已成为科技、文化、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元宇宙趋势下如何做好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愈加重要且紧迫。
一、元宇宙趋势下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当前网络在线教育已经成为现代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用网络已经成为高校学生学习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也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一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经过近30年的发展历程,在思想政治教育和互联网应用融合和发展方面,形成了探索、总结、完善、提升、融合等不同阶段的样态特征。当前随着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数字全息技术的成熟和它们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以虚拟仿真、沉浸交互和人工智能为特征的元宇宙时代已然到来。元宇宙技术的出现,改变了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育环境、教育模式、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推动了数字化教育的升级和发展,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契机,也带来了巨大挑战。
当前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同数字信息技术全面深度融合,扩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深入渗进了教育对象的日常生活中,对满足教育对象日益增长的文化精神需求意义重大。但由于思维方式和方法技术的桎梏,当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局限于web2.0技术,多是打造红色教育专题网站、公众号推送系列文章、微博和QQ空间接力活动等,对元宇宙趋势下的虚拟现实、增强现实、5G和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依然处于起步阶段。当前的数字化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多是基于全景摄像机的桌面沉浸式红色基地的虚拟漫游等,沉浸性、交互性差。当前“00后”大学生作为伴随着类型丰富、高沉浸、强互动的数字游戏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相比于近距离面对面的人际互动,更喜欢深度人机交互。而先进数字技术同落后教育技术之间的矛盾,直接导致穿着“高科技、年轻态、新潮流”外衣的泛娱乐化、低俗化的互联网内容更能吸引教育对象的注意力,更能影响教育对象的价值观念;公共虚拟空间殖民化危机暗伏,意识形态工作面临重大挑战,从而造成思想政治教育粘度下降、教育管理失范等问题。元宇宙趋势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紧迫性进一步提升。
二、元宇宙趋势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特征
虚实共生、人机协同、数字全息的元宇宙趋势下,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模式、内容和方式皆发生了变化。
教育环境呈现出突破时空局限、虚实融合、共建共享的特征,人工智能完全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现实与虚拟、校园与社会的壁垒,实现多时间空间随时切换,拓宽了教育时空和教育场域,全场景学习赋能教育,极大地节约了教育教学投入资本,规避了外出教学实践途中不可预判的风险,有效地增强了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教育模式呈现出教育主体多样化、教育管理范围扩大化等特征,师生在元宇宙世界中经历着角色与话语权的转变以及权力和能力边界的探索,教育主体从教师和学生,转变为教师和学生的现实体与其在元宇宙世界中的虚拟体,同时还有辅助教学和学习的虚拟智能体,类似游戏中的NPC,教育管理范围逐步扩大,从人际交互扩大到人机交互甚至是机机交互;教育内容呈现出资源多模态、推送精准化的特征,海量多样化资源可以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个性化、定制化、模块化学习教育逐渐成为可能,同时也为思想政治教育薄弱环节和领域的精准提升奠定了有利基础;教育方式呈现出交互性强、沉浸度高、形式多样的特征,为具身沉浸社交、自主学习和游戏化教学提供了可能性。
三、构建元宇宙趋势下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元宇宙趋势下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的探索,从其“人、场、物”的重构开始。
人从物质存在的现实主体,拓宽到在虚拟世界中的映射——虚拟“人”,以及建立在数字全息和智慧服务技术上的虚拟智能体。现实人搭建元宇宙内的教育世界,虚拟人在其中再生产和获取信息,智能体采集、处理和反馈信息,从而在系统内实现数据循环、精准推送和即时反馈。这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内生动力,满足了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真正实现大数据智能教育新模式。
虚实共生的数字全息世界,教育场景不再是简单的教室和门户网站,全场景化的元宇宙消融了企业、学校、社会、家庭的边界,重构了时空、教育内容、学习形式和交互方式,全场景赋能教育,加速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的有效深入推进,也使空间育人成为可能。通过将体验、情感、功能嵌入场景设计,将教育内容完全融入场景,调动学生的全感官深入参与,拓宽了教育场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升了学习参与度、沉浸性和获得感,推动了全场景化教育新
模式。
“物”即数据、知识和信息,包括现实空间的衍化和在虚拟空间的再生产。共建推动全民共享,监管助力良性发展,教育资源被参与者不断丰富,教育资源多模态,完全去中心化教育新模式即将到来,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升教育新模式亟须加强和完善。“物”的丰富和模态的多元,让“以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转向涵养品德、习得技能、培养思维、转变观念、提高认知等的新型教育。
四、元宇宙趋势下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索
(一)教育对象自主化
元宇宙趋势下教育逐渐呈现完全去中心化模式,大学生既是教育接受者也是知识和文化的创造者,享受信息科技的发展红利,更推动着其发展。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剖析并满足学生的时代共需和个性化需求,了解学生综合素养现状并探析提升途径,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进行学习创造。学生在使用平台学习知识的同时,可以参与教育场景模块构建和交互方式的迭代创新,一方面广大学生群体更了解自身的关注点、兴趣点和所需所求,通过二次创造能保证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的吸引力和时代性;另一方面学生在创造、更新和审核的过程中,也培养了教育主人翁意识,以多元身份更加深入地参与到教育环节,提升了教育效率。元宇宙趋势下,教育对象自主化开启了共商共建共享的教育模式。
(二)教育内容精品化
元宇宙趋势下脑机接口、传感技术等势必引发教学模式的深度变革。打造虚实融合、多元灵活的教育内容,实现个性化按需施教。在海量多元的教育素材基础上,系统根据学习者学习痕迹进行大数据分析,评估学习者特质从而智能化定向推送学习内容,学习者也可自由选择教育模块。打造虚拟仿真、沉浸性、可视化的教育内容,实现情景化教学;打造高交互、即时反馈的教育内容,满足游戏化学习需求。如在“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新时代长征路”学习活动中,学生可以以角色扮演的方式身临其境地参与到长征中,参与在炮火连天中进行战略部署的会议、沉浸性体验爬雪山、过草地的艰难困苦,挑战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的生死闯关,收获顺利会师的喜悦。在体验学习和游戏化教学中,真实感受伟大的长征精神,体会前辈们忠于伟大事业、至死不渝的革命理想和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珍惜前辈们浴血奋战换来的和平与发展,从而坚定理想信念,奋进建功新时代。多模态精品化的教育资源可以为学生提供具身沉浸、即时反馈、精准推送的高粘度学习体验。
(三)教育方法技术化
借助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等交互技术,进行场景构建、教育引导和监督强化的一体化教育系统设计,增强教育的沉浸性和游戏化。相较于教师主导的课堂中PPT里的图片、语言引导中的请学生想象某某场景和基于PC端的桌面漫游,元宇宙教育系统支持学生通过VR头盔全视角沉浸于教育场景,通过数据手套与场景内的人和物进行交互,实现视觉、听觉、触觉、痛感和温度等的全沉浸体验。借助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计算技术,探索教育全过程的监测、教育对象的分析和教育效果的评估,实现智能化定位教育目标,精准化推送教育内容和实时化反馈教育效果。
(四)教育资源共享化
元宇宙拓宽了教育场域,消融了教育边界,打通了人与社会的有效链接。一方面政府、社会、企业、学校、个人等各方均参与其中提供教育资源,随着资源重组再加工、流转和共享,即可实现教育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另一方面致力于人才培养与理论科技研究的高校,要主动加强与作为宏观调控者的政府和走在科技创新实践前沿的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把握正确的教育方向,探索技术驱动教育方式的创新,实现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
通过梳理当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剖析元宇宙趋势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征,从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资源四个方面探索元宇宙趋势下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下好“元宇宙+思想政治教育”的“先手棋”,有利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在今后元宇宙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进一步融合中,有美好的愿景,但也存在隐私泄露、秩序混乱、素养欠缺等风险,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态会发生当前难以预测的转变,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1]赵建超.元宇宙重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论析[J].思想理论教育,2022(2):90-95.
[2]李海峰,王炜.元宇宙+教育:未来虚实融生的教育发展新样态[J].现代远距离教育,2022(1):47-56.
[3]钟正,王俊,吴砥.教育元宇宙的应用潜力与典型场景探析[J].开放教育研究,2022,28(1):17-23.
[4]袁凡,陈卫东,徐铷忆,等.场景赋能:场景化设计及其教育应用展望:兼论元宇宙时代全场景学习的实现机制[J].远程教育杂志,2022,40(1):15-25.
[5]胡树祥,赵玉枝.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6):128-134.
[6]蔡苏,焦新月,宋伯钧.打开教育的另一扇门:教育元宇宙的应用、挑战与展望[J].现代教育技术,2022,32(1):16-26.
编辑 马花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