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无纸化考试探索与实践

作者: 王昕 田彩云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无纸化考试探索与实践  0

[摘           要]  兰州财经大学持续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评价方式改革,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建立健全科学、全面、准确的考试考核评价体系,注重过程考核和教学效果考核,总结实践经验,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为目标,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并以问题为导向,以“三化三进”为基本思路,以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方式改革为先导,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无纸化考试的可行性方案。

[关    键   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无纸化考试;“三化三进”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31-0148-03

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主阵地”,要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承担着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责任。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落实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统一要求,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来讲,课程考核是检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之一,一方面可以考核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以考促学,更能彰显学生专业综合素养,形成更好的学风;另一方面通过学生的课程考核结果能鼓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因地制宜地进行课程改革和教学环节设计,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并引导学生认真对待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在备考期间乃至在日常学习期间主动学习、学会学习、有效学习,主动提高学习品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网络信息技术的更新,兰州财经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试逐渐从传统的纸质形式向无纸化考试形式推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评价方式可归纳为“三化三进”

(一)“三化”

即实现考试设计智能化、考试过程科学化、考试结果可视化。(1)考试设计智能化。教师设置相关参数,系统自动完成智能组卷、自动识别多套试卷的差别,并将其合理分配给不同的计算机。(2)考试过程科学化。清晰展现教学重点和难点,充分调动学生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促进深层教学目标的实现。(3)考试结果可视化。系统根据考试数据自动生成成绩分布图、试卷分布图等,有利于评估教学效果。

(二)“三进”

即促进教师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提升学习效果、促进师生之间良好互动。(1)促进教师提升教学质量,主要体现为教师授课目标明晰化、教师备课内容丰富化、教学安排合理化、教改研究科学化。(2)促进学生提升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改变学生学习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自觉学习。(3)促进师生之间良好互动,主要体现在及时回应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励学生努力学习、随时保持互动沟通。

二、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评价方式的方法

改革考试评价方式的方法可以简要概括为“两个平台、两种工具”,即实施载体层面的万维通用网络考试平台和雨课堂试卷课件、工具技术层面的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

(一)万维通用网络考试平台

无纸化考试实施主要借助此平台,该平台主要包括题库管理、智能组卷、试卷批阅、成绩管理等多个模块。在题库管理方面,试题导入模板有Word和Excel两个模板可供选择,题型与试题描述方式丰富多样。智能组卷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相关要求设置相关参数,如题量大小、考题类型与难度、知识点分布、试题套数等。在批阅环节,客观题与主观题均可由系统自动完成批阅,同时也可以进行人工干预;人工阅卷方式包括两种,即按试卷批阅与按试题批阅。成绩管理方面,系统自动完成成绩计算、成绩统计、成绩排名等。资料归档便捷、环保,已生成的试卷和已完成的考卷均可下载存档。

1.思想政治理论课线上考试模式流程

万维通用网络考试平台考核流程如图1所示。

考试流程包含题库管理、试题管理、智能组卷、参数设置、考试进行、评测监控、成绩管理、成绩分析8个部分。

(1)题库管理。在万维通用网络考试平台建设题库,首先在课程管理模块建设5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每门课程设置5种题型,含单选题、多选题、论述题、判断题、材料分析题(如表1所示)。

(2)试题管理。设置试题的难度、知识点的节点、状态和审核状态。

(3)智能组卷。设置试卷的题型、试题的难度比例、知识点章节、试题数量、每小题分值、题型指导语(如图2所示)。

(4)参数设置。设置37项参数,如设置评测时长,测评试卷抽取方式,测评时监控windows进程和移动存储设备,测评时单选类、多选类试题是否打乱选项顺序,测评时监控客户端防作弊切屏次数限制,测评时考生异地二次登录方式,是否启用考场机器考生指定分配机器IP限制,是否启用考试端摄像头拍照答题,测评结束成绩显示方式(如文末图3所示)。

(5)考试进行。以学校公共机房作为无纸化考试考场,监考、巡考人员通过万维系统查看考场状态和考生登录状态,对考生考场、场次、考生机器IP进行全方位监控。每场次考试题目均按照学院设置的抽题规则进行随机组卷,能够有效避免直接输入结果的作弊方式。

(6)评测监控。监考、巡考人员通过万维系统查看考生考试状态、答题时长、剩余时间、交卷时间、答题进度、切屏次数、违纪状态、考生作答资料更新状态。

(7)成绩管理。教研室主任可查看考试参与人数、未考人数、完成人数、平均答题时长,设置评阅人。批阅教师由系统随机分配本教研室任课教师,批阅环节只显示试卷编号。

(8)成绩分析。万维通用网络考试平台可统计成绩优秀率、不及格率,各分数段学生人数,平均成绩,最高成绩,最低成绩,成绩正态分布等。

2.实际考试情况

(1)考试安排。2020—2021学年、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思想政治理论课期末无纸化考试共涉考18000人次。共设置10间公共机房作为考场,该机房符合标准化考场的要求。每考场安排2名监考教师,每场次安排学校督导、教务处工作人员进行巡考。

(2)考情分析。思想政治理论课测评时长为70分钟,考生平均作答时间为53分钟。总体成绩基本符合正态分布。学生遵守考场秩序,监考教师认真履行职责,公共机房和服务器设施运转正常,电子试题发放正常,考场安排合理。

(二)雨课堂试卷课件

考虑学生平时练习的需要,我们通过雨课堂将每章的相关试题推送给学生。学生可以在手机上完成相关练习,教师可以根据雨课堂后台的生成数据解析重点、难点、易错点。这样,一方面减轻了网络平台的压力和计算机房的负担;另一方面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安排,优化教学设计。

(三)访谈法

在无纸化考试准备过程中,我们在课后对学生进行了开放式深度访谈,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对考试方式改革的看法。具体问题包括:你曾经参加过无纸化考试吗?你觉得无纸化考试相对于传统纸质考试有哪些特点?你觉得无纸化考试前有必要进行模拟考试吗?对于无纸化考试,你最担心的是什么?等等。

(四)问卷调查法

考试结束后,我们设计了无纸化考试调查问卷,对考前准备、题量大小、考题难易、题型设计、时间设置、学生态度、结果满意度等方面进行了调查,以便后期进一步优化考试的各个环节。

三、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评价方式成果创新点

(一)考试设计方面的创新

本成果利用多个平台和工具,将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试相结合,将考前准备与考后反思相结合,将定性工具与定量工具相结合,形成全过程、多层次的动态立体式考试方案。无纸化考试模式能够提高考试的难度。对同一份试卷而言,在排除复习不充分的因素后,无纸化考试模式与线下考试模式相比,并不像原本直观预期的那样降低了考试的难度,相反,无纸化试卷的难度和区分度反而提高了。

(二)考试组织方面的创新

无纸化考试真正实现了教考分离,有效解决了纸质考试考题泄露和考试作弊的问题,打破了全校统考模式,显著提高了组织考试的效率。无纸化考试模式降低了作弊概率。虽然每位学生都在使用电脑作答,有网络,有通信,但是由于“防作弊切屏次数限制”等多种技术手段的存在,无纸化考试模式作弊率要比线下考试模式低很多。从本次考试来看,并没有出现大面积作弊的情况。

(三)试题描述方面的创新

无纸化考试试题描述形式多样化。除了文字性描述外,它还支持图片、语音、视频、附件等。对于思想政治课,我们可以在选择题中插入图片,让学生根据所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图片内容;也可以在材料题中插入视频,根据视频内容设计问题等。从效果来看,本次无纸化考试是可信考试。与线下考试相比,只是提高了考试的难度,并没有影响考试的公正性。从考试后学生的反馈来看,对本次考试过程及其结果并未提出异议。

(四)数据存档方面的创新

无纸化考试结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电子档案,包括随机生成的电子试卷、学生已完成的电子考卷、学生成绩、考试数据分析表等,教师仅需下载保存即可。

四、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评价方式成果推广及应用情况

本成果在教学实践中的推广及应用情况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例,主要从教学过程和期末考试两个维度进行分析。

(一)无纸化考试在教学过程中的推广与应用

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我们设计了14套手机试卷,要求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完成。教师在每章教学内容结束后利用1个课时逐题讲解。同时,教师根据学生反馈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教师依据考试数据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反映在平时与期中成绩中。同时,考试数据还支撑了思想政治课教改研究。

(二)无纸化考试在期末考试中的推广与应用

2019级、2020级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期末考试中采取了无纸化考试。所建题库共3600道题;考试随机生成试卷20套;时间设置为70分钟,实际考试中学生基本都在53分钟左右完成;学生成绩呈正态分布,与纸质考试无显著差别,前期关于无纸化考试成绩偏低的情况没有出现;阅卷效率明显提高,人工批阅了主观题部分;成绩登记表、样卷、学生试卷、试卷分析表等都进行电子归档。师生对无纸化考试改革总体比较满意,可以进一步推广并应用。

(三)无纸化考试督促任课教师充分认识课程考核的重要意义

保证其科学性和专业性,以更加负责任的态度和更加科学的方法来命题,以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提升其学习能力与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孙斌.混合考试模式及其与线下考试模式的比较分析[J].现代信息科技,2021,5(3):188-191,195.

[2]李娟,余晓峰,韩晓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无纸化考试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以新疆工程学院为例[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13):78-79.

[3]张红军,钱文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无纸化考试的探索与实践[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17(1):18-22.

[4]姚文彬.疫情背景下高校学生线上考试的原则与实践[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20,30(6):60-62.

[5]周翔.疫情防控背景下高校实施线上考试的挑战与对策研究[J].教育与考试,2020(4):54-57.

编辑 栗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