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析阅读与新时代大学生精神成长
作者: 高丽萍[摘 要] 当代大学生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然而不少大学生精神贫瘠,难以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因此,进入新时代,大学生的精神成长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而阅读是促进大学生精神成长的有效途径。阅读对青年大学生理想信念、道德素养、审美观念的建立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因而,高校应以大学生阅读为抓手,下大力气加强阅读引导,让大学生爱阅读、会阅读,从而发挥阅读在引领大学生精神健康成长方面的重要价值。
[关 键 词] 新时代;大学生;阅读;精神成长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33-0165-0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表示,新时代新形势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教师不仅具有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职责和要求,更重要的是需要承担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而完成这一使命的过程就是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精神成长的过程。因此,高校教师在教授基本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塑造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从而滋养大学生的精神成长。朱永新曾多次强调,阅读是一个人精神发育最重要的载体,也就是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反映出的就是他的精神成长历程。
一、阅读对新时代大学生精神成长的重要意义
我们知道,人的需求不只是物质,也需要精神上的满足。随着生活质量的普遍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去追求高质量的精神生活,去追寻内心的诗和远方。而实现这一精神追求、精神成长的过程,正是大学生不断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塑造道德品格,不断提升审美的过程。阅读是实现此过程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
(一)阅读促进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建立
我们知道,理想信念是指人们对于一切美的东西最自然的向往与追求,并由此产生的矢志不渝的情感和精神状态。远大而坚定的理想信念对大学生精神成长来说至关重要,如果没有理想信念,大学生的人生就没有正确的指引和航向,更不可能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因此,理想信念是大学生精神健康的重要判断依据,为其健康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养分和继续发展的强大动力。歌德曾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在和这些高尚的伟人对话之后,大学生的精神在一点点发生着改变,理想在不断找寻,信念在逐渐建立,这正是通过阅读来实现的。尤其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经典作品,这些优秀作品不仅表达了作者的真挚情感,还表达了主人公的坚定理想、执着信念,以个性鲜明、生动感人的故事塑造、人物刻画给读者树立了榜样,以最触动的情感给读者以震撼,其中面对的困惑、坚守的信念、塑造的品格、流露的情感,甚至维护正义和平的斗争等内容和故事情节都直接或间接地传递到读者的阅读体验中,使新时代大学生能够从中汲取前行奋斗的能量,激发青年大学生对真、善、美的不断追求,更是鼓舞一个又一个读者同一切鄙俗行为作斗争,激人奋进,催人向上。如众所周知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用可歌可泣的故事,热血沸腾的奋进精神,鼓励一批又一批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坚定远大目标,激发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决心和斗志。
(二)阅读促进大学生道德修养的提升
评价一个人的精神层面,我们首先会关注他的道德修养。因此,我们说道德修养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内在要求,也是一个人精神境界的评价标准之一。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精神要想健康发展,需要正确道德准则的指引,并通过日常的实践活动不断内化,不断塑造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而阅读正是指引大学生建立正确道德标准,坚定正确价值判断,积累大学生道德行为的有效途径,这将不断促进大学生的精神成长。首先,阅读引领新时代大学生的基本道德判断。道德判断是一个人对某些行为是否道德的判明和断定,是对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的基本认知。这是新时代大学生提升道德修养的前提和首要基础。而品读经典,领略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每一个活生生的英雄形象,他们的主流价值在不断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判断标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次,阅读塑造新时代大学生的良好道德行为。通过阅读优秀读物,如儒家经典、党史书籍,不断塑造大学生勇敢、博爱、坚毅、团结、爱国的道德品格,并不断将其实践在日常生活中,从而不断使自己的道德修养得到提升和强化。
(三)阅读促进大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
审美意识是人们在进行审美活动中,主体的人对审美对象的能动反映,是一个人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前提。通过美的体验,我们感受到精神愉悦,通过美的创造,我们感受到价值感、成就感,精神世界得以充实。因而,对大学生的精神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阅读,欣赏美的文字,观看美的配图,获得大量发现美、感受美、体验美的能力,促进大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和建立。一方面阅读为大学生感知五彩斑斓的自然美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在阅读中,我们会经常被如诗如画的美文震撼,被跃然纸上的美景吸引,不断为大学生感知美提供源源不断的素材。另一方面阅读为大学生体验感人至深的社会美创设了审美情境。在优秀文学作品的阅读中,大学生通过感知主题、共鸣情感、留白遐想,获得美好、动人的甚至向往、憧憬的社会情感。如大家熟悉的《孔雀东南飞》把主角两人至死不相负的爱情呈献给读者,让读者淋漓尽致地感受爱情的伟大与美好。正是通过这样的阅读体验,促使大学生不断感知美、鉴赏美,进而奠定创造美的能力,最终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能力。可见,阅读在大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
二、高校大学生阅读现状分析
中华民族历来是重视阅读的民族,从古至今无不提倡阅读的重要性。历代领导人更是在多种场合强调阅读的重要意义。温家宝曾说:“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将读书当成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他曾谈道:“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但是,当代青年大学生由于学业压力,数字媒体的诱惑,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阅读的状况不容乐观。
(一)高校大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不高
在古代,读书是一种巨大的荣耀。“积财千万,无过读书”也是中国传统家庭千百年来恪守的信条。所以才会留下“悬梁刺股”“凿壁偷光”“囊萤映雪”等历代传颂的勤学苦读的佳话。在今天,多数大学生依然奉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信条。但是,由于现代科学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数字化阅读的兴起,不断冲击着当代大学生传统的阅读观念,加上一部分大学生浮躁、焦虑和急功近利的社会心态,没办法静下来通过阅读来提升精神需要,大多数采取旅行的方式汲取阅历的增长,这将严重影响大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同时,一部分大学生由于价值判断、分析判断能力不足,极易受社会读书无用论思想的影响,认为不读书也可以获得人生成功。试想,如果一个青年大学生不读书或者极少读书,甚至认为读书在浪费时间和精力,那么他势必会忙于低层次的物质需求的满足,那么其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得不到树立,精神长期缺乏营养必将不利于健康成长,更加承担不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和时代使命。
(二)高校大学生阅读层次较低
阅读是读者通过作品与作者进行的一种信息交流,作品作为信息的储蓄器,是第一信息源,所以读者通过阅读吸收什么就由阅读的内容——作品来决定。英国中世纪思想家培根说过:“读书造就丰富充实的人。”就是基于高层次的阅读内容来说的。但是由于社会节奏越来越快,大学生就业压力、学业、情感、竞争越来越大,加之社会娱乐媒体的渲染,大学生越来越倾向于低层次的阅读内容,而对关乎大学生精神成长的文化类、修养类、哲学思考类的书涉猎较少,转而追求简单、轻松的流行作品。同时,很多青年大学生在阅读中较少思考,关注的都是时政生活类的阅读内容,而且片面化地吸收内容。反而对高校理论课,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经典原著的阅读较少涉猎,甚至很多学生在这些课堂抬头率很低,更加不愿意在课外时间走进图书馆研读这些经典内容。众所周知,阅读经典对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形成正确历史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反之,如果一个大学生长期远离经典阅读,远离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难以建立坚定的文化自信,难以建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更加无法积极投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三)高校大学生阅读趋向功利化
手捧一本书,静享精神的愉悦这是很多阅读爱好者共同的感受和追求。正如复旦大学王德峰教授指出:“真正的阅读是一种没有实用目的、与职业和休闲无关的阅读,它注重的是内在精神的升华。”也就是说,阅读更多的是一种自发的精神享受,或者说是主体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然而,现在大学生没有全面认识阅读的价值,很多大学生或是仅把阅读当作获取知识、获取资讯的工具,抑或仅把阅读当作娱乐消遣的一种方式,追寻大众化的审美阅读,跟着点击量去选择阅读内容,失去阅读应有的精神指引、精神成长的作用。如果一个青年大学生长时间养成这样的阅读习惯,那将失去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也将培养不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更谈不上从阅读中获取精神养分,滋养干涸很久的精神家园,也不可能构建强大的内心世界,让自己的人生充满意义和归属,这将极大地影响精神的健康成长,会产生焦虑、无意义感,从而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
三、加强阅读引导,促进大学生精神健康成长
当前大学生不良的阅读状况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新时代大学生精神健康的成长。为此,高校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大学生的阅读进行有效的引导,这种引导必然离不开书香校园环境的保障,离不开教师的精心投入,教师的引导又必须以大学生自身阅读观念的变革为前提,只有这样,阅读的价值才能被不断地重视,阅读引导才能发挥其原本的价值,真正意义上促进大学生的精神成长。
(一)立足精神成长,改变阅读观念
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学习压力的加大,急功近利思维的驱使,使得现在大学校园中真正读书的人不断减少。为思考而读,为精神提升而读的大学生更是屈指可数。出现这一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大学生片面的阅读观念,使他们把阅读仅仅看作是获取知识、消遣娱乐的手段,没有全面认识阅读的价值、读书的意义,因此,立足精神成长,变革大学生的阅读观念是改善大学生阅读状况、促进其精神成人的第一步。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全面重视阅读的价值。大学生要重新审视阅读的价值,认识到阅读的价值是多方面的,通过阅读我们可以获取专业知识,增加技能,是我们安身立命的重要手段,同时,更为重要的是,阅读也是现代精神生活的重要方式,是改变一个人精神气质,调适心灵的灵丹妙药。而要树立这样的价值观念,辅导员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价值。高校要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学生阅读观念上的作用。高校辅导员是学生见得最多、处得最深的一群人,他们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更应该重点引领大学生树立良好的阅读观念。第二,深刻理解阅读对精神成长的重要价值,从精神提升的角度明确阅读的本质。明确阅读的本质在于塑造人,阅读也是自我寻找精神家园、构建精神家园、丰富精神世界的过程。要使大学生树立这样的觉悟和意识,需要邀请在这一领域取得成就的、大学生信服的公众人物亲临现场或者视频直播的方式与大学生接触,使大学生能够近距离感受阅读的魅力,阅读之于精神成长的重要意义与价值,让他们的发声在青年大学生中产生重要力量、重要引导、重要判断,从而自发地去尝试阅读带来的精神体验。在这一过程中,青年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得以丰富,精神家园得以慢慢稳固,精神境界得以提高,最终实现大学生的精神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