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厉风行:教育路上的疾风教师

作者: 赵秋岩

雷厉风行:教育路上的疾风教师0
陈宝红,中共党员,萝北县第二小学副校长,高级教师,黑龙江省优秀教师、省“三育人”先进个人、省科研课题规划专家组评审,鹤岗市第十六届劳动模范、市模范教师、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市支持少先队好校长,萝北县拔尖人才、县“十佳”魅力教师。

“哪位是陈老师?”“在操场上拿着大喇叭指挥的那个就是。”顺着手指方向望去,一个身穿蓝色衬衫、黑色西裤,扎着低马尾卷发,高高瘦瘦的身影映入眼帘。“第三排,跟着音乐的节奏,动作再整齐一点!”陈宝红在学生方队之间大步穿梭,为明后天的全县运动会做着准备。“雷厉风行”这四个字,瞬间出现在我的脑海中。

心之所向无畏前行

陈宝红是土生土长的萝北人,小时候便在林场居住。虽然家庭生活并不富裕,但是童年生活却也简单快乐。陈宝红的小学老师,都是来自哈尔滨的知青,老师们严谨认真、吃苦耐劳的精神,给少年时期的陈宝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她对教师职业心生向往。当时小学课程比较少,在陈宝红的印象里,除了数学、语文,还有就是足球,对足球的热爱也造就了她直率果敢,勇于挑战的性格。在那个年代,初中毕业之后,老师都会鼓励班级前几名的学生去学师范,陈宝红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一名师范生,开启了她的教师生涯。直到现在,陈宝红已从教35年,期间在乡镇学校工作13年。回首自己35年的从教经历,陈宝红一直在教学这片沃土上耕耘,她眼含热泪激动地对我说道:“教师是我热爱一生的职业。”

刚刚参加工作的陈宝红,被分配到了一所新建的乡镇学校。她发现学生的整体素质不是很高,家庭条件大多较差,能坚持上完学已是幸运。为了让班级的孩子不流失,都能留在课堂上完成学业,陈宝红也是倾其所有去帮助贫困生,并且不断地给家长讲解教育的重要性。在这所乡镇学校工作到第5年的时候,由于教学成果显著,陈宝红被调到萝北县新成立的希望小学支援任教。在离开乡镇学校的那一天,陈宝红走在乡镇公路上,思绪万千。然而当她走近临行的客车旁,竟看到很多熟悉的面孔,原来家长和学生已在这里等候多时,为她送别。“教书育人并不是单向付出,其实是双向奔赴!”年轻的陈宝红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热泪盈眶,看着泣不成声的孩子,竟然手足无措,不知道怎么办好。也正是从这一刻起,陈宝红意识到,对于她来说,教师虽然是一份职业,但因为有家长和孩子给予她无限的包容与尊重,这份职业便有了光环,成为了她要终生坚定做好的事业,她要做对得起每一位学生的好老师!这就是疾风教师的“温情”。

心灵捕手品格塑造

在35年的从教经历中,有19年的时间,陈宝红都在学校担任班主任。每送走一个毕业班,她就会接收一个成绩和纪律都较差的新班级。由于学校在边境县,这里的孩子很多都是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孩子由爷爷奶奶带大,能照顾孩子吃饱穿暖已经不错,何谈对孩子进行系统的教育?但是不论起点怎样,陈宝红都以教育者的智慧和善良引领学生们健康成长,不放弃每一个学生。陈宝红在不断观察中发现,小淘气包们内心都特别善良,只要用爱心去浇灌,学生们是能够接受老师的培养和帮助的。于是陈宝红每天都给自己加油打气:当班主任,首先要有一个好的心态。班主任琐碎的事儿特别多,如果每天思维混乱地走向讲台,那么教学效果将很难达到预期目标。所以无论平时有多少焦虑,只要走上讲台,学生就是教师眼里的全部。对于成绩不好的学生,课前多关心一点,课上多提问一点,课下再帮着孩子多复习一点。知识是经过积累才慢慢形成体系的,所以一定要慢节奏、多耐心。其次就是在班级管理中,还需要家长的认真配合。陈宝红回想起自己带的唯一一届一年级学生中,有一个男孩,课桌周围十分脏乱,上课时还会发出奇怪的声音。不管安排谁和他做同桌,家长都会跟老师反映要求换座。陈宝红当时觉得很无奈,但也理解其他家长的想法。问题的根源还是要解决孩子的行为规范。于是她开始更加细心地观察这个男孩,发现他有一个特殊的爱好———看图画书。当有一本图画书摆在他面前,他会聚精会神地看下去,整节课都不会发出奇怪的声音。于是陈宝红与孩子家长商量,每天放学后,先让孩子把自己周围的卫生打扫干净,然后再回家,家长也很配合,在接孩子的时候,都会在班级门口等一会儿,和老师一起帮助孩子树立规范的行为习惯。回家之后家长也会按照陈宝红的指导,在家庭环境中教育孩子如何整理、收纳等。时间久了,这个孩子竟然会主动整理物品了,周围干干净净,再也没有垃圾出现。陈宝红还买了很多画册,放在这个学生的课桌里,告诉他:“如果觉得控制不住自己,想喊叫的时候,就翻一翻书桌抽屉,那里面有你喜欢的东西。”果然,他在课堂上逐渐安静下来,再也没有出现过影响他人的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到了三年级下学期,这个学生已经和其他孩子没有任何区别,能完全融入班集体。陈宝红深刻地感受到,教育的成功不一定是能培养多少成绩优异的学生,如果能让这些特殊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过上正常的生活,这何尝不是一种成功?现如今,这个学生已长大成人,还自己开了一个电脑维修店,每个月收入很不错,过得非常幸福。陈宝红坚定地说:“当教师,面对屡教不改的学生,千万不要产生放弃的心理,在班级里,学习不好或品行不端的学生出现过多的时候,那便是老师的问题。因为一个负责任的老师,应当在问题萌芽期,便开始想办法纠正干预,当机立断,勤加思考,想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不能让恶习成为风气,影响班级整体向上的动力。对于小学生的教育,应当从‘小’抓起,这既包括小的行为习惯,又包括幼小的年龄段。”这就是疾风教师的“智慧”。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当问到陈宝红,从教的过程中你放弃过什么?得到了什么?她笑了一下说,教师职业是个良心活,做教师如果不能心怀热爱,那么教出来的学生也不会志向远大。因为这份热爱,她便不自觉地把很多个人时间用在了工作中,并且坚持了35年。陈宝红的爱人总是调侃她说:“其实我本该胖一些,但是因为跟你一起,从来都不按时吃饭,你看把我饿得多瘦呀!”起初陈宝红还会反驳她爱人说:“你这可能是家族遗传,体型就是瘦。”但是时间久了,陈宝红越发觉得,爱人其实想要表达的是,她太辛苦了。这也是陈宝红对丈夫、对家庭留有的遗憾。令陈宝红欣慰的是,丈夫虽然嘴上有些许调侃和抱怨,但是心里却非常支持她的工作,因为她的丈夫同样从事教育工作,更能感同身受,夫妻俩一直携手走在教育之路上。“放弃的过程,其实就是得到的过程”这是陈宝红给我的回答。当看到学生在变好,看到教学质量在提高,这些成就和感动,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一生珍藏。这就是疾风教师的“初心”。

疾步如飞立断立行

陈宝红被同事称为“最强大脑”,每天忙得不亦乐乎,多条线工作不在话下,反应迅速、简洁明了。还有人说她“有理念、有信念、高纬度、大格局”,工匠精神在她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仿佛身上有着永远用不完的劲儿。有一年,陈宝红肾结石手术,还没完全康复,便用手捂着刀口、弯着腰爬楼来到了办公室。同事都劝她马上回家,养好身体再来工作,陈宝红却说,搁置的事情太多了,不能再拖了,耽误进度。教学任务繁重,陈宝红身边的伙伴却觉得“苦中有乐”,因为陈宝红一直拽着大家在教育之路上不断向前奔跑,就像她对待学生一样,“不让一个人掉队”。当大家出现焦虑情绪的时候,陈宝红便成为了办公室里的开心果,总会展现出风趣幽默的一面。因为最近学校在准备全县运动会,陈宝红每天都长时间在户外全程跟进,她在办公室照着镜子说:“哎!我又黑了,我什么时候能白回来?”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话音未落,听到操场上广播在喊“学生集合”,她又一溜烟跑出去,与烈日抗衡了。通过采访同事我们得知,几天之后,陈宝红就要当“喜婆婆”了。但是最近忙于迎接期末考试,又准备全县运动会,陈宝红的心思全在学校工作上,儿子婚礼相关的事宜,如试服装、订酒店、采购婚庆用品……这些陈宝红几乎没有参与,同事调侃她:“这个喜婆婆有点忙,忙学校的事、忙学生的事,就是不忙儿子的婚事。”“坚守、执着”,是萝北县第二小学校长赵来忠对陈宝红的评价,孩子们喜欢她,因为她润物无声以爱育人;家长们配合她,因为她尽心尽力发挥专业特长;同事们敬重她,因为她倾其所有为同事出谋划策;领导欣赏她,因为她用行动诠释了教育人的初心和热爱。

虽身在祖国边境小城,但陈宝红心在教育,爱在教育,用纯粹质朴的爱为党育人,为社会培养人才。春风化雨育桃李,润物无声洒春晖。35年,岁月匆匆,改变了她的容颜,但却从未改变她用智慧与汗水努力追逐的教育梦!这位教育之路上的疾风教师,始终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逆风而行!

编辑/杨馥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