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盛开的那朵兰花

作者: 王力

边城盛开的那朵兰花0
宋兰兰,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高级教师,黑河市第二中学教导处主任,黑河市数学名师工作室成员。先后荣获黑河市线上开课优秀个人、市知名教师,爱辉区优秀教师、区“四有”好老师、区科研骨干、区优秀共产党员。

黑龙江省有着绵延近3000公里的边境线,这条边境线上的大多数城市和乡村因纬度高、位置偏而气候寒冷、交通不便,条件相对艰苦。但却有许许多多的人选择坚守在这条线上,用自己的努力筑起祖国边境线上的“钢铁长城”,宋兰兰便是其中一员。

宋兰兰生活在边境城市———黑河市,现任第二中学教导处主任。乐观、开朗、勤奋、上进,有思想、不服输、有干劲儿,新时代青年的标签在她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而她也无私地将这些特质尽数奉献给了边境城市的教育事业,为学生们撑起一片知识的天空。

毅然回乡边境城市献芬芳

黑龙江省地处祖国的东北端,而黑河市又坐落在黑龙江省的边陲。黑河与俄罗斯的布拉维戈申斯克隔江相望,气候寒冷,一年中有半年时间处在供暖期,到省城哈尔滨需要坐一宿的火车。城市虽好,但偏远的地理位置和寒冷的气候让许多人离开了这里,尤其是年轻人。

宋兰兰是土生土长的黑河人,用她的话说:“从小到大冻怕了,就想生活在可以随时走出室内的地方。”2011年,宋兰兰从哈尔滨师范大学数学系毕业,黑龙江省优秀学生干部、省优秀毕业生的光环让她有更多的选择机会,而此时南方城市的学校也向她抛来了橄榄枝。然而,想起小时候为了接受更好的教育,年仅12岁就离家独自求学的那份艰辛,她放弃了去大城市任教的机会,毅然地选择回乡从教。因为在黑河这片土地上,不仅有她挚爱的家人朋友,更有埋藏许久的教育梦想的种子。“大城市人才济济,相比大城市,我觉得家乡更需要我,我可以用我的所学为家乡教育添一份光和热,能散发多少是多少。教育越来越好,边境小城自然也会越来越好的。”宋兰兰坚信,一所好的学校可以点亮一座城市。

初为人师,一切专业知识都要经受实践的考验,为了快速适应教师工作,宋兰兰以教育名师为榜样,虚心学习,用心揣摩,大胆实践,申请担任生本实验班教师,探索高效教学模式,在不断的反思研究中优化课堂。讲台上,她从容自信,入情入境;讲台下,学生端坐倾听,认真理解。在她眼神、语言、动作的鼓励下,学生积极思考、畅所欲言、大胆表现,课堂活了起来,学生动了起来,原本呆板的课堂成为师生勇攀知识高峰的竞赛场。

与此同时,宋兰兰攻读了哈尔滨师范大学学科教学的研究生,带着实践的感悟去寻找理论的支撑和升华,撰写的研究生论文被评为优秀毕业论文。因为她希望在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教育道路上自己能够一直学习、研究与成长,并将所知所学播撒在边境城市的教育热土上。

星光不负赶路人,3年的执着付出有了回报。2014年,宋兰兰所教班级的数学成绩在年级名列前茅,更有2名学生获得了数学满分的好成绩。因出色的教学能力,宋兰兰此后成为了爱辉区数学名师工作室成员,多次承担送课下乡任务,并在黑河市边境线“三年会战”国培项目学习成果交流活动中作名师示范展示。

以爱育爱静待花开

2014年9月,宋兰兰成为了一名班主任,她将对教学工作的执着追求同样用在了班主任工作中。虽然经验欠缺,但她用热情加以弥补。“新时代,学生肯定也不同于以往,用过去的方式教育现在的学生,效果不会理想。”宋兰兰深知德育不是灌输而是体验,于是充分利用与学生年龄差距小的优势,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编排课本话剧、举行厨艺大赛、筹办纳凉晚会、开展研学旅行……她的手机里存满了学生们开心努力的照片和视频,而这些也是她最珍重的“宝贝”。

点滴之间,宋兰兰和学生的距离越来越近,“兰姐,我的作业放在你的桌子上了。”“好的哦!”“兰兰,我对不起你,这次数学考了X分。”“很好了呀,比上次进步了不少呢,下次争取再提高!”兰姐、兰兰、兰总……这些是学生对她的称呼。教室里,总能看见宋兰兰面对学生时那灿烂明媚的笑容,操场上随处可见学生和宋兰兰诉说心里话的场景。

细微之处见功夫,在陪伴和参与中,宋兰兰了解了每一名学生:发现优点时,及时表扬鼓励促强化;发现问题时,及时提醒引导促进步。在3年后的中考中,她所教班级的全部学生都升入了高中。班级最淘气的男生也以体育特长生的身份考上了高中。多年后,已经成为铁路警察的他对老师说:“宋老师,谢谢您当时没有放弃我。”此后,她又连续担任了两届班主任。学生们喜欢她、信任她,愿意在她的带领下刻苦学习知识,并努力成长为宋老师希望他们成为的“有理想、有信念,正直、善良”的人。

现如今,宋兰兰以前教过的学生也回到了家乡,在另外一所学校成为了她的同行。两人见面,紧紧相拥,学生感谢老师的教导与引领;老师无限欣慰,为自己的教育结出了累累硕果而无比自豪。

坚韧如兰创新担当

2020年宋兰兰担任学校教导处主任,她的工作重心又多了一项教学管理。面对“双减”和课后服务的新要求,她又开始了新的探索。加强理论研究,指导教学环节,提升课堂质量,切实减轻学生负担;设置校本课程,引进专业人员,发挥校外力量,丰富课后服务形式;组织筹备课题,资源共建共享,加快数字赋能,不断提升教师素养。

为了让“小眼镜”少一些,也为了让边境城市的学生要成绩有成绩、要活力有活力,作为教导处主任的宋兰兰带领七年级学生开始了“阳光早晨”大型户外活动的探索。每天早晨,她都要比正常上班时间更早一些来到学校,带领学生或在洒满阳光的操场上跟随音乐尽情舞动,或在塑胶跑道上挥洒汗水接力赛跑,“闪电侠”“风火轮”“飞毛腿”是宋兰兰绞尽脑汁为获胜班级想到的荣誉称号,以此激发学生们的参与热情和集体荣誉感。二中的早晨是阳光的早晨,是奋进的早晨,学生在她的带领下,用运动开启了元气满满的每一天,既强健了体魄,亦丰富了灵魂。这一坚持就是无数个早晨,这项活动也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网上有人评论说,这才是新时代青年该有的样子;还有人开玩笑地说,二中是梦中情校啊!

2026年,中考将全省统一命题,宋兰兰又投身到了考试评价研究中,并在2023年全省学业水平调研测试中参与了命题审题工作。与省级专家的接触让她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也为自己树立了更高的目标,踏上新的求索之路。

在学校,她是教师、是领导,跨年级教学,超工作量兼职,一分钟当成两分钟用;在家里,她是一名特警的妻子、两个孩子的母亲,却不能常伴家人左右,因此,对家庭和家人,她其实饱含愧疚。但在她的身上,从来不曾体现出抱怨和负面情绪,她说:“因为热爱,所以选择;因为心中有梦想,肩上有责任,所以前进才有动力。”

在13年的从教生涯中,宋兰兰依然有机会去往更轻松的岗位或更好的地方,但她都拒绝了。在宋兰兰看来,能够从事自己喜欢的事业,是人生的一大幸事。璀璨星河,我们每个人都是其中的一颗,宋兰兰虽不是最亮的那颗,但却愿意“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光,能照多亮就多亮,能照多远就多远。”这是她朴素却一直坚守的座右铭。

宋兰兰在祖国边境线上谱写青春,在教师岗位上书写担当。走过的十三载是成长与热爱,未来的几十年是追求与奉献。不负韶华育桃李,惟愿边城留芬芳!

编辑/杨馥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