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工区里的变“废”为宝
作者: 闫华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开展是为了深化幼儿对美的感受,强化幼儿对美的表现。将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应用于幼儿园创意美术活动中,不仅能够丰富幼儿对美的感知,启发幼儿表现美的创意,还能够实现废物利用,践行绿色环保理念,降低美术活动的成本。
一、废旧材料的收集与筛选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应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在某个角落囤积一些废旧材料,但其实这些性能各异、颜色多样的废旧材料,可以对其进行有效筛选后,应用于幼儿的创意美术活动之中。在废旧材料的收集与筛选过程中,我园教师根据幼儿的操作需要,制作了“废旧材料分类表”,对废旧材料进行了细分,明确了收集方向,便于教师、家长、幼儿共同参与收集。(见表1)

二、废旧材料在美工区活动中的应用
美工区是幼儿感受美、展现美的小天地。宽松愉快的环境,丰富多样的材料,能够帮助幼儿尽情发挥创造性思维,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在美工区,除了常用的材料外,教师还为幼儿投放了多样的废旧材料,以增加材料的丰富性,为幼儿的创意呈现提供更多的可能。
1.利用废旧材料布置班级环境
教师为幼儿提供了废旧的纸盒、纸杯、泡沫板、包装袋、毛线等,邀请幼儿一起参与班级的环境创设。在“春天来了”的主题环创中,幼儿将纸质的手提袋分别剪成树干和树枝状,用双面胶固定在墙面上,又用彩色卡纸装饰树枝,经过幼儿的共同努力,一棵逼真的“柳树”展现在眼前。春天,万物复苏,是播种的季节。教师将废旧的饮料瓶进行裁剪,幼儿用画笔为它们装饰上多彩的图案,师幼共同在里面装上泥土,种上绿植,班级里春天的气息变得更加浓郁。
2.利用废旧材料自制玩具
在美工区,教师引导幼儿对废旧材料进行改造,将它们做成成品或半成品投放到其他的活动区。有的幼儿用矿泉水瓶和小石子做成打击乐器,还根据自己的喜好,或涂上好看的颜色,或贴上漂亮的小花,或系上美丽的丝带。有的幼儿用开心果、花生和瓜子的外壳,粘贴出漂亮的图案,他们拿到跳蚤市场作为商品进行售卖。还有的幼儿用废旧的奶粉罐、衣服和毛线,制作出好看的“佩奇笔筒”,把它放在娃娃家,供“孩子”学习使用。
其实,随处可见的废旧材料都蕴含着我们意想不到的教育价值。为幼儿提供安全、多样的废旧材料,不仅能够丰富幼儿的游戏材料,帮助幼儿树立环保意识,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还能使幼儿在“变废为宝”的过程中锻炼手眼协调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收获成功的喜悦,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责任编辑:牛丽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