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 “五育”并举,让劳动教育回归本真 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基于生活化理念是开展幼儿劳动教育应该遵循的原则和建构的基点。劳动教育应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从幼儿的日常生活入手,让幼儿在自由、自主、开放、宽容的劳动环境中学会生活、学会
本期专题:融入生活,让劳动教育“动”起来 | 以民间传统手工艺为载体开展幼儿劳动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多次发表重要讲话。民间传统手工艺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当前,劳动教育受到党和国家
本期专题:融入生活,让劳动教育“动”起来 | 多措并举 营造幼儿劳动教育优质氛围 学前教育阶段,幼儿自身的身心发展正处于快速提升的阶段,具有好奇性强、可塑性高的特点,也是接受劳动教育的黄金时期。在传统的劳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们往往采取“单刀直入”的方式,不注重营造教育氛围,造成幼儿
本期专题:融入生活,让劳动教育“动”起来 | 谈“非遗”文化与幼儿劳动教育的融合 交城“卫生馆”五香调料面源自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2009年,“交城卫生馆五香调料面制作技艺”被评为山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时代的进步、技术的发展,市面上的调味品琳琅满目,交城的五香调
本期专题:融入生活,让劳动教育“动”起来 | 浅谈大班幼儿一日活动中的劳动教育 一、将劳动教育体现在教学活动中,激发幼儿的劳动兴趣我园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特点,从幼儿已有的劳动经验出发,从身边的人和周围的事出发,运用各种教育手段向幼儿传授有关劳动知识,尽可能地提取隐藏
本期专题:融入生活,让劳动教育“动”起来 | 让家庭劳动教育成为幼儿成长的“必修课” 202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特别提出,家庭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家长要通过日常生活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让孩子养成从小爱劳动的好习惯。然而
本期专题:融入生活,让劳动教育“动”起来 | 劳动教育融入区域活动的实践探索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心灵是在劳动中逐渐培养起来的,关键的问题是要使儿童从小参加劳动,使劳动成为人的天性和习惯。”劳动教育对幼儿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孩子过着
本期专题:融入生活,让劳动教育“动”起来 | 园本特色课程下的劳动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要“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的亲人以及与自己生活有关的各行各业人们的劳动,培养其对劳动者的热爱和对劳动成果的尊重”。《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重申,幼儿学习以直接经验为
本期专题:融入生活,让劳动教育“动”起来 | 新时代幼儿劳动教育的几点思考 新时代,新教育。当劳动教育再次被提上日程,幼儿劳动教育除了要适应时代的发展,更要注重中华文化的传承性、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实践活动的操作性以及家园合作的衔接性,只有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设置劳动教育主题课程,
本期专题:融入生活,让劳动教育“动”起来 | 幼儿园劳动教育具身认知和具身策略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20年3月20日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强调各学段均要开展劳动教育,直指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本期专题:融入生活,让劳动教育“动”起来 | 幼儿各阶段劳动教育内容的选择与开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
本期专题:融入生活,让劳动教育“动”起来 | 劳动润心 实践育人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这为劳动教育的开展指明了发展方
本期专题:融入生活,让劳动教育“动”起来 | 小菜园里的趣事 种植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活动之一,而种植过程则是幼儿亲近自然以及关注、关爱生命的天性得以展现的过程。班级活动室后面有一个50平方左右的大阳台,教师把这里变成一个“小菜园”,开展了丰富的种植活动,为幼儿体
本期专题:融入生活,让劳动教育“动”起来 | 家园共育下开展幼儿劳动教育的策略探究 劳动素养是指经过生活或教育活动形成的与劳动有关的人的素养,包括劳动价值观、知识、能力等具体指向。人只有会劳动、爱劳动,才能独立生活和适应社会。劳动教育就是使受教育者学习和形成与劳动有关的一系列知识、技
本期专题:融入生活,让劳动教育“动”起来 | 德育视角下的幼儿园劳动教育 幼儿期是人生重要的发展阶段,也是培养幼儿形成良好品行的关键时期。《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当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之中。
课程建设 | 从“资源”到“课程资源” 资源,是指一定区域内的物力、财力、人力等物质,就幼儿园而言,有阳光、空气、土壤、植物、动物,附近的房屋设备、社区公园、知识信息等。课程资源则是相对课程而言的,也称教学资源,是一切对课程组织与实施有用的
课程建设 | 依托童话构建幼儿园班本课程的实践研究 一、班本课程的实施意义及问题虞永平指出:“所谓班本课程是以国家法规为依据,参照幼儿园的课程发展基本思想,从本班幼儿和教师的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幼儿园和班级的各种资源,切实关注班级生态,并以教师为主体主动
教学实践 | 项目活动中小班幼儿自主性发展探究 自主性是主体按自己意愿开展活动的能力与态度,具有良好自主性的个体能够与环境展开积极互动,展现出活跃的生命状态,也更能够为自身的行动负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提出的小班幼儿
教学实践 | 美工区里的变“废”为宝 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开展是为了深化幼儿对美的感受,强化幼儿对美的表现。将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应用于幼儿园创意美术活动中,不仅能够丰富幼儿对美的感知,启发幼儿表现美的创意,还能够实现废物利用,践行绿色环保理
教学实践 | 幼儿自主游戏中自然材料的收集与利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幼儿的世界应该是自己去探索、去发现的,对于幼儿来说,大自然、大社会是真实、丰富且极具吸引力的学习场
教学实践 | 妙用自然资源 融入美术活动 自然资源符合幼儿亲自然的天性,是幼儿园不可缺少的教育资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应培养幼儿喜欢观看花草树木、日月星空等大自然中美的事物。在欣赏自然界和生活环境中美的事
教学实践 | 快乐的节日 快乐的体验 节日,是一种文化,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的精神积淀,它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悠久历史、优良传统及精神崇拜。中国的传统节日丰富多彩,热闹的春节、元宵节,团圆的中秋节……各类节日中所蕴含的文化特点、
教学实践 | 幼儿园足球游戏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足球作为一项体育运动,有着非常丰富的游戏特性
探索研究 | 幼儿园生成性科学探究活动的创设与实施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科学来源于生活,其中蕴
探索研究 | 围绕“科学发现室”的教研活动 科学发现室是我园的一个多功能活动室,承担着推动幼儿科学教育,提高幼儿科学素养的重任。近年来,我园在科学发现室的创设和活动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的困惑与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得
探索研究 | 在种植活动中促进幼儿五育发展 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大自然是我们的知识宝库,大社会是我们的生活宝库,是我们的活教材。”我园通过开展种植活动,引导幼儿亲近大自然,探索植物奥秘,体验种植乐趣,从而促进幼儿多元发展。一、追随幼儿
探索研究 | 幼儿本位理念下幼儿园种植活动初探 种植是人类基本的生活活动,幼儿在种植活动中的学习即在生活中学习。幼儿园种植活动的开展为幼儿亲近自然、关爱生命、关注世界提供了支持,让幼儿在大自然中学习、游戏、陶冶情操,在亲身体验、直接操作中获得劳动及
探索研究 | 棉花种植活动中培养幼儿生态意识的行与思 自然资源的教育价值之一就在它蕴含着“生态”的思想,种植活动是幼儿亲近自然、认识生命、了解生命,培养幼儿生态意识的有效途径。在幼儿园棉花种植活动的实践中,通过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和幼儿的亲身实践与体验,丰富
教育点滴 | 青葱十年 幸福绽放 时光流逝,岁月如歌,蓦然回首,感慨万千。2011年,是我初来幼儿园的第一年,2021年,恰逢学前教育砥砺前行的第十年。弹指一挥间,已是10年。这是值得纪念的10年,更是幸福成长的10年。一、幸福起始于
教育点滴 | 平衡膳食,为幼儿健康成长奠基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为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成人应为幼儿提供合理均衡的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宜的锻炼,满足幼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教育点滴 | 享自主之乐,绽童心异彩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科学、合理安排幼儿一日活动,培养幼儿独立自主性。”对于大班下学期的幼儿来说,他们即将进入一个全新的环境学习生活。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能力,加强幼小衔接,帮
教育点滴 | 追随幼儿兴趣 生成新的活动 学前教育瑞吉欧教育理念的创始人马拉古奇说:“与幼儿一起共事,是三分之一的确定以及三分之二的不确定和新事物。”可见,在幼儿活动的开展中,教师不能一味地按既定计划执行,还应时刻追随幼儿的发展,根据幼儿在活
教育点滴 | 以橘生趣 偶发事件是指在某个过程中不曾预料而突然发生的事件,往往这些偶然事件具有很大的教育价值。教师以幼儿身边偶发的真实事件为素材,抓住真实情境中的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教育,幼儿获得的不再是间接的、抽象的知识经验
家园共育 | “3+X”家园沟通模式的探索实践 在教师平时的家园沟通工作中,我们发现了很多问题,而其中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教师占主导地位。产生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加,父母忙于工作,经常由祖辈家长接送,导致父母不了解幼儿的成长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