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山楂 大作为
作者: 王月英幼儿深度学习是以问题为导向,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发生的,能够提升幼儿的问题解决能力,促进幼儿高阶思维的发展,培养幼儿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户外活动具有自然、开放、自主的独特价值,以户外活动为载体,引导幼儿进行深度学习,是我们探索研究的方向。“小山楂”这一看似普通又低结构的材料,蕴含着幼儿深度学习的宝贵契机。在“山楂奥秘知多少”的户外活动中,教师充分利用园内“山楂树”这一自然资源,就地取材、因地制宜,为幼儿创设了亲近自然、热爱家园、实践劳动的机会。通过“初步了解山楂,制作小小调查表”“尝试采摘山楂、制作山楂美食”“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等系列活动,激发幼儿深层次的思考,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将以“山楂奥秘知多少”的户外活动为例,与大家分享借助户外活动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几点思考。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幼儿探究兴趣
活动初始,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山楂果是什么样子?叶子是什么形状?山楂为什么长在树上?幼儿们在山楂树下三五成群近距离观察着、讨论着、交流着、探究着,他们内在的游戏动机、积极的探究欲望被充分激发和调动了起来,教师提供真实的问题情境和有准备的游戏环境,让幼儿在激烈的思考讨论中,在亲身体验中,提升了主动学习的意识,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建立了对山楂的初步印象。紧接着,教师趁热打铁,请爸爸妈妈协助幼儿一同查阅资料,搜集图片,制作小小调查表进行多形式表征。这些方式不仅让幼儿获得了最直接的生活经验,进一步了解了山楂,还为幼儿提供了继续探究的灵感源泉,促进经验的迁移和整合,引发深度学习。
二、围绕兴趣需要,引导幼儿探究实践
教师基于幼儿的兴趣需要,组织开展了“采摘山楂”活动,同时引导幼儿思考探究:如何把山楂摘下来?需要准备什么工具?鼓励幼儿亲自动手做一做、试一试,看看哪些材料可以帮助自己摘到高高低低的山楂。幼儿在动手操作、自由选择材料的真实情境中感知体验、自主探究、运用经验、思考创造,认知和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获得了有效学习。
采摘山楂时,幼儿们沉浸在满天满地的“红果果”中,他们自由选择工具,通过小组合作、分享交流,不断尝试体验,然后一起把沉甸甸的果实运回家。爸爸妈妈带领幼儿一起制作“山楂美食”,开始了新一轮的探索与尝试。通过清洗、去核、加工,小小的山楂瞬间变身成雪红果、糖葫芦、山楂酱等山楂美食。幼儿和父母沉浸于亲子间的互动交流中,其乐融融。
三、关注最近发展区,提升幼儿思考能力
“山楂奥秘知多少”进行到第三个环节——“山楂小课堂”。教师引导幼儿通过手口一致一一点数、两个两个地数一数山楂的数量等方式,初步感受按群计数,积累巩固了点数、一一对应等经验。通过“比一比”,了解数的概念,寻找归类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一一对应的规律。通过“分一分”,学会按人数、数量平均分配,支持幼儿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获得进一步的深入学习与探究。
活动中,既有幼儿在游戏中的自主追求、自主选择、自主表达,又有教师根据幼儿实际发展水平提供的低台阶、小目标,让幼儿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最近发展区。在有效支持幼儿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同时,引导幼儿学会将知识经验与问题结果进行转换,从而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持续的深度学习。
四、归纳收获体验,促进幼儿深度学习
在活动的第四个环节中,教师引导幼儿归纳收获体验。你的心情怎么样?怎样够着山楂的?采摘了多少?怎么运回家的?“山楂是酸酸的,红红的山楂果像红玛瑙,一串串的糖葫芦像我们幸福的一家人”等等,幼儿七嘴八舌地交流表达着、反驳辩论着,将活动中的知识与经验从分散到整合,提升了复述、提炼、概括、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进一步获得有效的深度学习。
活动即将结束时,教师又不失时机地利用幼儿的兴趣点、探索欲将“山楂树在四季中的不同变化”“山楂的作用和功效”“我和山楂有趣的故事”“山楂树叶变身记”等亲子互动活动延伸到了家庭中,以帮助幼儿获得更深入的思考与学习。幼儿在动态生发的课程中不断获得持续发展,有效深度学习被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山楂奥秘知多少”的活动充分体现了“小山楂,大作为”,对户外活动中幼儿的深度学习进行了生动诠释。事实上,每一个户外活动都蕴藏着深度学习的契机和价值,蕴藏着隐性的、潜在的、多元的知识和经验,所发生的学习是丰富的、饱满的,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是快乐的、自然的、有意义的。借助户外活动促进幼儿深度学习不仅是培养良好学习品质、提高学习质量、促进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更是对幼儿进行劳动实践教育的有效抓手,可为幼儿的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牛丽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