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玉米之旅”

作者: 梁俊霞

今年春天,我们班在幼儿园的种植园分到了一大块地,大家商量后决定种玉米。但是,玉米小时候是什么样子?玉米是怎样长大的?玉米成熟后怎样把它掰下来?玉米面又是怎样变成的?玉米皮、玉米粒、玉米棒又可以做什么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开始观察记录玉米神奇的生长过程,开启了有趣的“玉米之旅”。

玉米快快长

春天,我们一起种下了玉米种子,之后,幼儿便隔三岔五地跑去观察种子的变化,记录种子的成长:小种子发芽了,玉米苗长出来了,该给它们浇水了……看着玉米苗一天天长大,幼儿很欣喜。“老师,玉米苗长得可真快,上周还到我膝盖,今天都快到我大腿了。”“这棵最矮的玉米明显长高了。”“老师,我下次再来看它时,要用一个长尺子量一量它有多高。”“可以用绳子,绳子也可以测量。”“也可以用咱们班建构区的长积木来测量它的身高。”“我要把我看到的玉米身高画下来。”幼儿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着,探索测量玉米身高的方法。

“老师,你看这片叶子上有白色的条纹,长得也比其他玉米矮,它是不是生病了?”“真的呢,它是天生的吗?上次来的时候中间好像没有白白的一条啊?”“它是不是得了白癜风?”“也有可能不是生病,就是天生不一样,你们看也不是整片叶子都白了。”“是不是缺水了?我们还是请幼儿园种植园的爷爷来给它看看吧!”“我看见过我的爷爷奶奶给玉米施肥,是不是该施肥了?”“我家邻居叔叔卖化肥,他会给庄稼看病,我今天回去问问他。”

第二天来园后,豆豆真的带来了一包硫酸锌,上面还写了使用方法。“老师,叔叔说这株玉米是因为缺锌才这样的,给它用这个药就会好,咱们去试试吧!”“缺锌啊,我就缺过锌,妈妈给我买了补锌口服液,喝了一段时间就好了。”“这个药玉米苗怎么喝啊?”听着幼儿议论的话题,我感受到了他们对小小玉米苗的关心和爱护,也感受着幼儿在遇见玉米后的成长脉动。

有趣的“玉米之旅”0

玉米开花了

刚做完早操,幼儿准备回班级,牛牛激动地跑来对我说:“老师,我们的玉米开花了,像一把伞一样。”“这就是玉米的花吗?一般的植物不是开花的地方就会结果吗?怎么看不到玉米长在上面啊?”小小说:“这到底是不是玉米的花?”“花上面的这个小点点是不是花粉啊?”这时,班里的“小百科全书”正正走过来说:“玉米有两个花,上面的好像叫雄花,也叫天花。”他还没说完,月月就着急地问:“那另一个花在哪里?”正正指了指下面结穗的地方长出的暗绿色玉米须说:“这就是它的雌花,刚才明明说的小点点就是雄花花蕊上的花粉,一刮风,就飘到了玉米须上,也就是雌花上,这样就完成了授粉,才会结出玉米呢!”大家竖起大拇指为正正点赞。“玉米须好像是中药呢!”“你是怎么知道的?”“我是从家里的绘本上看到的,书上还有好多关于玉米的知识呢,明天我带来咱们一起看。”

第二天,幼儿自发地带了很多有关玉米的书籍。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幼儿对玉米更加关注了:雄花花蕊上的花粉落光了吗?玉米须变红了吗?玉米须作为中药有什么作用?每个玉米上面会有多少玉米粒呢?

玉米收获了

在幼儿的精心呵护下,玉米终于成熟了。“我们今天能掰几个煮煮吃吗?我最喜欢吃水煮玉米了。”浩浩说。“我喜欢吃厨师阿姨做的排骨炖玉米。”看到他们迫不及待想品尝自己种植的玉米,我同意他们先掰几个。“那我们得先看看能不能吃,我见我奶奶就是先剥开一点,然后用手指掐一掐。”琳琳说:“对对,我见妈妈买玉米时也是这样,掐出水的就能吃,掐不动的就是太老了。”“那我们怎么把它掰下来啊?”“我们得向下用力才行,两只手力气更大。”“我们选好了从上面剥开,直接把它掰下来。”“这个太难掰了,老师我能用剪刀剪吗?”幼儿有模有样地挑选着

有趣的“玉米之旅”1

玉米,尝试用自己的办法把玉米掰下来。玉米成熟后,一个个小能手想尽各种办法收获玉米,还开展了比一比的游戏,看谁掰的玉米大。

玉米知多少

吃过水煮玉米后,幼儿仍念念不忘玉米的清香。晨间活动时,丫丫对笑笑说:“今天早晨,我家喝的玉米粥,香香的可好喝了。”“我吃了妈妈做的玉米饼,可甜了。”笑笑说。其他幼儿也跟着议论起来:“我妈妈用玉米面做过窝窝头,不知道还可以做成什么美食。”“烤玉米、松仁玉米、玉米饼、玉米蛋糕、玉米丸子、爆米花……”班里顿时沸腾起来。这时,天天说:“我不喜欢吃玉米面,它很粗。”“对呀,它就是粗粮,我听妈妈说多吃粗粮还可以减肥呢。”笑笑说。航航抢着说:“我奶奶有糖尿病,医生就让她多吃粗粮,玉米好像还可以预防高血压呢!”“有一种油不就是玉米胚芽油吗?吃了对身体好,我从电视上看的。”点点说:“玉米的食品要多吃点,我们不能挑食。”天天笑着说:“那我以后也试着多吃玉米制作的食品。”“就是,你如果不吃也千万别浪费,你看我们种玉米都这么辛苦,农民伯伯就更不容易了。”“我们以后可不能浪费粮食。”幼儿对玉米的了解源于他们的热情和用心,有了种植玉米的经历后,不仅生活中也处处关注有关玉米的知识,还懂得了节约粮食的道理。

玉米大变身

这天,笑笑带来了奶奶用玉米皮制作的小青蛙,她开心地分享道:“我奶奶说,她小时候玉米皮就像是玩具一样,能做成好多东西,奶奶用这个玉米皮编成小辫子,可以做出好多造型呢!”“哇,这样编成小辫子后就可以做成圆圆的头。”“还可以做成太阳,做成小金鱼也行。”这时,乐乐拿出他与爷爷用玉米皮做的小扫帚,兴奋地对大家说:“你们看,不编小辫子也可以做东西,我和爷爷就做了这个小扫帚,不仅好看,还能用呢。”

有趣的“玉米之旅”2

就这样,玉米皮、玉米芯、玉米粒成了区域活动必不可少的材料。幼儿用灵巧的小手做出了很多令人惊喜的作品。他们用玉米粒创作粘贴画,粘出各种形状的图形、房子、小兔、太阳等,有时也会在建构区用玉米芯搭建出蜻蜓、小马等。在一次欣赏了国画竹林后,帆帆说:“老师,我有一个新办法画竹林,用玉米芯沾上染料往上一擦,就能变出漂亮的竹节。”“那我们怎样画出粗细、高矮不同的竹节呢?”“可以选粗细不同的玉米芯啊!”“其实,同一个玉米芯也可以变出不同的竹节。”幼儿的想法让人倍感惊喜,看似普普通通的材料成了幼儿游戏的“宝贝”,这是大自然给予他们最好的礼物。

小玉米藏着大秘密。从种植到丰收,追随幼儿的兴趣,我们开展了以玉米为主题的生成活动,幼儿感受着大自然的奇妙,了解到粮食的来之不易,体会着丰收的喜悦,体验了创作带来的快乐!种植活动不仅仅是一种体验,一种劳动,一种丰富幼儿经验的方式,它还是一种情感活动,幼儿会关注生命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对它精心呵护、仔细观察。也正是幼儿对生命倾注的感情及热情,促使幼儿更深入地走近植物,实现深度的自我学习与自我成长。

(责任编辑:张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