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动机呼唤”中开展幼儿户外自主绘画

作者: 阮珏

“动机呼唤”就是把幼儿原有的兴致导向内化,将表面热情转化为主动从事艺术活动的推动力,使之成为积极主动的参与者。而户外自主绘画活动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其空间开阔,幼儿能够直接观察、感受周围的环境,自主选择表现对象,尽情表达内心的情感,施展自己的绘画能力,从而带来无穷的乐趣和满足。

在“动机呼唤”中开展户外自主绘画活动,应源于丰富多变的环境,始于身临其境的体验,基于简约多用的工具材料,在于教师深度多元的启发和动态多样的展示。只有同时发挥环境与教师的双重作用,才能更好地激活幼儿的审美情趣,启迪幼儿的创作智慧,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

幼儿园户外环境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对幼儿来说,都充满着巨大的吸引力,而在户外涂涂画画,幼儿也显得格外投入与轻松。那么,如何充分开发与利用幼儿园的户外环境资源,通过“动机呼唤”,让幼儿爱上户外自主绘画活动,从而获得更全面的发展呢?为此,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研究。

一、户外自主绘画的“动机”源于丰富多变的环境

丰富多变的户外环境是唤起幼儿进行自主绘画活动的最佳源泉。结合幼儿园的户外环境情况与地势特点,我们打造了观景台、小画屋、赏果路、涂鸦墙、农家画坊等适宜幼儿进行自主绘画的多样化环境。

观景台坐落在幼儿园户外的小山坡上,四周种植了一些高低错落的花草树木,比如常青的香樟、棕榈,落叶的银杏,以及会开花的腊梅、桂花、紫薇等;小画屋倚着户外的小池塘,既可以看见水生池里荷花、铜钱草、菖蒲、芦苇等植物,还能发现游来游去的小鱼、蝌蚪和飞来飞去的蜻蜓、蝴蝶;赏果路沿着幼儿园周边铺砌而成,路边依次种植着梨树、桃树、石榴树、无花果树、山楂树、苹果树、橘子树等数十种不同的果树,果实成熟的季节,枝头结满了大大小小、色彩各异的果子,煞是好看;农家画坊附近则是幼儿喜欢的小菜园、羊圈和兔舍,这里有郁郁葱葱、长势喜人的蔬菜,还有温馨的小羊、小兔一家……这样丰富多变的户外环境就像一位无声的大自然学者,无时无刻不在“呼唤”着幼儿:“快来看看我的变化吧!”

二、户外自主绘画的“动机”始于身临其境的体验

“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幼儿的绘画也是如此。细致多次的观察与体验,不仅可以满足幼儿认知和探究的欲望,也能让眼前的事物在幼儿的心中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象。

比如:春天桃花朵朵盛开,一场春雨过后,小池塘里飘落着一片片桃花瓣,好像一艘艘粉红色的小船,又像一只只粉色的小蝴蝶;棕榈树的树皮很有特点,摸一摸好像老爷爷的胡子又长又多,又像刺猬身上的毛刺;小羊羔刚出生的时候走路跌跌撞撞,总是紧紧跟着羊妈妈……这么富有诗意和童趣的景象,只有亲身观察和多次接触,才有可能成为触发幼儿户外自主绘画的“动机”。

因此,在户外活动中,我们常常引导幼儿对户外环境进行近距离的体验和探究。比如,鼓励幼儿在观景台收集落叶,在水池探索沉浮的奥秘,在沙水区玩娃娃家游戏,在泥巴区挖掘泥土中的宝藏,在小农庄播种与收获、照料小动物,在运动区攀爬跳跃……这些身临其境的游戏体验是幼儿进行自主绘画的最佳素材,为幼儿的自主创作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户外自主绘画的“动机”基于简约多用的工具材料

工具材料是幼儿进行户外绘画的重要保障,而户外自主绘画不同于室内,并不需要复杂繁琐的工具材料,最简单的一块画板、一支画笔也可唤起幼儿绘画的“动机”。但比较困难的是,由于幼儿户外活动范围比较大,这些工具材料的提供要尽可能做到便于幼儿及时取放。于是,我们根据不同的游戏区域提供了几类不同的工具材料。

1.便携式工具材料

便携式工具材料是幼儿户外自主绘画活动中最常使用的,如画板、画夹、水彩笔等。这类工具材料体积适中,便于幼儿携带与整理,更符合幼儿自主表现、独立表达的需要。

2.固定式工具材料

固定式工具材料是根据户外环境的特点和幼儿在户外活动中的实际需求,逐步提供的。例如安全的丙烯颜料、泥浆、防水的木画架、砖块砌成的涂鸦墙等,都能成为固定式工具材料。固定式工具材料的提供不能操之过急,可随着户外环境的丰富以及幼儿户外游戏的变化逐步添加和调整。

3.场景式工具材料

场景式工具材料是结合幼儿园户外环境的整体场景打造的,既可为幼儿自主绘画所用,又能够融入户外环境,提升幼儿园户外环境的审美情趣。例如,池塘边的小画屋既是幼儿游戏休息的场所,也是幼儿自主绘画的空间,幼儿可以用画笔在小画屋的里里外外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除此之外,农庄画坊的涂鸦桌椅、泥巴区的石台、石墙也可以供幼儿自由涂鸦。

四、户外自主绘画的“动机”在于深度多元的启迪

虽然是自主绘画,也需要教师给予幼儿适时的指导,通过深度而多元的启迪来支持和促进幼儿的发展。启迪的目的一是为了有效解读幼儿自主绘画的内容和表现方式,了解幼儿自主绘画的意图、水平和创意之处,从而更科学地对幼儿加以引导,二是为了便于教师更有针对性地支持和促进幼儿的发展。

教师耐心倾听幼儿对绘画内容的解读,并通过提问引导、材料暗示、动作启发等方式,鼓励幼儿进一步思考和表现,如:“当时你是怎么想的?这么有趣的语言和心情可以怎么表现?”“可以用什么样的符号或者图案表示?还可以涂上什么颜色?”“这里还有些不同的材料,你可以试一试!”从而提高幼儿思维发展水平、想象力、动手能力、前书写水平、色彩敏感性等。

五、户外自主绘画的“动机”见于动态多样的展示

幼儿在进行户外自主绘画时,有向他人分享、交流与展示的强烈愿望,我们通过动态多样的展示方式,将幼儿的绘画作品充分地展现出来,让更多的人有更多的机会进行互相欣赏与交流,从而提高幼儿参与户外自主绘画的兴趣和欲望,使其对下一次绘画充满期待。

幼儿户外自主绘画作品的展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立体空间展示

可以充分借鉴室内绘画作品的展示方式,利用各种立体多维的空间,在幼儿园室内的墙面、天花板、隔断、地面、桌面、玻璃窗、楼道、门厅等不同的立体空间进行展示。

2.户外游戏运用

在幼儿户外游戏的过程中产生的自主绘画作品,有很多都与幼儿户外游戏中的体会、感受有关,这样的自主绘画作品能够让教师发现幼儿在户外游戏中的发展,也能够洞察目前户外游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玩沙游戏后幼儿画了自己满身沙子的样子,就让教师反思到“玩沙小约定”对幼儿玩沙游戏的教育价值。于是,这样的自主绘画作品被运用到了户外游戏的规则中,也对提升户外游戏的质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3.户外环境布置

幼儿是幼儿园的小主人,幼儿园户外环境的布置也应邀请幼儿参与。因此,幼儿的自主绘画作品作为户外环境布置的一项元素,其作用也不容小觑。

总之,在户外开展自主绘画活动,应充分利用户外环境中的人、事、物来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愿望,呼唤幼儿的创作动机,从而引发幼儿的创作行为,以便幼儿更充分地感知、表达、表现周围的世界,获得更全面的发展。

(责任编辑:张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