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初中地理的教与学在情境中发生

作者: 张海涛

让初中地理的教与学在情境中发生0

摘   要: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创设恰当的情境,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为提升初中地理教学情境创设的有效性,教研部门要做好引领和示范,学校要积极组织相关活动,教师要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不断尝试和探索,最终提升地理教学情境创设的质量。

关键词:初中地理;情境教学;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4)14-0042-02

“地理课程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宗旨,引导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为培养具有生态文明理念的时代新人打下基础”是《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中对课程理念的具体表述。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情境中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在适恰的情境中建构地理知识,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笔者曾向各地市初中地理教师发放504份“初中地理教学情境创设的现状”调查问卷(以下简称“问卷”),对回收问卷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约90%的教师表示愿意创设情境开展教学活动(见图1),以满足《课标》要求,不断深入促进课改。但是,对教学情境十分了解的初中地理教师占比仍较低(见图2)。因此,提高教师对教学情境的认识并提升创设技巧,显得尤为必要。

一、教学情境的含义及类型

情境,可理解为情景和境况,即外部环境的构成、人的思维状态和情感状况。“情境”一词在《课标》中从课程理念到课程目标、从课程内容到学业质量再到课程实施均有涉及。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过程中,围绕教学内容编撰故事、谱写音符、联系时事、描绘生产、生活场景等均为教学情境,而情境教学就是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来完成教学活动。

地理学科与人类活动和实际生活联系密切,情境丰富多彩。尤其是强调“教—学—评一致性”的今天,无论是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还是评价者的评,都需依托具体的情境开展。初中地理情境的类型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

第一,初中地理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情境内容。如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每章内容都做了精心的配图和设问,使北方地区的辽阔、南方地区的秀美、西北地区的浩瀚和青藏地区的圣洁跃然纸上,迅速将师生拉进所创设的情境之中,产生共鸣。

第二,为整合教材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可基于课堂内容和学生实际开展教学活动,在备课过程中有目的的引入预设情境。

第三,在素养立意和“双减”政策的双重引导下,初中地理作业的设计、发布、实施、反馈等都在一定的情境中完成。这些情境大多来自课堂延伸,包含基于课堂探究内容的调查和走访,化抽象为具体的地理模型制作,对教材中部分原理的应用和考证等多种形式。这些形式具有提示和帮助学生理解的作用。

第四,《课标》中关于学业水平考试的“题目命制”部分明确提出了“试题情境创设要考虑情境的真实性、地域性、适切性、多样性、契合度等”。相比较过去单纯考查知识记忆的准确性和应用的熟练程度,包含情境的试题更能甄别学生地理素养水平的差异,也更能体现题目的探究性。

第五,随着地理实践力成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维度之一,以及设施条件的逐步完善,地理实践活动在初中阶段得到开展。从实验到调查,从认识地形图到户外越野,从观看影像资料到研学旅行,在教师精心创设的情境中学生收获颇丰,而这些情境具有很强的创新性,让学生置身其中,增强了体验感。

二、创设情境的意义

分析问卷调查结果,大部分教师能够认识到创设情境进行教学的优势(见上表)。恰当、有趣且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展示机会,最终提升教学效果。

三、初中地理情境创设的问题及措施

1.无法充分利用教材情境。教师在常规课堂忽略了对于教材情境的有效整合和应用,更关注“知识点”的传授。

2.情境只在新课导入阶段。教师的情境创设只热衷于视频形式导入新课,之后整个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与其所创设的情境毫无关联。

3.情境创设过于繁杂生硬。教师在核心主题情境的选取和加工方面存在技巧性问题,以致出现部分教学内容与主题情境不吻合,且生硬关联的现象,致使学生不能沉浸式学习。

4.忽视课堂外的情境创设。教师对地理实践、地理作业等方面的情境关注力度较弱,更有甚者将地理作业与地理习题等同,忽视学生在完成地理作业过程中的情境创设。

践行《课标》,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依靠多方联动,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教研部门需加强引导和示范,做好对教师的理论培训和指导,并配合优秀情境创设课例的展示和研究,以转变教师只重知识传授和简单技能培养的传统观念。

学校要引导地理学科教研组分工协作,给教师充分的研讨时间,鼓励教师轮流主备、主创情境,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学校还可尝试远程线上集中或与其他学科共同研课,产出部分通识性情境供学科间跨越使用。

地理教师是情境创设的能动主体,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认识,不断进行尝试提升技巧,做好反思调整改进创新,以此来提升初中地理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