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借助信息技术构建高中语文智慧课堂
作者: 胡静宜 庞博摘 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构建智慧课堂已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之一。通过深入探讨信息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创新应用,借助智能设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网络资源优化教学内容、信息技术实现个性化教学等措施,能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关键词:高中语文;信息技术;智慧课堂;学生素养;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4)29-0018-02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学生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语文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高中语文教学提供了新的手段和途径。信息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实现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增强教学效果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可以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可以促进师生互动交流,提升教学效率等等。而构建智慧课堂是信息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模式。智慧课堂是基于信息技术,以学生为中心,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模式。对此,智慧课堂的构建,也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多种教学资源,构建丰富多彩的教学场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一、利用智能设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利用智能设备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是构建智慧课堂的重要一环。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借助智能设备展示丰富的多媒体内容,使抽象概念更加具体易懂。另一方面,通过在线平台和应用,教师能够与学生更加方便地产生互动,提供实时反馈;学生也可以通过智能设备参与课堂互动,分享观点,促进思想碰撞,最终实现高效的教与学。而这一切也都将有助于推动高中语文教学向更加现代、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例如,教师在教学《沁园春·长沙》时,可以利用智能设备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如与本课相关的音频、视频等,快速地查询这首词中的生僻字,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这首词的背景和含义,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和理解能力。或者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本课内容的思维导图,内容包括词的主题思想、艺术手法等分析框架,便于学生系统捕捉这首词的主要特征,促使学生更加快速地理解这首词的中心思想和内涵,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二、利用网络资源优化教学内容与方法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网络资源成为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教师可以获取丰富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化、实时化的知识体验。网络资源不仅包括文字资料,还包括图像、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形式,这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更广泛的呈现方式。在构建智慧课堂时,教师可以结合网络资源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的呈现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知识的吸收和理解效果。
例如,教师在教学《荆轲刺秦王》这一课时,可以通过网络搜索一些关于荆轲和秦王的历史资料,让学生在阅读课文之前,对这一历史事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此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网络视频的方式观看一些关于荆轲刺秦王的影视作品,让学生在欣赏课文之后,对这一历史事件有一个更加直观、生动的感受和体验。教师还可以通过在线网络互动,设计一些关于荆轲刺秦王的讨论题、创作题、评价题等,让学生在思考课文之后,对这一历史事件有一个深入的反思和评价,并且通过进行在线的交流,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个性化与差异化教学
通过信息技术,教师可以更精准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水平差异。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学习管理系统等工具,教师可以收集学生的学习数据,包括学习进度、知识点掌握情况等。借助这些数据,教师能够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在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中获得发展。
例如,教师在教学《荷塘月色》这一课时,可以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些与文章相关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课文的全文或部分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朗读、欣赏、分析等活动。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特点,分组进行差异化教学,如对于语文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深入的问题,让学生探究课文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等;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一些提示和帮助,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和语言表达等,进而促进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提升学习效果。
四、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信息技术,教师可以设计具有启发性和引导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在线学习平台和个性化学习应用,教师能够提供适应学生自身学习风格和兴趣的学习资源,从而激发他们对知识的主动探求欲望。这种个性化的学习体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使其逐渐成为能够自主制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路径的独立学习者。
例如,教师在教学《兰亭集序》这一课时,可以先利用网络课程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了解王羲之的生平和本文的写作背景,以及基本的历史文化常识,为学生课堂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课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作业,作业的内容是让学生整理本课的电子笔记,并且提交学习心得,然后教师再进行在线批阅。这样的智慧语文课堂,可以大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丁 青.高中语文教学智慧课堂构建的策略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2022,(9).
[2]张傲阳.基于智慧课堂的高中语文有效教学的实践对策[J].作文:高中版,2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