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智润心,逐光而行

作者: 王凤娟

作为初中班主任,我始终认为这是一份充满责任和使命感的工作,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关键的角色,也是家校沟通的纽带。作为班主任如何履行职责呢?

首先,班级管理制度精细化三阶段。

第一阶段,确定班规,行动指南。根据班级情况,由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制定切实可行的班规制度并落实实施。班规包括班级卫生制度,具体到人,分工明确,达到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干;课前、课中、课后纪律。从课间遵守的规矩,课前准备,上课坐姿、是否积极参入课堂,作业完成等各方面制定规则,并于学生的学期综合素质考评挂钩;

第二阶段,强化班规,熟悉流程。通过大力宣传让班级精细化理念深入人心,在班内营造舆论氛围,制度内容着重强调全体学生在班级中发挥的主体作用。让全体同学都深刻认识到实施班级精细化管理对促进学生个人和班级发展都有重要意义。这样就能有效地将学校的规章制度与班级的管理理念有效结合并能顺利实施。

第三阶段,内化班规,无为而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学生是双重角色。他们是被管理者,同时又是管理者。新学期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让学生做好自我管理将有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引导学生自我认知与反思,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进行积极引导,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能力。

其次,班主任要提高管理艺术。

1、业务精湛。

好班主任必须是一位优秀的学科教师。亲其师方能信其道,信其道方能跟着你跑了。在学科教学的舞台上,应该是一位教学有特色、授课有个性的老师。能化难为易,能深入浅出,能抓住学生的兴。能激发学生的趣,能点燃学生的情,能开启学生的心。

2、“勤”字当头。作为班主任,先做“苦行僧”,后做“甩手掌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良好的习惯养成亦需要外力和内驱力共同作用一段时间之后才能逐见成效。班主任刚开始要协同班干部全力靠班级,需“勤”字当头。心勤(处处留心,关心学生)、腿勤(学生在哪你在哪)、眼勤(班里人事物了如指掌)、嘴勤(谈心谈话)。

3、大事躬亲,小事分权。

班主任的职责除了教育学生外,还得在日常生活中培养、提升学生干部的管理协助能力。一个好的班主任不在于能把班级管理得多好,而在于能教会多少学生管理好自己的班级。

分权治理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可以提高学生干部的组织管理能力,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班级管理的主体,树立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4、恩威并重,刚柔相济。

班主任如果没有应有的尊严,整天和蔼可亲,那么,任何事情学生都可以“大折扣”。反之,如果班主任整天板着面孔,让学生感到畏惧,班级就会像一潭死水。在宣布纪律,布置任务时,班主任必须有威严,必须使学生感到制度和纪律的威慑力,“纪律面前人人平等”,需要和学生交流情况,疏导学生思想症结或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时,班主任要和风细雨、和蔼可亲,要让学生感到老师是他们的朋友。

5、既小题大做,又大题小做。

对一些原则性的问题,如打架、偷盗等可采用两种处理方式:一是对学生个人小题大做,必须讲清危害。使学生思想上受到震动。二是处理时要大题小做,能不公开处理就不公开处理,必须公开处理的,危害性要谈,学生的年幼无知也要谈,浪子回头金不换的道理更要谈。要给违纪学生创造改过自新的机会和不受歧视的环境。

总之,班主任工作是辛苦、繁琐的,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要“立责于心,履责于行”。班主任工作也不存在一劳永逸,而是在实践中不断积累成长的。教育的本质时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是用人格塑造人格,用情操陶冶情操。作为班主任,用心教书,用情育人,启迪学生心智,润泽学生心灵,呵护学生健康成长,即是我们的使命亦是我们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