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共同体理念下的古诗文默写备考探索实践
作者: 陈俏菲
【摘要】高考语文古诗文默写备考存在高耗能低效率的现实问题。构建学习共同体是一种能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式。这种新的备考方式转变师生关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师的分层指导下,学生与同伴共同完成的学习任务,实现共同的学习目标,提高备考实效。本文在深入研究学习共同体理念的基础上,以现实意义与具体实践两方面为主要内容进行论述,探索构建学习共同体的备考模式,以期提高高考语文古诗文默写备考实效。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高考语文备考;古诗文默写
古诗文默写一直是高考语文必考的内容。然而,目前古诗文默写备考存在两极分化问题,具体表现在:教师全然不管此模块复习,让学生自由背诵、默写、做练习,或全包全管,逐篇逐句逐字精讲。这两种备考方式收效甚微。为解决此问题,笔者不断探索与实践,以期寻找古诗文默写备考实用、低耗能、高实效新方式。
美国教育家欧内斯特·博耶尔最早提出“学习共同体”这一概念。他认为:“学习共同体,是所有人因共同的使命并朝共同的愿景一起学习的组织。共同体中的人共同分享学习的兴趣,共同寻找通向知识的旅程和理解世界运作的方式,朝着教育以相同的目标相互作用和共同参与。”基于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并结合高考语文古诗文默写备考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构建学习共同体是一种新的备考方式。高考语文古诗文默写备考学习共同体是一个由学情不同的学生因共同的学习目标组成,并通过互相交流、沟通、分享学习资源,相互促进,共同完成高考古诗文默写备考任务的学习共同体。
一、高考语文古诗文默写备考学习共同体构建的现实意义
在高考语文古诗文默写备考过程中,构建学习共同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一)利于改变高耗低效的备考模式,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焕发备考生命力
现实教学中,高考古诗文备考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教师只关注结果,对过程撒手不管,让学生自由自主背诵、默写,提供模拟练习题,进行定期测试。这种备考方式看似给学生提供了自由复习的机会,其实是为产生更多虚假学习的学生提供了温床。学生在无监督的情况下,对学习任务置之不理,导致备考效率低下。另一种是从过程到结果,教师全包全管,带领学生逐篇逐句逐字精讲高一高二年级学过的古诗文并大量刷题。这种备考方式下的课堂基本以“满堂灌”“填鸭式”教学为主,辅之以大量练习。这不仅会消耗大量宝贵的复习备考时间,而且会产生大量进行浅表性学习的学生。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机械记忆,反复操练,缺少深度思维加工,难以取得良好备考效果。而在学习共同体理念下开展的高考备考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者,构建以小组为单位、平等互助的学习共同体,促进学生自主、真实、深入地复习,降低传统复习方式的耗能,改变古诗文默写备考沉闷无趣的现状,焕发备考过程新的生命力。
(二) 利于实现分层教学,分层指导,提升备考效果
不同的学生的认识水平、学习领悟能力、思维方式天差地别。大班额教学的现实背景下,教师很难实施分层教学,很难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实用性的备考指导。笔者认为,构建学习共同体是实施分层教学、分层指导的有效路径。教师对全班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业水平等方面深入了解后,引导相同水平层次的学生进行组合,构建共同体,并在日常备考中为不同的学习共同体提供个性化的指导。这为实施分层教学提供了基础,能让每一位学生得到关注,得到学习收获,提升备考效果。
二、构建高考语文古诗文默写备考学习共同体的探索与实践
(一)引导学生构建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共同体,确定共同学习目标,落实协同学习
科学组合是学习共同体构建和发挥效能的重要前提。笔者认为,组合方式应以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等为依据,主要有组内同质和组内异质两种方式。组内同质组合利于促进,组内异质组合利于互补。
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基于任教学生的学情,笔者采取组内同质的方式引导学生构建学习共同体。具体操作如下:班级54名学生,按照同质组合的基本原则,学优生与中上生、中上生与中等生、中等生与中下生搭配,共构建9个学习共同体,每个共同体6名学生。这样的搭配原则不仅避免了共同体内部成员出现学习者与接受者两极分化的情况,而且利于教师实施分层教学。在分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善于倾听,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照顾学生的情绪,不断调整,不断优化。
初步构建学习共同体以后,笔者引导学生推选组长,明确组内分工和各自职责,落实学习要求;指导各个学习共同体的组员根据各自在古诗文默写专题复习的情况,沟通交流,共同协商,制订长期的共同学习目标和以七天为期的短期学习目标。在制订共同目标的过程中,学生充分反思自身古诗文背诵、默写和测试得分情况,与同伴共同协商,制订短期的背诵默写目标及长期的测试得分目标。在此过程中,学生锻炼了自身反思评价、探究合作的能力。明确的共同学习目标是共同体真正实现主动学习、深入学习的起点,既能利于学生进行自我调控、共商策略、自我诊断、互相评价,也为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实现分层教学提供依据。
(二)为各共同体提供学习任务清单,实施分层指导
学习共同体理念下的教学实践要以学习任务清单为载体。学习任务清单的一方面能为学生提供明确的学习指引,以达成学习目标;另一方面能为教师追踪学习共同体中每位学生学习完成度提供便利。通过使用学习任务单,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习任务呈现给学生,并定期检查各共同体的学习任务清单,了解每一位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更好地实施分层教学,而学生也能有条理、有指引地学习,改变虚假学习、浅表性学习的状态,做到主动学习、深入学习。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以一周为学习期限,为不同的学习共同体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清单,提供学习指导。设计学习任务清单要遵循分层施教的总原则,综合考虑各学习共同体的学习目标、学习能力和学习内容等,设计具有实用性、个性化特点的学习任务清单,为共同体自主学习,达成预期目标提供指导与保障。以下是笔者设计的部分学习任务清单。
实用、个性化的学习任务清单既为学生提供了明确的学习指导与要求,让各学习共同体在自主学习、达成学习目标的过程中有明确的方向,激发了学习的热情,也为教师实现班内分层教学提供了现实基础。学生在教师分层教学指导下,自主学习、深入学习,能改变古诗文默写备考高耗能低实效的现状,切实提高备考实效。
(三)多元评价,引发共享和互学,推动反思进步
在学习共同体制定学习目标、根据学习任务清单进行学习,达成学习目标之后,必不可少的一个教学环节就是评价和反思。评价是学习质量的保障。传统的学习评价只关注学习任务是否完成,考试分数是否提高,忽略了学生学习发生的过程,未能真正实现保障学习质量的作用。为此,笔者尝试采用多元评价,主要为自评、师评、共评共享。自评分为学生个人自主评价和学习共同体内部评价;师评,即教师评价,采用口头评价与测试反馈相结合的形式,针对学生的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及互助合作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与学习内容测试反馈;共评,即全班师生共评,教师与全班学生针对每个学习共同体的学习表现等进行评价,并分享学习经验、互助解决学习困惑。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定期引导学生进行多元评价。
总之,构建学习共同体是一种能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利于教师分层指导的复习备考方式。在高考语文古诗文默写备考中,构建学习共同体,能让在每个学生能真实地投入备考复习,并从中获益,切实提升高考古诗文默写的备考效果。在往后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将继续深入探索,使这一复习方式臻于完善,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关海娟.高中语文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研究[D].西宁:青海师范大学,2016.
[2]简钻娣 . 基于学习共同体的阅读教学探究[J]. 语文天地,2018(17).
[3]徐兰香 .“学习共同体”下的语文阅读教学[J]. 山西教育(教学),20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