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赋能:高中读后续写支架式教学的探索
作者: 苏美媚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AI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本文旨在探讨将AI技术融入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支架式教学中的实践与意义。通过分析支架式教学理论,结合AI技术的具体应用策略,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并对其在教育实践中的效果进行了初步分析。
关键词:AI技术;支架式教学;读后续写;高中英语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读后续写作为一种综合性较强的题型,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语言运用及逻辑思维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然而,许多学生在面对读后续写任务时,常因词汇量不足、语法运用不熟练、文章立意把握不准以及写作思路欠缺等问题,导致写作能力难以有效提升,读后续写得分不尽人意。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支架式教学理论源于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该理论主张为学习者构建知识理解的概念框架,将复杂学习任务分解,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知识。
近年来,AI技术凭借强大的数据处理、智能分析及个性化服务能力,为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变革契机。将AI技术融入高中读后续写支架式教学,能够精准诊断学生作文问题、提供针对性修改建议,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一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
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AI技术辅助支架式教学,提高高中读后续写的教学效果。
二、支架式教学在高中读后续写中的应用意义
(一)提高写作能力
支架式教学通过分解写作任务,为学生在词汇、语法和写作技巧等方面提供逐步引导,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AI技术的应用可以为学生提供即时反馈,帮助学生纠正错误,优化写作。
(二)加强文章立意
支架式教学强调对文章立意的把握,通过逐步引导,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主题,提高写作的立意水平。AI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和范文,帮助学生拓展写作思路。
(三)激发学习主动性
支架式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提供支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AI技术的应用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三、AI 技术在读后续写支架式教学中的具体实施步骤
(一)AI 给学生的作文读后续写初稿打分,并修改错句。
教师借助专业的 AI 作文批改软件或在线平台,将学生完成的读后续写初稿上传。AI 系统依据预设的多维度评分标准迅速开展评估工作,从语言准确性、内容连贯性、逻辑合理性以及创意新颖性等多个维度进行打分。例如,在语言准确性方面,AI 能够精准定位语法错误,像主谓不一致、时态混用、词性误用等常见问题;词汇运用上,可识别出拼写错误、用词不当、同义词重复等瑕疵,并给出恰当的修改建议,如将 “a lot of” 替换为更高级的 “numerous” 或 “plentiful”,以提升词汇丰富度。
以某学生的习作初稿为例,原文写道 “He go to the park yesterday.”,AI 系统不仅能迅速指出 “go” 应为 “went”,时态使用错误,还会贴心地给出解释:“根据句中的时间状语‘yesterday’,动词应使用一般过去时,故‘go’需改为‘went’。” 除了语法和词汇,AI 还会考量句子结构的合理性,对于冗长、表意不清的句子,如 “Because he was very tired so he went to bed early.”,AI 会指出 “because” 与 “so” 不能连用,应删去其中一个,使句子结构清晰规范。
(二)修改错句后,学生利用脚手架工具 “TEA - MEAT” 续写写作法,写出更符合要求的文章。
“TEA - MEAT” 续写写作法为读后续写提供精细架构:
续写的第一段/第二段:Transition (过渡)-Emotion /Environment (情绪 / 环境)-Action (行动)-Monlogue (独白) -Emotion /Environment (情绪 / 环境)-Action (行动)-Transition (过渡)/Theme (主题)(第二段)。学生开篇以过渡句承接前文情节,引入故事发展情境,描述角色情绪、所处环境,推动角色行动,穿插内心独白展现心理变化,第一段结尾再次过渡,自然衔接下一段落;第二段的结尾则引出主题。
以上TEA-MEAT写作法,适用于情节比较强的文章,经过对2020年至今的新高考I卷的读后续写的分析,全为记叙文,因此是比较实用的。会有质疑的声音,必须要这样的顺序来写作文吗?为了文章的衔接度,可自行调节顺序。但因为有了写作框架,学生写起文章来就有抓手,符合我们为学生写作搭建脚手架的要求。
(三)再次利用 AI 修改错句后,AI 给修改稿打分,并给出具体修改意见。
学生完成基于脚手架工具的修改稿后,再次上传至 AI 系统。AI 重复之前的批改流程,不仅重新检查语法、词汇等基础错误,还会对比初稿与修改稿,针对学生改进之处给予肯定,如 “你在情节连贯性上有很大进步,新增的段落过渡自然,使故事流畅推进。”,同时对仍存在的问题,如段落衔接不够自然、情节发展稍显突兀等提出更深入的修改意见。例如,若学生在修改稿中虽然纠正了语法错误,但新添加的段落与前文逻辑联系不紧密,AI 会提示:“此段落开篇过渡较生硬,可增加一句承上启下的句子,如‘在完成这次暖心帮助后,社区里发生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变化……’,使文章脉络更清晰。”
(四)文章经过打磨,终于出炉。利用 AI 将作文转换成语音模式,帮助学生记忆。
当文章经过多次修改达到较高质量后,利用 AI 的语音转换功能,将文字转换为流畅自然的语音。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随时随地听自己的作文,通过听觉刺激加深对文章内容、词汇、句式的记忆。这种多感官学习方式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尤其对于一些擅长听觉学习的学生而言,是一种高效的辅助记忆手段。例如,学生在上下学路上、睡前听一听自己精心打磨的读后续写文章,既能巩固知识,又能增强对英语写作的语感。
四、结论
本论文通过深入探究AI技术与高中读后续写支架式教学的融合,虽然不少只是在试验阶段,但取得了相当不俗成果。实践表明,这一创新性教学模式能够精准定位学生写作痛点,提供针对性解决方案。借助AI智能批改,学生能即时获取详细反馈,快速纠正语法、词汇错误,优化表达;个性化学习路径规划则依据学生个体差异,推送专属学习资料与练习,助力攻克薄弱环节,提升写作能力。未来,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为教育事业带来更多可能性。
参考文献
[1] 王晓东,张晓红,李丹丹(2018).支架式教学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10),32-34.
[2] 李晓峰,张丽君. (2019). 人工智能与英语写作教学融合的实践与思考[J]. 外语电化教学,(4),34-37.
[3] 王芳,张晓红. (2020). 基于人工智能的英语写作教学策略研究[J]. 外语教学与研究,(2),78-82.
[4] 刘晓丽,陈思思. (2021). 人工智能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外语教学,(3),4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