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微早读如何与语文课堂教学的衔接
作者: 张艳摘要:“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早读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微早读,以其短小精悍、灵活多样的特点,正逐渐走进我们的学习生活。如何将微早读与语文课堂教学巧妙衔接,发挥其最大功效,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微早读 语文课堂教学 衔接
微早读,就像是语文学习旅程中的星星之火,虽小却能点亮我们学习的热情。它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如课前几分钟,让我们快速进入语文学习的氛围。而语文课堂教学,则是知识的盛宴,系统而全面地传授语文知识和技能。将二者紧密衔接,能让我们的语文学习更加连贯、高效。
微早读与语文课堂教学在知识积累方面的衔接十分关键。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字词、诗词、名言警句等都是语文大厦的基石。在微早读中,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积累这些基础知识。
例如,在学习古诗词单元前,微早读可以安排相关主题的诗词诵读。当我们即将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在微早读时段,同学们就可以提前诵读苏轼的其他经典诗词,像《江城子·密州出猎》。通过反复诵读,我们不仅熟悉了苏轼的诗词风格,对一些重点字词的读音、含义也有了初步的理解。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豪迈的诗句在口中诵读,苏轼的形象仿佛跃然眼前。这样,在正式课堂上学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对于理解苏轼词中所蕴含的情感以及其用词的精妙之处,就轻松了许多。老师在讲解时,我们也能快速跟上思路,将之前微早读积累的知识与课堂内容相融合。
字词的积累同样如此。每篇新课文都有一些生字新词,在微早读时,我们可以通过朗读、拼写等方式进行预习。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确凿、菜畦、桑葚”等字词,在微早读时反复认读、书写,等到课堂上老师讲解课文时,我们对这些字词已经有了一定的熟悉度,能够更专注于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不会因为生字词的困扰而分散注意力。
微早读还可以积累名言警句。很多名言警句不仅能提升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在写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微早读时,我们可以背诵一些与品德修养、学习方法等相关的名言。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当我们在学习关于成长、学习等主题的课文时,这些名言警句就能成为我们理解课文深层含义的钥匙,也能为我们的课堂发言和写作增添亮点。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微早读可以在这方面为课堂教学做好铺垫。微早读时间虽短,但如果合理利用,能有效提升我们的阅读语感和理解能力。
我们可以在微早读时进行经典片段的精读。选取一些篇幅较短但内涵丰富的文章片段,比如朱自清《春》中的精彩段落。在微早读中,同学们声情并茂地朗读“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通过多次朗读,我们能感受到作者细腻的描写手法,体会到春天的美好。这种语感的培养,在课堂上老师分析《春》的写作特色时,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
另外,微早读还可以开展快速阅读训练。选取一些简短的记叙文、说明文等,设定一个较短的时间,要求同学们快速阅读并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例如一篇关于动物习性的说明文,在微早读的几分钟内,同学们快速浏览,抓住关键信息,总结出文章所介绍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这种快速阅读的训练,能提高我们提取信息的能力。在语文课堂上,当遇到篇幅较长的课文时,我们就能运用在微早读中培养的快速阅读技巧,迅速梳理文章脉络,理解文章主旨。
而且,微早读中的阅读分享活动也能促进阅读能力的提升。每周安排一次微早读时间,让同学们分享自己近期读到的好书或好文章。有的同学分享《小王子》,讲述书中关于友情和责任的故事;有的同学分享《昆虫记》,介绍法布尔对昆虫世界的奇妙观察。在分享过程中,我们不仅拓宽了阅读视野,还锻炼了表达能力。在课堂上讨论相关主题的文学作品时,我们就有了更多的素材和独特的见解,阅读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
写作能力的提升贯穿于语文学习的始终,微早读与语文课堂教学在写作方面的衔接也能产生奇妙的效果。微早读可以为写作积累素材、激发灵感。
我们可以在微早读时进行素材积累。每天安排几分钟时间,让同学们阅读一些优秀的作文素材集,了解不同类型的作文素材。比如励志类的素材,讲述名人如何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故事;情感类的素材,记录生活中感人的亲情、友情瞬间。像俞敏洪从一个农村孩子努力考上北大并创立新东方的故事,在微早读时了解后,当课堂上老师布置以“梦想与奋斗”为主题的作文时,我们就可以将这个素材运用到作文中,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另外,在微早读时进行佳作欣赏也有助于写作能力的提高。选取一些优秀的学生作文或名家作品片段,让同学们朗读并分析其优点。比如欣赏一篇描写人物的作文,学习作者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在课堂写作训练中,我们就能借鉴这些方法,使自己笔下的人物更加生动鲜活。
微早读与语文课堂教学在学习兴趣激发方面的衔接也不容忽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我们对语文学习充满兴趣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
微早读可以采用多样化的形式来激发我们的兴趣。比如开展诗词接龙游戏,在微早读开始时,老师说出一句诗词的上句,然后同学们依次接下句。如老师说“好雨知时节”,同学们马上接“当春乃发生”,然后下一位同学再接以“生”字开头的诗词。这种游戏形式,既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又强化了我们对诗词的记忆。在课堂上学习古诗词时,我们就会因为之前在微早读中的有趣体验而更加投入。
微早读还可以组织角色扮演活动。在学习一些经典的文言文时,如《晏子使楚》,在微早读时,同学们可以分组进行简单的角色扮演,模仿文中人物的语气和动作。通过表演,我们能更深刻地理解文章内容和人物形象。当课堂上老师深入讲解文言文的语法和文化背景时,我们会因为之前的角色扮演而对知识有更浓厚的兴趣,理解起来也更加轻松。
此外,微早读时的音乐辅助也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在朗读优美的散文时,配上轻柔的古典音乐,如古筝曲《渔舟唱晚》。音乐与文字相融合,让我们仿佛置身于文章所描绘的意境之中。在这样的氛围中,我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油然而生,课堂上也能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
参考文献:
(1)高中生如何有效地学习语文之我见,王禹豪;《数码设计(下)》;2018-12-30
(2)“声”临其境 将琅琅书声归还课堂,四川科技报;2019-03-20(版次:05版)
(3)语文阅读教学生态环境的建构,李宁(导师:曹明海);山东师范大学,硕士(专业:学科教学·语文);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