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中怎样对后进生进行爱的教育
作者: 袁晓红“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雨在不知不觉中使大地万物得到滋润,这种不假雕琢的自然之爱博大而亲切,淋漓而入微。课堂教学亦如此,我们要让爱的种子,不知不觉在孩子的灵魂深处发芽、生根,要在无意中使孩子受到教育,人格得到升化,品格受到熏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一、走近后进生,做他们的知心朋友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后进生原本对老师就有敬而远之的感觉。这就使得师生之间的沟通变得不可逾越。正是这种障碍阻隔了师生之间交流的桥梁,使师生之间缺乏了解和沟通。后进生不能把自己课堂内外的真实感受和想法告诉老师,老师也不能很好地了解后进生,使得课堂教学一直处于被动状态。因此,在课堂中老师要尝试走近后进生,用善意的目光,人微的问候,亲切的交谈,关爱的抚摸去打动后进生,感染后进生,想后进生所想,急后进生所急,设身处地为后进生着想,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信任和友谊的桥梁,久而久之,后进生就会淡忘师生的角色差别,主动和老师交流,这样,老师就可以有效地了解后进生,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使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大大提高。
二、学会微笑,用心灵去搭建桥梁
“微笑”的力量是无穷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孩子们求学的欲望是由老师激发出来的,假如他们是温和的,是循循善诱的……后进生就宁愿进学校而不愿停留在家里了。”每天给后进生灿烂的微笑,会让他们的身心感到愉快,智力得到发展。当他们取得成功时,要会用微笑送去欣赏;在他们感到失落时,要会用微笑送去鼓励;在他们犯错误时,要会用微笑送去宽容。因此,要用微笑嬴得他们的尊重和爱戴。当你微笑着走进课堂时,不仅是你自信的反映,同时还能够给后进生一种温馨舒畅的学习环境。也为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奠定了心理基础。因此说,微笑是打开后进生心灵之窗的一把钥匙,它使师生间的距离一下缩短,从而使师生之间容易沟通,情感易于融洽、共鸣,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因此,微笑教学是沟通师生之间感情桥梁的有效途径,是转变后进生的关键,是师生情感交融的粘合剂。
三、以身作则,树后进生学习的典范
教育家陶行知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由此可见,老师的言行对于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尤其是要求后进生做到的,老师首先应该做到。譬如,老师教态大方自然,衣着朴素得体,语言抑扬顿挫,声音悦耳动听,行为彬彬有礼,板书整齐有序,讲解条理清楚,作业批改认真,待人热情周到,有错及时改正等这些看似平常的行为,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要求,但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后进生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是无声的,也是很有效的。有句话说“后进生是老师的一面镜子”,足以说明这种影响力是非常大的。老师不能光用严格的要求来约束后进生,而对自己却疏于要求,我行我素,那么你的语言就会变得苍白无力,后进生就不会信服,也就不可能自愿去接受。
四、发现亮点,找回后进生丢失的自信
“天生我材必有用”,要从欣赏后进生的角度同后进生交谈,拉近师生距离,使后进生愿意把老师当作知心朋友,吐露内心秘密。后进生也在被爱护与尊重中感到老师的理解与真诚,老师从而窥测到后进生的内心世界,找到激励教育的最好契机。发现亮点并给予肯定和赞扬,使其树立自信。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让每一个后进生在学校里抬起头来走路。"这“抬起头来”就是信心的体现,而能让他们“抬起头来”的最最好方式就是肯定和表扬一个智商很高的孩子,如果每天面对的都是指责、批评,他就会得到一种,也是唯一的信息:我不行。久而久之,他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心理就会压抑,情绪就会低落,随之而来的就会自卑、孤僻、自甘落后。经常赞扬滞后生,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就能使他们时时感受到成功的愉悦。这样,他们就会肯定自己,发现“我也行”,进而树立起“我一定行”的信心,就会自觉自愿投身集体,大胆参与,就会增强责任感,自勉自强,努力向上。
五、创设机会,给予后进生充足的空间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是开放式课堂教学,给后进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我的空间。自主探究学习方式,使后进生变得大方、自信、健谈。大量的实践、体验、感悟机会的提供,将使孩子们变得眼明、心灵、手巧;丰富的学科实践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将使孩子们变得活泼、合群、坚强。就说语文课堂吧,根据教材的类别,通过图画、音乐、道具,创设出形象可感的活动情境,让后进生在“角色游戏”中读读、演演、说说;凭借语言文字引领后进生读读、画画进行创造性地介绍、复述;引导后进生自觉挖掘资源,培养后进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让后进生在交流中探讨。在课堂上,老师真实体现出了学习的穿插者和组织者这一身份,把课堂中的大部分时间留给后进生,让他们通过合作,进行观察、思考、探究,得出自己的发现,做出自己的阐述,获得自我的感悟。
在这种学习方式中,学习活动成了多项的信息交流,后进生能力各显差异的小组成员在交流中得以互补,共同获得认识的快乐,发展的快乐,充分体现交流的无穷乐趣。
总之,在课堂教学内外,老师要始终尊重后进生,爱护后进生,言传身教,潜移默化,把主动权还给他们,让爱伴随教学左右,你就会收获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