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核心价值的养成

作者: 臧加芬

摘要:核心素养的提出对基础教育领域的教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促进了教学改革。就高中阶段的生物教学而言,以往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由此可见,生物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尤其是实验教学方面。此外,在传级实验教学中,经常会存在误区,或者遇到教学瓶颈,已经对教学成效产生了不良影响。生物实验的目的不仅在于让学生掌握生物知识,学会实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必备的能力与素养,通过教学改革增强教学成效,促进高中生生物核心素养的形成。

关键词:高中  生物

生物学是一门与大自然密切相关的学科,它不但要探究生命的活动规律与各种现象,同时亦是一门探索大自然生命真理的学科。而随着素质教育与新课改的不断推进,生物学实验也逐步变成了我国教育学家与生物教师们主要研究的教学环节之一,因而如何提升高中生们的生物核心素养能力,便是促进他们实验操作水平与观察能力的关键点所在。

一、高中生物学实验存在问题

高中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高中生物学中,有许许多多的结论都是生物学家通过实验探索出来的,所以,在进行生物教学时,教师往往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某个结论的发现背景和实验证明,这样系统的教学,可以为许多学生解惑,目前的高中生物学教学通过改革已经取得了比较大的成效,在很多的方面都已经满足了现代化教育的要求,美中不足的是实验教学这一块领域却难有突破。

二、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1)科学设计高中生物课程内容。首先,要对生物科学方法教学的内容进行整体规划。所谓科学方法包括三类:第一,观察、模拟、调査、实验操作等获取科学事实的方法。第二,分析与综合、类比与比较、归纳与推理等逻辑思维方法。第三,思维的准确、完整、综合、明确等批判性思维方式的关键特性。

(2)要创新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寓教于乐的作用。采用创新的教学模式是新课改后对教学的基本要求。兴趣是学习的前提,实验教学中需要将内容设计得更加趣味化和生活化,从而提高学生对实验教学的兴趣,提高生物学科的学习乐趣,使课本上的生物知识真正被学生理解,将枯燥的课程变得更加有趣。

(3)完善实验环境,创建生物学科教室。相比于其他课程,实验课程需要具体环境支撑,需要实验场地、实验器械,这都是实验教学不可缺少的构成部分。在多数高中学校,生物教学与其他学科一样,教学过程也是在普通教室中完成的。但生物教学中包含实验教学部分,这部分内容需要进行实验操作,普通教室是无法满足这一要求的。因此,完善实验环境是必要的,创建独立实验室可以更好地满足教学需要。尤其是创建生物学科教室,生物学科教室与普通教室差别很大。教学设施多样化,教室内有白板、多媒体设备、高配置网络服务器、可转动的桌椅以及相关实验器材等。

(4)结合教学内容,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要想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生物实验技能,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制定相应的实验教学目标,组织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同时,因高中学生自身生活情况与生活经验不同,学习能力也会存在差异,所以教师要选取适合学生研究的生物实验,降低生物学习难度,尽力缩小学生个体之间学习能力的差异,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5)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生物实验教学,并不仅仅是要求学生了解各种实验仪器的使用方式,也不仅仅是让学生知道实验操作的步骤,而是要重点要求学生在实验中认真观察,鼓励他们学会发现问题,并且将不同实验现象结合起来研究问题,最后利用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因此,在高中生物课本实验的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做到积极鼓励学生依据实验现象来研究实验内容,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出学生的实验学习兴趣,亦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科学探究能力的提升。

(6)更新实验资源,注重开发生活资源。在核心素养框架中,创新能力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而高中生在此方面的能力恰恰很缺乏,不知道如何进行创新,但创新能力却是学生必备的。从核心素养的视角出发,实验创新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锻炼思维、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更有助于增强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夏天.从学科核心素养角度例谈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生物学教学,2018(12):38-40.

[2]金捷.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策[J].文理导航(中旬),2018(11):68-69.

[3]刘晓晶.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实践[J].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3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