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针对小学低年段学情如何开展英语教学
作者: 李惠美俗话说:善总结者得其智,善分析者得其谋。为了总结经验,明确日后工作的方向,下面就过去的一年,我对学生的英语学科方面的学情作一个详细的分析报告。
考虑到本地区小学英语教育以三年级起点,有些学生可能有一定的英语基础,所以在9月份开学期,我做了一个学前调查,(调查形式见附页1)。从调查表可以得出数据:1班有25%的学生接触过英语,但是仅限于字母(包括会唱26字母歌),2班有45%的学生会英语,21%认识几个简单的英文单词,12%会说一些简单的问候语,比如:Hello, Good morning, Goodbye, Thank you, Nice to meet you....3班有21%的学生会唱字母歌,但是都不会说英语词汇,也不会说英文句子。4班的学生只有7%会26个字母,不认识英语单词和句子。从调查情况看来,大部分学生是没有英语基础,且各个班的情况也有差距,但是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浓厚。
根据三年级英语教材课程标准,第一学期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根据教师的简单指令做游戏、做动作;能做简单的角色扮演;能唱简单的英文歌曲和歌谣;能书写26个字母和简单的单词。
综合以上教学要求和学生情况,我要如何让三年级的孩子学好英语?对于初学者来说,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谈谈我从以下几个方面针对学情制定我的教学策略:
一、以教促学,古人有云: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师舍是则无以教,弟子舍是则无以学。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积极性。
1.以生为主,我的课堂教学会以学生为中心,创设情景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比如上一节会话课,以Unit1 Hello PartB Let’s talk为例,根据之前的调查,部分学生已经接触过本课时的会话内容。教学活动的前五分钟,我直接以介绍自己I’m...My name is...,认识新朋友What’s your name? Hello, Byebye...的句型与学生开展会话。接着,挑选六个说得比较好的学生拿着任务卡去认识新朋友。然后, 在优生的带动下,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开展会话操练。最后,还是有进步比较慢的学生,他们句型表达不清晰,句意不是很明白。我鼓励优生运用任务句型创编歌谣,并且要教会自己小组的同学。整堂课我只是开始说了几分钟,其余的时间都在维持纪律,纠正发音,引导学生开展活动。学生掌握了整节课的话语权,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把会话操练过程进行地淋漓尽致。
2.以趣为首,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无论是在课堂还是课外教学中,只有学生乐于参与,主动参与,学生的思维才会处于活跃状况,吸收知识才会迅速,学习英语才不会让学生觉得是“苦差事”。教学的首要目标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持之以恒地保持下去。基于小孩子爱玩的天性,我根据学习的内容设计多一点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比中学,猜中学,玩中学,唱、跳中学。如:藏卡片、快看快说、快听快指等。这类活动需要学生发挥想象,让他们在听说读写的同时也能够锻炼英文创新思维,激发他们的兴趣。
3.兼顾视听,因为英文不是我们的母语,学生要习得这门语言还是会比汉语更有难度。考虑到学生没有稳定的语言环境,教学大纲要求每周有20分钟左右的视听训练,我遵循教学大纲的要求,每一节课都会播放教材的录像视频给学生模仿,每周两节课的课前预备十分钟,我提供听力音频,让学生进行听力训练或者看英语绘本故事。这样持之以恒的训练,学生在最后综合评估的时候,对比没有进行系统的听力训练的学生有明显的优势。
二、教学评一体
正确的教学评价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有效调控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增强自信,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取进步的力量,分享合作的果实,发现学习英语的奥妙和乐趣。
1.制定有效的评价机制,开学第一天,我就要帮助学生设计评价表,设有背书、上课表现、优秀作业、听写、纪律,对课堂上表现出色或有进步的学生,还可以在小组积分上加分。个人积星满十颗星可以获得表扬和家长的奖励(奖励方式由家庭协商),小组满积分100分,可以获得老师的奖励,可以获得一份奖品或有机会评为班级的“每周之星”;连续一个月表现优秀的则可评为班级的“英语之星”等,在各班教室的评比墙上展示。
2.线上评价,由于信息技术的普及,线上英语互动平台成为学生完成口语练习的辅助工具,在口语教学结束后,为了评估学生的 口语表达能力,我利用平台上线上机器人的提问作出回答,或者提问,由机器人回答。最后平台分析学生的具体表现,给出合理的评价.这种线上及时评价的方式非常新鲜、有趣,学生会更加主动投入口语互动练习。线上口语评价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表现,给出不同的评价内容。学生可以结合每一次口语评价进行发音、语气等方面的调整,提高口语交流水平。当然,也不乏面对面评估学生的口语水平,及时纠正学生的学习的方法。这些形成性的评价围绕一个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科学习习惯。最终检验学习成果还需要通过综合评价。
3.综合评价,在综合评估阶段,我会总结学生如何不断取得进步,同时也会评估自己的教学策略,反思以后的教学。综合评价手段中我平时使用最普遍的是家庭作业。以作业的方式检验学生综合学习成效,既能节省课堂上的时间,还能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深度学习的习惯。作业分几种形式,每一个课时的作业,或者是单元的作业。但是,如何优化作业设计,使作业评价不会成为学生的学习负担,而是赋能呢?
特别是“双减”政策明确指出要减轻作业负担,这就要求教师既要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又要保障作业质量。我会根据每个班的学习情况布置不同的作业,比如基础较好的1、2班,我会设计B类作业,基础较差的3、4班,我会设计A类作业。“区分对待”的目的是为了因材施教,让学生自己和自己比,要求学生每天进步一点,减少他们的学习的焦虑。当学习多了趣味性和鼓励的调料,我的学生对英语学科一直保持学习的兴趣,他们关注更多的是学习的能力和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