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策略

作者: 时耿芳

小学数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阶段,更是学生数学素养积累的基础时期,所以小学数学教学是非常重要的。要想保障教学质量,提升整体的数学教学水平,作为数学教师要积极地探索创新,寻求更佳的数学教学模式与方法,以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成效提升与整体发展。

一、创新教学方法

教师必须创新教学方法,以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取代以往单一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通过情境导入、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使小学数学教学更加生动、活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更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生理心理特点。比如,在“认识人民币”这一章节的学习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购物游戏,由部分学生扮演商店售货员,其他学生扮演顾客,将学生的书本、文具、书包等物品作为商品,定好价格,由顾客购买,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自然会认识到各种不同面额的人民币,课堂教学也更加生动活泼,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自主探究,让学生体验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把本人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在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实践证明,学习者不实行“再创造”,他对学习的内容就难以真正理解,更谈不上灵活运用。如:学完了“圆的面积”,出示一个圆,从圆心沿半径切割后,拼成了近似长方形,已知长方形的周长比圆的周长大6厘米,求圆的面积。乍一看似乎无从下手,但学生经过自主探究便能想到:长方形的周长不就比圆的周长多出两条宽,也就是两条半径,一条半径的长度是3厘米,问题迎刃而解。教师应站在发展学生思维的角度,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研究、发现,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在体验中主动建构知识。

三、创新教学实践

数学教学离不开实践练习,而进行实践练习不能仅拘泥于课本习题,而是要改变书面作业练习这一形式,着力于发展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智力,丰富作业形式与内容,使实践练习有助于学生的数学发展,在进行作业练习的过程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取得更大的收获。例如,在学习重量知识时,小学生在课堂的讲解当中除了记忆根本不理解重量的概念。所以,可以以一些体验性的实践练习来加深和促进他们的理解吸收。如,让学生带一袋盐、味精、洗衣粉等粉末状态的物体,然后记录其体积和重量。而后让学生估计如一本书、一个作业本的重量,并讨论交流自己的估算依据,比较相似重量而不同体积的物体。这样使他们既形象地理解了重量的概念与意义,又有了实物实践计量的感受,更有助于他们理解运用重量单位来进行学习和计算。

小学数学教育方法、内容的创新是提高教学质量、完善教学措施的重要手段,这对数学的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际意义。因此,数学老师在日常授课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学校自身情况,不断创新,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小学数学的教育效果,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