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实践教学管理模式改革要点分析

作者: 蔡春华

摘  要:教学可以看作是一种艺术,无论哪种形式的科学教学都需要以高效的教学效果作为目的。众所周知,科学是以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为依据进行编制的,从当前科学教学改革发展趋势可得,科学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促使教师科学实践教学管理模式改革中,更加注重对实验能力的考查,就近年来的实验教学情况看,实验的探索性思想在试题中不断渗透,因此培养学生的实验分析和设计能力已成为科学实践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关键词:科学;实践教学管理;改革

1科学实践教学管理存在问题

1.1外部初中科学环境存在问题

经过调查发现学校室外初中科学环境存在问题,比如初中科学室外场景教学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很多不可抗因素,天气因素、教学硬件环境因素、学生对于外界初中科学的适应能力种种。一些学生在室外初中科学课操作过程中反映,遇到下雨天及下雪天,没办法完成初中科学任务和作业,一些教师也提出,当前的初中科学设备与工具无法满足室外教学需求。

1.2  科学实践教学管理中的文化建设存在问题

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探究能力,让学生快乐而主动学习,并且学有所获,科学学习管理就是一种不错的学习形式。现在正被各个学校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中,但实际教学的效果并不像人们所预料的好。很多的师生产生了想退回去的消极想法,科学学习面临着决定性的挑战。在课堂实际操作环节还存在如下问题:

1.课堂科学学习重形式,轻内容。只求形式上热热闹闹,博人眼球;忽视教育实质,肤浅表面。

2.科学学习小组有时是临时拼凑,组员问也不熟悉,缺乏团结互助的默契。

3.组员分工不明确,课堂发言凌乱无序,或者导致优秀生“一言堂”和学困生“边缘化”。

4.教师没有及时跟踪指导,使科学学习管理低效,浪费了大量的课堂时问。

1.3  科学实践教学管理中实验任务存在问题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关于分组实验动手情况,35%的人选择少数实验动手做,43%的人选择不动手、只看别人做,初中科学一般是5人组成的小组协作进行的,对于初中科学的好奇心驱使着学生们抢着去完成实验的每一个步骤,但每一个学生的理论知识基础层次不齐,一节课下来,有的小组早就完成了实验,有的小组脚忙手乱,要么用错了仪器。不少教师反映得出,教材明确相互交流以及相互合作他们的好处,一定要自主的和其他人相互交流的习惯,勇于指出和他人不相同的看法,也敢于面对自身的不正确的看法。

因此,阻碍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研究的本领的发展,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影响了学生的发挥。这种单一刻板的学习方式己经成为阻碍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此,《新课程标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这一重要观念被人们接受,人们都在努力转变早先的教学方法,建立分组合作”的学习方法。

1.4  缺乏科学实践教学管理技巧

教师认为相对于学习而言,传统的教学方法更易实现自己的教学规划,也更易获知孩子对知识的理解状况。很明显老实最看重的是让学生对知识熟练掌握以及灵活运用,而且在考试过程之中可以把知识变成分数,同一时刻,教授初中科学实践方法就变动不重要了。然而初中科学实践方法之中重要是“教师一定要有意识地传授给学生合作所必须的社交方法,然后激励他们在小组合作之中灵活运用这些方法。”缺少初中科学实践方法,孩子就不能从初中科学实践过程之中获得好处,没有好处,心态往往不主动,“以至于初中科学实践分组解散以及无法顺利的进步的最重要原因是小组的各个成员不会相互合作。”就像调查的状况表现的那样,小组的成员在探讨的时候的态度不主动是孩子在分组探讨时候碰到最多的问题,而这通常是因为缺少初中科学实践方法形成的。

1.5科学实践教学评价环节不足

当小组展示之后,如果答案跟老师预设的差不多,老师一个“好”字,万事大吉,如果答案不一致时,老师便迅速回避,组织学生继续展示;有的老师只重视个人评价,而忽视团队评价;有的老师只重视结果而忽视合作过程的评价。可以说评价就是导航仪,就是矫正器,评价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小组合作的积极性。在课堂中我们要力争评价的多元化,形式上要注重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自我评价与团队评价相结合;内容上要包括参与情况、合作效果、创新精神、质疑探究、平时表现检测成绩等,让学生能在自评和互评中,从不同维度获得反馈,在不断的反思和总结中不断重新定位自己,不断刷新自己,从中获得自主发展的参考,快乐成长。

2初中科学实践教学管理模式改革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在此框架下,细致地研究评价的方式,充分发挥良好的评价对课堂的导向、促进、激励及调控功能。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下,我们要稳步推进评价体制的变革,不激进也不保守,既看结果又注重过程。因为结果来自于过程,评价从过程入手,会更有效地促进理想结果的产生。

3结语

新时期基础教育提倡科学实践教学改革,初中科学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为孩子创造很好的初中科学实践环境,有利于加强孩子的学习成果,从而让教学的质量获得大幅度提高。指导孩子们在学习之中自主学习、学会主动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此外,还须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沟通交流能力以及团队协作意识以,促使学生自主探究意识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初中科学创设情境教学的探讨[J]. 夏兆省.  基础教育课程. 2006(12)

[2]创设教学情景 提高教学实效[J]. 袁琦兰.  职业教育研究. 2005(08)

[3]初中科学教学情境的创设与实践[J]. 张存相.  中国科技信息. 2005(11)

[4]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国外的研究及启示[J]. 郭玉英.  课程.教材.教法. 2005(07)

[5]论问题式学习中的“问题”[J]. 师保国,申继亮,许晶晶.  上海教育科研. 2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