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立德树人的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与研究

作者: 罗彬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是与义务教育化学或科学课程相衔接的基础教育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弘扬科学精神、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承载着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思想,规定了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是国家意志在教育领域的直接体现,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课程改革,着力提升课程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系统性、指导性,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优化教学过程,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发展素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笔者现基于立德树人的高中化学教学作了一定的实践与研究。

一、把握高中化学课程特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要求:“充分挖掘各学科课程教学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的独特育人价值,各学科基于学科本质凝练了本学科的核心素养,明确了学生学习该学科课程后应达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进行了整合。”因此,基于立德树人的高中化学教学要把握高中化学课程特点,提升立德树人的效果。化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化学课程教学是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对学生进行化学基础知识、基础概念的教学,也要求在化学实践中落实德育目标,以化学教学与德育教学的同步开展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不断发展。化学包含大量的基础化学理论,也包含着唯物主义的教育内容。作为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德育渗透要从化学的学科特点出发,认识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对立与统一的关系,使学生在化学学习中了解社会变化规律,以化学的科学态度培养来引导学生客观地对社会事件进行分析,对社会问题进行思考。科学学科有着严谨性的特点,而在渗透德育时也要利用化学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二、挖掘教材蕴含德育素材,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教材作为教师对学生传授知识的载体,其中不仅具有相应学科大量的专业知识,还蕴含着丰富的人文资源。为此,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钻研教材,挖掘蕴含于教材中优秀的德育素材,并在课堂上向学生进行有意识的渗透,使学生在学到化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受到良好德育的熏陶,从而帮助学生塑造高尚的人格,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例如,以《元素周期律》这一节内容为例,在课堂上我引导学生阅读化学家门捷列夫的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这位伟大的化学巨匠传奇的一生及其对元素规律的艰苦研究过程,使学生了解到他对科学孜孜不倦追求的精神,同时教导学生学习他的这种艰苦钻研的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如此,通过引入相关的人文资源对学生进行立德树人教育,对学生高尚人格的塑造及优秀品质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这些名人事迹的影响,从而更好地规范自己的行为。又如:在教学《硫及其化合物》这一节内容时,通过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知道硫酸型酸雨形成原因防治方法,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作为形成酸雨的重要“元凶”之一,在学生的意识中已经对二氧化硫产生了一种抵触的心理,贴上了“有毒有害”的标签。于是,在教学设计中,就出现了一个审判二氧化硫是否“有罪”的“法庭”。多元地呈现二氧化硫生活中生产中和工业上的重要用途,例如:红酒中的微量二氧化硫能有效地抑制酒体的氧化,液态二氧化硫因其汽化热很大出现在制冷剂产业中,作为硫酸工业里重要原料的二氧化硫决定着硫酸产量等。同时,不可忽视其危害性,在不合理使用下,二氧化硫会对生活带来严重的问题,例如:食品安全事件中二氧化硫被用作“美白剂”只是为让食物看起来更加可口诱人,环境污染事件中二氧化硫被随意的排放引起酸雨现象等。通过正反两面的描述,学生能够清楚地了解了二氧化硫,懂得化学物质只有在人类的科学合理使用前提下,对社会对生活的贡献远远大于它带来的危害,从而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

三、重视化学课程实验探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免不了要进行大量的实验,以此来演示化学现象的发展变化过程,验证化学原理的科学性。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化学实验,可以使学生在观察或操作实验的过程中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分组实验、合作探究的教学形式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配合,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例如,以《离子反应》这一节内容为例,在课堂上我先让学生回忆酸碱盐在水中的反应,引导学生写出BaCl2和CuSO4的电离方程式,并通过设计实验的形式来让学生进一步探究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反映情况。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我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进行实验,让学生往盛有CuSO4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KCI溶液和BaCl2溶液,并观察实验现象。各组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分工合作,有的操作实验,有的填写实验报告,有的汇报实验结果,在整个过程中学生都密切配合,之后又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得出实验结论。如此,通过开展小组实验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小组成员之间的密切配合使学生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

总之,在立德树人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应把握课程的学科特点,深入挖掘与立德树人教育观念相契合的教学素材,重视化学课程的实验探究,从而提升高中化学教学中立德树人的整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