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的实践与探究

作者: 陈晓丽

劳动能力是幼儿必须掌握且在其身心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基本技能。人类通过从事劳动生产和实践来了解和认识他们周围的世界,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来说,劳动实践活动是他们了解新奇世界的窗口,也是他们学习和掌握基本劳动技能的有效途径。我园的劳动教育主要是通过组织幼儿参加自我服务、为集体服务、种植、饲养、食育等实践活动,帮助幼儿握初步的劳动技能,培养其自理能力和热爱劳动不怕困难的精神。

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凡是孩子自己能够做到的,都应该让孩子自己去做,凡是孩子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但实际中并非如此,由于当今物质水平的增长以及一部分家长认知上的认知偏差,导致家长忽略孩子的劳动教育,出现家长包办现象。造成幼儿没有劳动意识、劳动能力不足的现象普遍存在。同时幼儿园的劳动教育开展也存在劳动教育停留在表面、教育方式单一的现象。基于以上现象,将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实际来分享我园开展劳动教育活动的情况。

一、合理规划场地,创设劳动环境

教育环境作为幼儿劳动教育中的重要因素,对幼儿的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幼儿园要最大化利用幼儿园资源创设劳动环境。一方在班级内给幼儿提供可以帮助其开展劳动活动的的用具与场景。例如:在室外增加了小厨房设施,提供了可以供幼儿进行操作的厨具,引导幼儿自己切水果等简单操作。创设了有利于幼儿劳动操作的自然角并添置一些劳动用具。在区域材料投放上遵循有利于幼儿劳动操作的原则,比如美工区投放毛线、小织布机等。另一方面,合理规划户外场地。我园户外活动场地比较大,我们开辟了种植园、饲养区,从播种到收获让幼儿管理;饲养角区的小动物幼儿参与喂养。最后设立专门的劳动工坊:面工坊、陶工坊,孩子在这里可以进行劳作活动。

二、劳动主题教育,培养幼儿劳动意识。

首先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古诗《悯农》、绘本故事中的劳动英雄和劳动模范人物学习,通过树立榜样,让幼儿模仿学习,鼓励幼儿劳动,让幼儿明白劳动光荣、不劳动可耻的道理并养成尊重劳动成果的品德。其次通过开展“劳动最光荣”“我是自理小能手”等活动,培养幼儿的劳动热情及兴趣,然后逐步建立劳动习惯。最后通过让幼儿园参与自然角、种植园的设计、规划,让幼儿自己去设计向要种植的品类和种植的方式等,激发幼儿参与的劳动的积极性。

三、开展劳动实践,感受劳动的成功和乐趣

(一)一日活动里的劳动教育。

生活即教育,幼儿的劳动教育应该与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小班幼儿以自我服务为主,增强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他们的劳动习惯。如:自己穿脱衣服、吃饭喝水、自己整理玩具等。中、大班在自理的基础上过渡到为他人、集体服务,培养幼儿对他人的关心以及集体责任感,例如:早上入园为班级打扫卫生,午饭后帮老师擦桌子,倒垃圾等,区域活动后整理活动区的书籍和玩具,以及照顾幼儿园公共区域的树木花草等。

(二)特定游戏场所里的劳动教育。

活动室里的自然角,让孩子为植物浇水,记录生长过程;美工区投放一定废旧材料,让孩子变废为宝;娃娃家,为孩子提供丰富的生活用品,孩子通过扮演不同角色去掌握喂饭、扣扣子、等生活技能。在户外种植区幼儿参与种植管理整个过程中,让幼儿根据气候去种植一些适合年龄特点的菜、农作物,从种植到收获,孩子不仅了解了一年四季的变化与植物生长的关系,还体验到了劳动的艰辛,同时掌握了翻土、浇水、除杂草、施肥等基本的劳作技能。在“户外小厨房”里准备灶台,幼儿在这里体验做饭的乐趣。种植园的蔬菜和农作物收获后在食育工坊加工成食材,例如种植园种植的红薯、玉米、花生,最后都变成幼儿的“盘中餐”。在这些操作中幼儿学会了种植、农收、采摘等一系列技能。以上活动不仅让孩子掌握了一定的劳动技能,同时提升了幼儿与人交往、合作能力以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了不怕苦、不怕累热爱劳动的精神。

(三)劳动主题活动。各年龄段孩子设定不同的劳动内容,小班以拔除杂草、捡垃圾、擦玩具为主;中班以擦门框、整理功能室图书、玩具为主;大班幼儿负责公共区域卫生打扫、户外体育器械的整理等等。设置内容的同时也设置了岗位职责和标准,引导孩子按要求去做,以帮助幼儿提高学习劳动技能和养成劳动习惯的自觉性。我园从传统节日入手,开展了一系列的主题活动,比如“迎春节剪纸小能手”、“端午节包粽子”、“中秋做月饼”等活动,让孩子们在节日中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在活动中感受中国节日的味道。这些主题活动的开展有效的营造了劳动教育氛围,同时达到了劳动育人的目的。

(四)家园共育共促幼儿劳动能力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强调,幼儿园应“与家庭和社区合作,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的亲人以及与自己生活有关的各行各业人们的劳动,培养其对劳动者的热爱和对劳动成果的尊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幼儿的影响力是最大的。为了提升劳动教育的效果,老师与家长进行充分的沟通,明确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强化家园共育的效果。通过家长会和专家讲座的方式向家长强调劳动教育的意义,以提高家长对劳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对于幼儿园组织开展的劳动教育的内容及可能涉及的问题充分听取家长的意见,为幼儿布置家庭劳动类的实践作业,比如,要求幼儿回到家中自己洗自己的袜子,打扫卫生、刷碗等,并督促孩子长时间的坚持,促使幼儿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四、总结劳动经验,确定幼儿劳动成果。

幼儿的劳动经验通过感知、操作和体验有了一定提升的基础上,及时的让幼儿总结自己的劳动经验。让幼儿用绘画的形式记录自己的劳动,通过讲“我的劳动故事”活动,幼儿之间谈话、教师和幼儿谈话问他在劳动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怎么解决的等等,让孩子去分享和总结自己的劳动经验,以促使下一次更好的开展劳动活动。

通过幼儿劳动教育的实践与探究,有效的加强了幼儿的劳动意识,提升了幼儿的自理能力,幼儿体验到了劳动带来的快乐和获得感,从小养成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为幼儿一生成长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