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

作者: 沈梦霞

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全球化进程教育教学的需要,也是在追求语言技能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本土文化传承和弘扬的需要。教师要以初中英语教材为基础,以学生现有传统文化素养为基础,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英语教学当中,提升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让学生能够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增强文化自信。教师要结合教材补充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英语学习材料,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适应优秀传统文化,为未来的国际交流夯实基础。

一、以初中英语教材教学内容为基础,搭建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平台。

(一)以英语教材教学结构为基础,在英语教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渗透优秀传统文化。

初中英语教材当中有许多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教师在结合教材教学内容进行授课的时候应该注重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让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当中了解并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不同的教学内容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落脚点也各不相同。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把握教学内容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落脚点,根据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的要求确定有效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把握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与能力生长点。如在“What’s this in English?”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熟悉的话题为中心,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教师在以问答对话方式引导学生用英语表述物品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比较中文和英文对本课重点词汇和句型表述方法的不同,让学生感悟传统文化与英国文化的异同点。学生不仅要把握词汇的中文语言习惯,而且要能够利用图片和实物联想词汇体会英文的表达方法。教师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可以为学生创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节日背景,让学生在拥有传统文化氛围的课堂小组活动当中把握本课教学的重点,丰富学生对现实世界的认知,让学生能够掌握人称代词和物主代词的用法。

(二)精选初中英语教材当中的相关话题,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话题内容。

初中英语教材当中有许多涉及优秀传统文化的话题。教师要根据课程教学需要精选教材当中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教师除了结合教材教学结构组织学生了解优秀传统文化之外,还可以专门利用某一课堂教学时段让学生深入理解和体验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如在“Why do you like pandas?”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掌握本课单词、句型的时候,需要让学生通过听说的训练来掌握更多动物的名称以及描绘特性的形容词。教师除了让学生通过阅读本课短文来了解世界各地动物的情况,让学生学会与动物和谐相处,而且通过“熊猫”这个代表中国珍稀动物的关键词引申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让学生感受具备中华文化元素的古诗词、书画、剪纸等内容。传统文化融入英语教学当中,就是要寻找恰如其分的课堂切入点,而不是生拉硬拽,让学生感觉突兀,教师要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的氛围当中了解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思想。

二、教师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引领学生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当中把握中华传统文化元素。

教师在英语授课的过程当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深入了解和把握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教师既可以采用课堂讲解的方式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日常教学当中,也可以组织有趣的课外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互动和学习当中感悟中华传统文化。

(一)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让学生能够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直观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多媒体有自身特有的声、光、电表现形式,教师在英语课堂授课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多媒体展示蕴含中华传统文化魅力的图片、音频以及视频,学生从视觉、听觉等多方位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如在“An old man tired to move the mountains.”教学中,教师结合课堂授课内容恰当补充中国古代相关故事以及历史典故,让学生感悟相关传统文化。多媒体的使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动态思考能力,而且能够让学生在相关的英语音频、视频辅助下提升英语听说的能力,让学生在理解中华传统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提升英语核心素养。

(二)采用小组合作等多种学生互动模式,提升学生初中英语的课堂参与度。

课堂授课当中,教师可以组织角色扮演、文化体验等有趣的课堂活动,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提升学生英语课堂参与度,让学生在多维互动合作当中感悟英语知识架构,交流英语授课内容当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元素。除了小组合作,学生还可以在课堂中通过演讲、辩论、讨论等多种方式提高课堂参与度。不同的互动模式、不同的教学方法可以达到不同的教学效果,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授课。如在“Have you ever been to a museum?”教学中,教师把握科学博物馆这个话题恰当引入中华传统文化的景点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尝试用本课学习的句型去谈论景点当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这样的授课不仅改变了单一的教师满堂灌教学形式,而且让学生在深度参与的过程当中将课程学习理念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在学生头脑当中搭建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架构,提升学生的英语素养。

三、教、学、评一体化教学助力初中英语课堂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培养。

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运用到初中英语课堂当中,对培养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在“When was it invented?”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补充优秀传统文化的素材,让学生感悟中国四大发明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在此基础上,教师要设置课堂观察量表,以课堂观察量表的形式评价学生的课堂互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以及学生对英语目标的达成度和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掌握程度。教师可设置富有创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自评和互评等多种评价模式充分了解自身对英语文化素养和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程度,并以此为依据调控日后的课堂学习策略。教学评价要具有多元化,既可以有教师的课堂随堂评价,也可以有书面考试评价,要能真正促进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和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