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物理趣味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 聂春霞【摘 要】高中物理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难学的一门课程.物理学科不仅考察学生的逻辑思维,还考察学生的计算能力,建模能力,推理能力等,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由于课程内容较难,学生的信心受到了严重的打击,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基于此,本文提出了物理趣味化教学策略,以促进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增强解题能力。
【关键词】高中物理;趣味化教学;策略
物理中的有些理论知识比较抽象,难以让学生理解透彻,高中物理的学习任务重,教学进度快,课时少,知识点多这些都是学生学习物理困难的主要因素,也是物理教学的主要难点,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趣味化教学,是一个极有效的教学方式用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那么什么是趣味化教学、如何实施趣味化教学, 本人结合教学实践总结如下:
一、趣味化教学的定义和作用
趣味化教学是一种愉快教学法, 实行寓教于乐。物理趣味教学方法, 即用艺术化的手法传授知识, 把物理知识同诗歌、成语、谜语、故事、物理趣味实验相结合。教学中熔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于一炉, 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显然,趣味教学是以科学性为前提,以丰富的资料为基础。哗众取宠,卖弄逗笑绝不是趣味化教学。
在高中物理课堂中进行趣味化教学有很重要的意义,物理与我们的实践活动息息相关,实施趣味化教学可以让物理知识变得简单而有趣,更容易达到新课改中的标准。从教师角度看,把生活实例引入物理课堂中,能使物理理论知识变得有趣、直观而易理解,同时加强了学生与社会之间的联系,使他们切身体会到物理对促进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并且这种教学方法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加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使教师较为轻松地就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从学生角度看,以身边的生活实例进入物理知识的学习中,使他们感到亲近且轻松,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并积极参与,从而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二、趣味化教学的策略
1.教学内容趣味化
趣味化的教学内容,就是以学生的生活经历为基础,紧密联系他们的日常生活实际,在增加物理问题的趣味性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去感受生活中存在的教学内容。物理来源于生活,最终又回归到生活,因此教师要注意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收集并选取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教学素材,以此来分析和讲解物理课本中的知识和内容,从而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客观存在。向学生讲解《圆周运动》中的离心运动时,可以利用能在新闻里看到的大货车因速度过快在转弯时发生侧翻的案例,他们更好地认识离心运动。在课堂上可以先引入问题,让学生讨论为什么,最后再向学生解释大货车为什么会发生侧翻。利用多媒体在投影仪上展示出大货车转弯时的实物图并在旁边配备原理图,向学生解释在水平公路上行驶的货车,转弯时所需要的向心力是由车轮与路面的静摩擦力提供的,如果转弯时速度过大,所需向心力大于最大静摩擦力也就是最大静摩擦力不足以提供向心力时,货车将做离心运动,最终侧翻。通过案例,让学生对离心运动有一个更加直观的认识,也让他们认识到离心力和向心力的作用。还可以以洗衣机脱水为例,对于洗衣机脱水来说,当水滴跟物体附着力不足以提供向心力时,水滴做离心运动,从而让学生明白为什么湿漉漉的衣服在洗衣机中转几分钟后机会变干。通过这样常见的生活实际,加深学生对离心运动的理解、印象和应用。
2.教学方式多元化、趣味化
所谓教学方式多元化、趣味化,就是利用贴近我们生活的现象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这不但要求教师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注意观察生活周围的细节,还要思维开阔,具有创新精神,不再拘泥于用生活实际解释物理知识,而是把趣味化的教学方式贯穿于整个课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兴趣以及学习自信心。所以在物理课堂上,除了利用趣味实例来讲解物理知识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东西拉开课堂的序幕或者做实验,如在学习气体的性质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馒头、蛋糕、爆米花等,在没有增加数量的情况下,经过一些特殊处理体积会增大,口感也会有所改善,这是为什么呢,让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去阅读材料,从而开始对本堂课物理知识的学习;物理课堂中会需要做很多的实验,不可能每一样需要的实验仪器都会有,因此我们可以用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做一些简易的实验,这些学生熟悉的仪器可以帮助他们快速的进入学习的状态,如在学习空气阻力时,可以把石头和纸巾在同一高空同一时间抛出,谁会先落地呢,当然是石头,因为空气阻力对比较重的物体影响较小,对较轻的物体影响较大;在学习完电的有关知识后,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后自己动手设计制作一串七彩灯,在节日时装点教室;在学习完重力的知识后,向学生播放一段宇航员在太空舱中的生活状态并结合他们乘坐电梯时的感觉,让他们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这种现象
总之,趣味化的教学模式对于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效率有着重大作用。单纯的物理知识是抽象的 、枯燥的,也是深奥难懂的,通过引入生活实例可以把物理知识变得具体、有趣、易懂而亲切,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因此教师一定要注重观察生活,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心理情况把趣味化的教学模式完美的应用到物理课堂中,以便更好地实现新课改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