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技术让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活”起来
作者: 凌莉 王刚以多媒体信息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重大的影响,也改变了小学生的学习方式。在信息化条件下,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创造更为理想的教学环境,学生则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寻找更高效的学习方法。从信息化的视角,就信息化给小学生学习方式带来的改变进行了思考。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设备的广泛使用,使人们的生活日益朝着信息化方向不断发展。与此同时,云计算、移动终端、多媒体等也被广泛应用到小学教学中来。信息化给小学生学习带来了深刻的变化。数学作为一门抽象性较强的学科,把信息技术融入到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教学中,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使之成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在数学实践活动教学中,适时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来创设学习情境,使抽象的数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更直观、更全面地获取知识,提高创新能力,增强学习效果。
一、数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让数学真正走进生活实际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将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通过信息技术展现在学生面前,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隐藏着丰富的数学问题。如在教学四年级行程问题中的《相遇问题》时,我为学生准备了几个flash动画片断:(1)小明和小军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未相遇。(2)小明和小军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相遇。(3)小明和小军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擦肩而过。(4)小明和小军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小明先行一段路程后,小军才出发,又经过一段时间两人相遇。(5)小明和小军同时从甲、乙两地向相反的方向前进。(6)小明和小军同时从同一地点向相反的方向前进。在课堂上只用了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就将教学中碰到的相遇问题,用具体情景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了“同时”、“两地”、“相向”、“相遇”等数学概念。这样模拟生活片断的教学,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数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创设学习情境,提高学习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可见兴趣在求知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信息技术课件色彩鲜艳,图文并茂、生动形象,能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情境,可以使枯燥的数学问题趣味化,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五年级数学图形的平移、旋转与对称时,利用电脑动画技术模拟,使图形由静态变动态,直观形象的观察图形的平移、旋转与对称,让学生从不同方位、角度观察图形位置的变化,极大地吸引力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升了学习效率,增强了学习效果。从而使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下主动地获取知识在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从而减少学生厌学、怕学数学情绪的产生。在教学五年级数学读天然气、电表、水表时,我用手机录下了天然气抄表员上门抄表的情况,并详细询问如何读表,天然气的单价,这个月用了多少气等,然后将此视频作为上课的一个情境引入,让学生正确、准确的天然气、电表、水表读数的方法,高了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是将数学学习生活化,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都是数学。
三、数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创设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尤其强烈。”这就是创新意识,创新意识不是天生就有,而是通过后天有目的的培养获得的。数学本身就是创新的产物,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正是我们素质教育的责任。一个情景交融,形象逼真的课件,它使学生接受知识更便捷,获得知识更迅速。从而激发学生创造的潜能。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中,利用动画演示自行车行驶的画面,车轮有圆的、方的、三角形的。学生看到这样的车轮觉得新奇,心里马上产生疑问:为什么现实生活中车的车轮都是圆的?不是圆的会怎样?教师趁机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然后播放演示结果。这样,学生就会积极地去思考问题,探索问题,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数学实践活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可以改变学生解决问题的途径,提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传统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的途径主要是通过教师讲解,课堂讨论等形式进行,一部分学生不敢大胆的发言,怕自己回答不对引起别人嘲笑等等,学生的参与面和参与程度都不是很高。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整合后,我在班上建立一个QQ群,供学生在网上讨论,交流,各抒己见。网络上还可以匿名,不用担心说错被人嘲笑,这使每一位学生都敢于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意见。这种新形式的出现,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兴趣。学习困难的学生可以得到教师的个别指导,重新树立起学习的信心;课堂上不再只是几名学生唱主角,而是通过信息技术营造了一个共同参与的学习氛围,构建出开放、民主、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不只是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还可以通过网络资源,进行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通过QQ群实现资源共享,而且还收获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方法和知识。这种打破常规解决问题的形式,不受时空的限制,不受人员的限制,增加了学生解决问题的途径。由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参与,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总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形象生动,声像兼备,极大地丰富了教学手段,在数学实践活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起到了“动一子而全盘皆活”的作用,发挥出课堂教学的最佳效能,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可以减轻学习负担,使学生由使学生由被动变主动,符合现代化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