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作者: 王秀红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传道授业解惑、教书育人图强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保障。只有一流的教师队伍才能创造一流的教育业绩,学校才能真正办学生喜欢的学校、人民满意的教育。当前,教师在教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基础作用更加突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紧迫性愈发凸显。为适应教育内涵发展的新趋势,满足老百姓对优质教育的新期盼,我们必须更加重视教师队伍建设。近年来,我校强化师德、精研业务、激励约束、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加强师德建设,培养优秀教师队伍

学校高度重视师德建设,在教师中开展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三育人”系列活动,邀请资深教师作师德师风的报告,将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学术规范以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职前培养、准入、职后培训和管理的全过程,引导全体教师树立“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职业理想。

组织教师学习《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教师行为十不准》等法律法规,让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激励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工作中做出应有的贡献。其中,我们又把热爱每一个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作为师德教育的核心内容,要求教师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歧视任何一个学习困难的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关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教育的权利。

在制度上规范教师的师德。与所有老师签订《教育教学责任书》,对教师的师德师风作出明确的要求:比如不准乱订资料、不准乱收费,不准歧视和排斥学习困难的学生,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冷眼对待家长,不向家长索要财物等。如果有违反师德师风的行为,学校将按照责任书中的规定,作出严肃的处理。

加强对教师行为的约束。为了对教师负责,为了让社会满意,我们充分发挥学生家长委员会的监督作用,设立了师德师风举报箱,开通了师德师风“校长信箱”,让学生和家长及时反映教师师德师风中存在的问题,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处理。这些措施的制定,增强了教师的自我约束,很好地发挥了防范于未然的作用。

强化教师培训,提升教师育人水平

要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首先要提高教师的育人水平。我们一手抓学习,一手抓研究,面向全体,突出骨干,循序渐进,在较短的时间里让教师的工作能力有了迅速地提高。

(一 )加强学习 ,让学习成为教师的需要,学校的制度

我校利用各种机会和各种形式,向老师传达新的观念,传递新的信息,引导教师要加强学习,及时“充电”。通过学习,我们许多教师都明白,只有学习才能增强我们的能力,优化我们的素质,才能胜任新观念、新思想下的教育工作。学习,已经成为了我校教师提高工作质量的需要,成为了教师实现自我价值不断向前发展的需要。

我们制定了严格的理论学习制度,对教师理论学习的内容和学习量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求教师的理论学习必须以教育理论为主,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要求结合教学工作写出体会和感想,并且要作为教学常规必查内容。为了激励和督促教师学习理论,我们还定期举行理论学习笔记展评,开展理论学习交流,开设教师“教育论坛”,为教师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为教师搭建相互交流切磋的平台。

(二)加强研究   ,坚持开展常规研究

教师的工作是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是极具研究性的工作,让教师把自己的一切教育教学行为都纳入研究的范畴中,这是实践先进教育思想的需要,也是落实新的课程改革精神的需要。我们的具体做法是:积极推行集体电子备课制度,提高备课质量。我们按照市县教研室要求,根据我校实际,对集体备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必须坚持个人研究和集体研究相结合的原则,即:钻研教材——写出教案——集体研究——修改添加使用——课后反思。集体备课不仅把教师从繁重的工作量中解脱了出来,而且提高了备课的质量,充分发挥了集体的作用和智慧。

上好六种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学期,我们坚持上过关课、研究课、示范课、优质课、公开课、同科异构课。既帮助个别教师尽快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又让更多的教师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艺术,从而推动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写好教学反思和案例评析,让教师在总结中提高。我们坚持要教师每一堂课上完以后都要写教学反思,及时总结教学教程中的得失;还要求教师每一个月都要写一篇案例评析,以这样的方式梳理自己一月以来的教学实践。通过这些做法,让教师时时、处处都处于研究之中。

建立激励机制,激发教师队伍活力

当前,社会处在转型期,思想的多元化、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教育对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必然对教师的思想和工作产生影响。因此,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激发教师工作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建设一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教师队伍,是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我校推行了目标管理,学校有目标,年级有目标,各个学科有目标,班级有目标,每个学生有目标。我们用目标凝聚人心,用目标激发动力。学校制定了相应的考核评价体系,强化各方面考核,以激发教师的责任感,催生教师工作的动力和压力。我们对考核优秀的年级、班级、学科、教师,善用多种激励手段,如授予他们“先进工作者”“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优秀管理人员”“岗位之星”等荣誉并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大胆重用,既让他们有一种工作成就感,又弘扬他们的崇高精神,从而感染激励其他教师。对考核较差的教师进行诫勉谈话,直至不予聘任。这样一来,全校教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畏难,不退缩,肯干,实干。

我们相继建立了择优外出学习制、定期理论学习制、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制、科研专项评分制、“三个一”考核制(每学期一篇市级以上优秀论文、上一堂全县教育系统参评的优质课,在县级以上的学术会上做一次典型发言),达到此要求的才能得到学期末教科研专项考核加分,以此促进青年教师加强学习和研究。这些制度的建立健全,充分地调动了教师们参与学习、参与研究的积极性。

“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这是我们执着的追求。我们将坚持不懈地抓好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把这一项工作作为学校的头等大事来抓,力争抓得实在,抓出特点,抓出成绩,把学校真正办成学生喜欢、家长满意的好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