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七彩智慧树”课程体系,夯实校本课程建设
作者: 朱艳文【摘要】在学校办学理念基础上,结合校本资源,金华市宾虹小学构建了“七彩智慧树”课程体系。经过几年的实践,“七彩智慧树”课程激发了学生兴趣,提升了教师专业水平,扩大了学校的影响力。今后,学校将深度挖掘并整合资源,提升“七彩智慧”课程体系的针对性、实效性,助推“双减”政策落地,造福于学生。
【关键词】七彩智慧树课程体系;课程建设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因素,是学校整体工作的灵魂。建设有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是中小学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和方面。浙江省金华市宾虹小学现有77个班级,在校学生3400余人,专任教师190余人,是一所大题量的学校。学校要满足大题量学生多样化的成长需求,需要具备充裕的课程资源。实现课程体系化、整合式、智慧型发展,需要进行科学规划、整体设计。
一、“七彩智慧树”课程体系的背景
一是大题量学校发展实践对课程体系建设提出了必然要求。“七彩智慧树”课程,创意来自于宾虹小学校徽七彩智慧树的启迪,以推行“非书面家庭作业”、《学习护照》为载体学分制评价为基础。观照“山水精神”的博大情怀,宾虹小学幸福教育再出发,不断探索、整合与开发“七彩智慧树”课程,希望促进儿童的“全面和谐的成长”,能够让儿童获得成功的智力,融合的智慧,高尚的德性,丰富的情感,着力培养爱生活、会学习、有担当、乐创新的宾虹少年,从而持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二是周边的资源环境为课程体系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金华市宾虹小学于2009年落成,得名于出生在金华的国画巨匠黄宾虹,是一所文化醇香浓郁的现代化学校。学校坐落于兰溪街1268号,南倚市区“城市客厅”,与有着“金华小西湖”之称的湖海塘近在咫尺。这里优美的自然环境、底蕴深厚的学校文化,蕴含着丰富的课程资源。
二、 “七彩智慧树”课程体系的构建
(1)“七彩智慧树”课程体系的基本情况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坚持用亲身体验法、调查访谈与问卷调查三结合方法,设计与建构适合孩子的拓展课程;从“不同时间、不同老师、不同课程”三个维度确立“幸福+”课程体系;从“勤学类”“悦读类”“修身类”“洁行类”等四个方面研发实施;遵循“多样性、层次性、综合性、实践性”的原则,研究丰富有趣又适应男女生性别差异的校本拓展课程。
“七彩智慧树”课程体系内容
1.育人目标。在课程建设中,学生核心素养找准了发展方位。“七彩智慧树”课程的实施,着力培养男生阳光、勇敢、担当的小绅士气质以及女生秀美、贤淑、智慧的小淑女气质,着力培养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及广泛的兴趣爱好,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求知欲与创新精神,让学生通过幸福+课程的学习和亲身体验,培养探究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团结合作精神、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逐步形成健康的人格之同是地,发展了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方面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2.课程理念。宾虹少年培育成为学校品牌。 “七彩智慧树”课程成为宾虹人的最爱,形成了创构融合、选课实施、生本课堂、多元评价等课程体系, “不同学科”“不同时间”“不同老师”“不同课程”,诸多的不同,均指向儿童幸福积极关怀及学生核心素养,让学生过上幸福且完整的学习生活。课程开发成效明显,如全员素质操惊艳省体育盛会,成为全省体育课程建设实践成果推广的浙中样本。培养爱生活(爱生命、爱自然、爱运动)、会学习(会博学、会勤学、会悦学)、有担当(有情义、有勇气、有责任)、乐创新(乐思考、乐行动、乐创造)的宾虹少年,俨然成为“学在金华”教育品牌的独特风景。
三、“七彩智慧树”课程体系的实施路径
(一)“七彩智慧树”课程实施流程
1.“七彩智慧树”课程开设初期。“七彩智慧树”课程开设是教研组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程开设的初期,教学研究中心带领全校老师一起研读拓展性课程的文件内容,并贯彻学习文件精神。不断研究幸福+课程的内涵与外延。
2.“七彩智慧树”课程申报。“七彩智慧树”课程向全校老师征集课程,可以根据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课程设置,力求贴近学生的兴趣点。每个年级段的课程汇总后,教学中心再对每一门课进行把关。由于幸福+拓展性课程,是区别于基础性课程的,所以文化传授类课程要进行删除,并要求重新上报课程。
3.学生进行自主选课。学生根据已有的“幸福+”课程进行选课。选课可以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或者根据自己擅长的内容进行选取。老师先将课程张贴,让学生自主选择,每门课程2-3人。
(二)“七彩智慧树”课程实施架构
1.课程实施的结构体系。拓展性课程综合考虑普及性与个性化,是一种体现不同基础要求、具有一定开放性的课程。秉承培育学生的主体意识、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自主选择能力的宗旨,拓展型课程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根据学校实际,一至六年级为实现课程的综合化,主要开设知识拓展类、体艺特长类和德育修身类等课程。
2.课程实施的基本形式。“走班制”是教学组织形式积极而有价值的改革探索,宾虹小学为了满足每一个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在课程的实施上采用走班制。每星期抽出一至两节课,发挥教师的爱好特长,该课不以原先班级、年级为单位并由学生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选择他们最感兴趣最适合的项目进行学习,感受到不同教师的上课风格。并且由于学科的差异,学生会在不同的教室或者户外流动上课。不同层次学生的组合教学有助于扩大学生的交往范围,增强学生的社交能力与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伴随走班制的实行,教学形式采用360°圆桌式课堂。通过双科教师课堂的实践与集体听课学习,各学科之间实现优势互补,从而更好地开展教学,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四、“七彩智慧树”课程的实施成效
(1)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找准方位。学校以“七彩智慧树”课程为路径,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弘扬美,努力实现师生之美、教学之美、校园之美。“七彩智慧树”课程实践“一个孩子就是一座山水”的育人理念,以“山水精神”的博大情怀,为师生营造出一种平等对话、兼容并包、特色多元、自由开放的教育生态环境。以温润的人文关爱,培养爱生活、会学习、有担当、乐创新的宾虹少年,使宾虹小学成为浙中既有“颜值”又有独特“人文气质”的窗口学校。
(2)增强了教师的课程意识,提高了教师专业化水平。课程开发要与校本教研和师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以团队开发为主,教师个人开发为辅。鼓励不同学科、不同年级、不同学校的教师联合开发课程。任课教师要认真制订课程实施方案,明确指导思想、教学目标、内容框架(包括内容结构、具体安排、学习材料和工具等)、教学与评价要求等。
(3)提升了学校办学水平,扩大了学校影响力。“七彩智慧树”课程是宾虹小学的一张金名片,围绕学校课程体建设的主题,学校多次进行典型经验交流推广,被多家媒体报道。“七彩智慧树”课程以生为本,是宾虹小学办学理念的凸显,我们追求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幸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