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方言对幼儿语言学习的影响
作者: 郭聂君摘要: 对幼儿实施方言的教育,需要更贴近幼儿的实际活动,还能让幼儿和朋友之间、幼儿和教师之间的关系拉近,而且能够增强教学效果。然而幼儿正处于语言学习与构成口语的关键时期,普通话的学习应该从幼儿抓起,不过在幼儿普通话学习的过程中总会遭到方言的扰乱。我们清楚方言教育有时会妨碍幼儿对普通话的学习。所以在对幼儿的教育中,适当地进行方言和普通话的教育,才能够让两者的优势都发挥出来。我们得更灵活地运用方言和普通话以便给幼儿提供一个更优质的教学办法,提高教学成果。
关键词: 方言 幼儿园 幼儿 语言教学
一、方言的发展与境况
1.方言的形成
现代汉语有各种不同的方言,他们分布的区域很广。现代汉语各方言之间的差异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各个方面,语音方面尤为突出。实际上由于这些方言和共同语之间在语音上都有一定的对应规律,词汇、语法方面也有许多相同之处,因此它们不是独立的语言。不光是方言与方言之间,方言与普通话之间也有很多相同,相联系的地方。我们联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要求,就可以发现在对幼儿进行语言教学时,方言教学是必不可少的。
2.方言的消失
方言与我们的生活方式、过去的记忆有关,它能帮助我们的孩子去认识父辈的生活足迹,了解自己的家族与家乡的记忆,让人有根的感觉。幼儿在学习、认识童谣过程中能体验到方言的特色魅力, 继而成为方言文化的传承人。因此,在幼儿语言教育中方言教育变得十分重要。
二、幼儿语言学习的重要性
幼儿阶段, 幼儿的模仿能力强, 童言无忌, 有着特别喜欢与人交往的愿望, 如果在这一阶段, 受到了方言的影响, 形成方言语音、语感的原型定式,在普通话学习中就很难予以矫正。
如果在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 孩子培养出了较好的感受语言的能力, 将对孩子今后的外语学习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幼儿阶段的口语训练中, 通过掌握一批词汇, 对字的音、形、意形成统一联系认识, 促进辨音能力形成, 有利于孩子的自主学习。
方言对于在方言区长大的家长来说, 它表达了一种情绪、感觉, 它能最真切地、最准确地表达情感。因为很多家长的普通话讲的不够标准, 语法和发音都难免存在错误, 在交流时, 因为习惯, 自然地使用了方言。殊不知, 这样直接为幼儿提供了模仿的样板, 对幼儿普通话学习造成了难以克服的影响, 形成了障碍, 部分家长表示不是没有意识到, 而是自身不能很好地讲普通话。
三、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与拓展延伸
1.《外婆桥》方言教学案例,发现兴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 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 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我们结合《我的家乡》的主题活动,在对《外婆桥》的语言教学中发现了幼儿对方言的浓厚兴趣。
当老师提出尝试使用方言来念一念外婆桥之后,孩子们开始兴奋起来。一个女孩子:“啊!方言版的外婆桥!我还没有听过呢!”老师请孩子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进行方言版的讲述。“我可以”小丁从小班入学时就对方言十分的熟悉,当听到这个任务时,她马上坐得非常端正把手举得高高的,一双眼睛紧紧地注视着老师。小丁选择了开头的部分尝试方言化。“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话音刚落,其他孩子们很开心的表示想要再听小丁念下去“我还想听!我还想听!”。
兴许是为小伙伴的捧场感到高兴,小丁笑了笑,又“摇”了一遍外婆桥。老师发现小丁的方言发音非常的标准,竟然比自己心理预期的要好上许多,于是趁孩子们的兴趣渐浓,提出让小丁来当一当小老师,教一教大家。一些孩子已经兴奋得捂嘴大笑。小丁也显得非常认真“外婆桥”,“外婆桥”......。活动室里回荡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2.丰富语言教育材料,抓住幼儿兴趣点。
“斗斗虫,虫啊米,小虫管屋里,大虫飞到外面吃白米,飞啊飞......”等。除了儿歌童谣,其实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可以使用方言的地方。因为在《外婆桥》中出现了,糖,鱼,水果。于是在零碎的时间里面,老师准备了一些常见熟悉的果蔬图片请孩子们来做一做你说我猜的小游戏。
我国儿童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儿童视游戏为生活, 儿童好游戏是天然的倾向。”而游戏又包含了民间游戏, 是幼儿童年中快乐不可磨灭的记忆。此外,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 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 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 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3.平衡语言环境,提高语言意识
环境是隐形的教育资源, 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 支持、鼓励, 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 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老师将孩子们上一次《外婆桥》的方言版的视频发送给家长之后,许多家长都十分的感兴趣。对于部分家长来说,生活中就完全是使用普通话和孩子进行沟通交流的。
4.家园合作,提高幼儿表达能力
家园配合,发展孩子的方言表达能力。家长在家多使用方言与孩子交流,家庭成员间也尽量多使用方言,为孩子创设“听”和“说”的家庭方言环境,让幼儿潜移默化地学到方言。家长在生活中主动与幼儿使用方言交流, 可以帮助幼儿纠正发音。
从教师方面来说,用过渗透方言教学,提高孩子方言的表达能力。一日生活中有很多可以进行语言学习的地方。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方言表达能力。从简单的礼仪儿歌、童谣、歌谣入手,培养幼儿大胆使用方言表达的能力。
四、结语
幼儿阶段是孩子们语言学习和沟通表达的重要阶段。要把握住不同阶段里,孩子语言发展的水平与能力。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合适的语言环境。我们要积极地分析和处理,整合策略和建议。把方言更好地融入幼儿的语言教育中,发挥它的优势,消除不利的影响。为孩子们语言的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李季湄、冯晓霞,人民教育出版社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制订.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