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 许晓成初中各年级的统考学科较多,学生各科学习的时间严重不足,作为语文教师要想提高语文学科教学成绩,只有充分利用课堂。而如何利用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决胜课堂,成为我们许多教师所研究的问题。
一、什么是有效的课堂教学
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算有效?教—学—评一致性,教什么,学什么,怎么教,达到什么效果?说到底是课堂教学评价问题,应该以任务完成为标准。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创造性的高质量地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教学就是有效课堂教学。
二、有效的课堂教学应具备的要素。
1.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案。备课是上课前的一种准备和设想,需要周密的思考、精心的设计。但备课不能太注重形式,应该“不拘一格”,备课可以写成完整的教案,或者简案;没有必要为了应付检查而“抄教案”,这种纯粹抄的教案,除了能应付检查外,只能成为一张废纸,几乎没有人按这样的教案上课。为了提高语文备课的质量,备课时一定要做到“四心”:“教材在我心中”“学生在我心中”“教学目标和思路在我心中”“教学方法在我心中”。
2.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高效的“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我认为很有实用性,我们语文教师在上课时不妨去应用一下。所谓“先学”,是指学生在课堂教学的开始阶段,按照老师所揭示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自己学习教材内容并尝试回答有关的问题,实际上强调了预习和自学的作用,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能动性,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是为了让教师发现学生在学习中暴露出的问题,以便增强接下来的“教”的针对性。所谓“后教”,是指教师针对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适当的整理,评价并进行必要的补充;实际上强调“针对性”教学。所谓“当堂训练”,是指老师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在课堂上独立完成本节课的作业;其目的:一是检测和巩固本节课的所学知识和技能,二是引导学生通过练习把知识转化为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练习的内容是让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练习的形式则是学生独立完成,教师不提供任何形式的指导,学生之间也不允许进行讨论。这对于巩固学生的所学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减轻学生过重的课外负担,做到作业的“堂堂清”、“日日清”,都是极为有利的。因此,从总体上来看,这一模式充分体现出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也恰到好处地注意到了教师对学生学习进行必要指导和补充,真正实现了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双向互动和内在结合。
3.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对学生正确的“引导”。今天的课堂,我们虽然不像过去上课自问自答,把答案结论直接告诉学生;但往往是以启发方式提出问题,缺少等待,提出问题后很快以暗示性的语言迅速把学生的思路、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到设计好的标准化的路线上来,然后在教师的牵引下迅速指向标准答案,一个教学过程就这样完成了。这对知识的传授也许是高效的,但背后牺牲的却是学生独立思考、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启发”,实际上抹杀了学生的主动性。所以说,今天的课堂教学重要的一条是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去探究,而不是被动的去接受。
4.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乐知者”,作为教师,你能否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能否完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快乐学习”,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课堂学习效率都至关重要。怎样培养兴趣?“参与”就是兴趣,“成功”就是兴趣,上课我们要向学生提供从事学习活动的机会,使他们能够在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掌握各科知识技能、思想与方法。“参与”的过程中展示了“成功”,激发了“兴趣”,快乐中获取了知识。你的课堂只要学生“兴趣”来了,你就成功了一半!
5.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智慧的生成。“能力和智慧”不能像知识一样直接传授,但它需要在获取知识、经验的过程中由我们老师去开启、丰富和发展。今天的上课不需要“搬运工”,不需要按部就班、原原本本地把教科书、教参上的内容搬到课堂,告诉学生;有时学生若有疑问,不去启发学生去思考,而是说“我说的没错,参考书就是这样讲的!”学生不是“容器”,如果你把他当成“容器”,他就会变成“漏斗”,要不了多久,他就会将所学许多知识遗忘无疑。所以今天的的课堂教学需要解放学生的头脑、手脚、时间和空间,在教学交往、互动中发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你需要在分析课内阅读课的基础上,教会学生如何分析课外阅读课文,不需要让学生去背,需要学生学会迁移。
6.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和谐的课堂”。(1)语言上的和谐。用语言感染学生,吸引学生。(2)时间上的和谐。导入简洁明快,复习巧妙过度,讲解准确到位,练习同步协调,小结画龙点睛。(3)交往上的和谐。课堂是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好的课堂是一个个问题生成,解决的过程。(4)进度上的和谐。一节课让学生学有所得,才是我们的出发点和目的,即使我们的任务和目标没有完成,还有下一节课,切忌让学生吃夹生饭。
7.有效课堂教学离不开课后的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虽然对本节课没有影响,但对下一节课绝对有帮助。教学反思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的再思考与研究,反思可以发现教学中的优点,下次上课继续发扬;发现教学中的问题,有了问题就得去面对、想办法下一节课去解决。
“提高课堂效率”肯定有许多办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各师各教”,只要不违背教学规律,充分利用课堂,达到教学目的,能够教出好的成绩就是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