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为中心”再认识

作者: 张饶

随着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育机构和广大一线教师认真学习和研读课标精神。明确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是新课标的核心。这些素养只有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才能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因此教育机构和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如当前的大单元教学模式、学历案教学模式、项目式教学模式都进行的如火如荼,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其实,我认为从课堂实际出发有两种教学模式,即“以教为中心”和“以学为中心”。“以教为中心”在于教师对教学的理性认识。教师对教学的理性认识,主要包括公共知识和私人知识两个类型。“公共知识”主要来源受教育的经历、书本知识和教育与生活中所接受的宣传与交流等,“私人知识”主要是指以个体经验为基础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认识,来自个体的实践经历及感悟。教师的理性认识决定着教师教学设计的立场,如果教师认为主要任务是传授知识,那么教师会采用讲授法;如果教师认为“教是为了不教”,教师会给学生参与教学、自主学习更多的空间;如果教师认为“教学是为了培养创新人才”,教师应该让学生体验教学过程、获得知识。

从当前新课程标准看,国家需要培养创新人才。需要学生在实践体验的过程中获得知识、获得成长。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从私人知识的获得的角度去开展课堂教学改革。“以学为中心”让学生用已有的经验去自主学习,从而获得新的知识和新的经验,获得创新的能力。毕竟,“实践出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