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望闻问切”,优化问题学生的妙方
作者: 郭海飞“老师,你瞧笑辉和奥立打起来了!”我正埋头看信息,学生的大叫声把我惊醒了,只见笑辉眦牙咧嘴,用手死命抠着奥立的脸,而奥立也不甘示弱,用手里的矿泉水瓶敲着他的头·····我连忙走过去说:“怎么回事?快住手!”奥立倒是迅速停了,可笑辉呢,嘴里还叽里咕噜地嘟囔着,有些不情不愿的样子,这是发生在课间十分钟的一幕。
我上前先问他怎么回事?他理直气壮地说:“他先打我的!”我回过头问奥立,“他把椅子老往我这里翘,撞到我膝盖上,跟他说也不听······”他显得很激动,脸涨得通红,结结巴巴地说:“我又没有······我又没有······”旁边的同学也都附和着说笑辉的不是,可见平时大家对他也无可奈何。哎······这孩子真让人操心那!
笑辉这个淘气包,擅长察言观色,脑子灵活,注意力差,脾气倔,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常和同学打架,但总不能听之任之。我又开始了自己的苦口婆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我开始认真思考,如何帮他塑造好的道德品质。
第一、广泛闻声。多维度倾听学生心声是班级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为充分了解笑辉的心声,除他主动说明、班委报告、科任教师反馈外,我经常通过微信、电话等途径,倾听他家长的诚恳反馈,我了解了他的家庭情况,爸妈忙着做生意,无暇顾及他,由爷爷奶奶照看,也掌握了他的思想动态。
课堂上,让他多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增强他的自信心;下午放学后,我将他带到办公室写作业,帮他查漏补缺,然后我们一道回家;雷锋曾说过,“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和集体融合在一起,才会更有力量。”我充分利用集体的力量,将他按在一个实力相当的小组,并提前和小组成员商量好,选他做组长,让他重拾学习信心。
第二、全面望色。除了关注他的学习生活外,更关注他的情绪、情感等,如果他表情冷淡,状态松懈,我主动关心,询问他是否生病或有没有其他忧心的事,温暖他,帮助他答疑解惑;如果他表现出兴奋、欣喜的状态,我会留存这个幸福时刻,与学生交流讨论,让快乐在教室蔓延。通过关注他的状态,采取相应的措施,既拉近了与他的距离,又让教育变得更加容易被接受,真是两全其美!他开始进步了,热爱劳动,争着抢着擦黑板、送垃圾。
突然一个星期天,他用他爷爷的手机给我发信息:“老师,我可以加你微信吗?”我担心他过多玩手机,没有同意,接着,他又发来,“老师,别担心,我不玩手机,不会的题,我想问你一下。”考虑再三,如他所愿,我加了他的微信,并提前和他约法三章,一定控制好用手机的时间。与此同时,从与他的谈话中发现,“病根”就在他的家庭,我找机会和他的妈妈进行了一次深入交谈,发现他们母子观念如出一辙,我劝诫他的妈妈,父母对孩子是有“有效期”的,孩子7岁之前,家是全部,7岁到13岁,家是晚上,13岁到18岁,家是周末,18岁到23岁,家是寒暑假,23岁以后,家只是春节,让她抽时间多陪伴孩子,他的妈妈潘然醒悟,欣然接纳我的建议,表示之前的想法确实有些片面,认为只要金钱、物质上满足孩子就好,现在生意上都是计算器和电脑,不用笔计算,以后愿意和孩子、老师一起努力,见证孩子的进步,也许是我的啰里啰嗦打动了他,后来检查作业,他真的能完成了,虽然有些题做的不是太完美。
第三、擅于切脉。找准问题的根本所在,适时锻炼,国庆节假前的最后一个下午,一波一波的孩子来到我办公室,问小长假的作业是什么?
笑辉也不例外,下课找到我:“老师,数学作业是什么?”我悄悄告诉自己:“教育的契机又来了。”于是我回答他:“你问的正好,把这套卷子的第三单元数学检测卷抽出来,发给同学们,剩余卷子再交给老师。”他满口答应,抱着卷子预备上楼去。我追问了一句“听明白了吗?”他头也不回的冲了出去。
我紧跟其后,想看看他是如何发卷子的。还没上课,他大声吆喝,有些同学不听他的,看到我才回到了座位上,然后他就开始把成套的试卷分给了各位组长,给他们挨个讲清楚抽取试卷的要求,组长听明白了。就这样卷子发了下去,可是没过多久,就有同学问抽哪张卷子? 其他卷子怎么办?笑辉一一耐心回答。他很负责任的走下讲台,巡察分发状况,同时处理分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再次确认全部同学都拿到了第三单元试卷,然后把剩余的试卷放到了我的手里。那一刻,我告诉他用了16分钟,孩子们很惊讶,啊……这么长!
第四、及时问询。问是一种关怀,更是一种智慧,当他正准备回到座位时,我叫住他,“请你谈谈发卷子的感受,好吗?”他挠着头说道:“老师,发卷子真不简单,我想着很简单的事,没想到这么麻烦……”我又追问:“笑辉,不听话的学生,比方奥立同学,你又是怎么想的?”笑辉气冲冲的说:“我受够了,他不遵守纪律,影响发卷子的速度,真想修理他。”我说:“笑辉,你可不能这样暴躁,其实你和他半斤八两。”他笑了,其他同学也笑了。
我就这件事,给孩子们共享了我的一些看法,顺势教给孩子们做事的一般思路,首先、目标规则明确;其次、执行力要强。
发卷子之前,明确发卷规则和惩罚措施。规则就是发卷子整个过程不能说话,只能用手势语;惩罚措施就是期间有同学发出声响或者说话沟通,增加游戏时间10秒钟。然后我发出预备、开始的口令,全程无声进行,同学们悄无声息的完成了任务,2分10秒。公布时间的那一刻,孩子们兴奋的不得了,这是每个孩子细心协作,共同努力取得的!
“老师,我明白了!”看着他充满童真的脸庞,听着那句发自内心的心悦诚服的话,我无比欣慰!
我用真诚的“心”换来了孩子的“行”,我认为太值了。
这件事,既锻炼了笑辉的能力,完成了任务,又增强了孩子们的班级凝聚力和规则意识,执行力也得到了训练,可谓是“一箭三雕”。优化问题学生都是一些小事情,处理这样一件件的小事情,要用心、用情、还要运用智慧,把准脉再对症下药,这样才能药到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