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寄宿制打造人民满意教育

作者: 孙龙标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寄宿制学校学生家长离开家庭外出打工的越来越多,他们很少有时间照顾自己的孩子,寄宿制学校成为不少乡村学生的求学选择,他们把寄宿制学校作为一种依托,一种希望。因此,办好农村寄宿制学校,对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盐城市亭湖区桂英初级中学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寄宿制管理工作经过实践和探索,不断完善,大胆创新,真正让寄宿学生安全有保障,吃住能舒心,生活自理能力强,从而让家长放心,学生开心,人民群众满意。

一、健全规章制度,保障寄宿生学习生活

建一所寄宿制学校很不容易,要管理好一所寄宿制学校更难。在不断总结寄宿制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经过校领导班子共同学习研究,并广泛征求师生和学生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同时组织大家反复论证,学校制订了《学校食堂管理制度》《学校宿舍管理制度》等,内容涉及寄宿学生在校饮食、住宿、学习、课外活动、心理健康、往返安全等各个方面,形成寄宿工作项项有目标、时时有人管、事事有人抓、人人有责任的运行模式和管理机制。学校还对各个环节进一步细化,探索、制定了《住宿学生管理职责》《食堂工作人员岗位职责》《班主任动态管理办法》《寄宿生家校联系制度》《文明宿舍评比制度》《学生一日常规制度》等,从学生每天早上起床、就餐、学习、活动、就寝等提出分时段工作要求,实行精细化的一日管理流程。管理制度的细化,为寄宿制管理提供了具体的制度保障。

构建寄宿生管理网络。学校一是成立了以校长为主要责任人的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构建以值周领导、政教主任、级部负责人、值周教师、班主任、宿管老师为框架的管理网络,与各管理人员签订管理目标责任书,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寄宿生在校期间各个环节、各个时段的管理要求,层层落实责任,做到寄宿生一日学习生活无缝链接式管理,确保管理无“死角”、无“盲区”,规范形成学生在校的全天侯、全方位、全过程的服务保障体系,确保学生的安全。二是加强对寄宿生的安全教育。学校定期邀请公安领导来校进行普法教育、交通安全教育等。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橱窗、黑板报,并通过在国旗下讲话,召开家长会、专题班会等进行安全宣传与警示;每学期对学生进行防火、交通安全、防溺水教育等,并有组织的进行安全演练等,以此来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三是建立寄宿生清查到校、离校情况报告制度。周日晚归校时,由家长护送孩子到校交给接待教师,签名确认返校,对未到校的学生,班主任要及时与监护人取得联系,详细了解学生未到校的原因,并作详实记录。周五离校时,由各护送教师清点好学生后,让负责到校接学生的家长代表签字确认后方可带离学校。

二、抓好课后服务,提升寄宿生综合素质

在寄宿制管理工作中,寄宿生课堂之外的时间较多,学校不断创新管理方式,扎实抓好课后服务。学校开展了有利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各种活动,如举办了书画比赛、歌咏比赛、学生辩论赛、读书演讲赛、踏诗而行、运动会、体育比赛等,同时,还以课前宣誓、主题班会、法制讲座、专家报告等活动引领对学生进行传统教育、感恩教育、责任教育和信心激励。 另外,还组织学生参与环保知识、防火知识宣传; 开展生活技能竞赛,学校每年安排学生进行叠被比赛,开展文明就餐,文明寝室评选活动。学校积极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进行阅读,博览群书,开阔眼界。为了提高积极性,学校组织举办读书交流会,开展读书笔记评比活动。乒乓球、羽毛球、跳绳等体育活动适合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学校定期组织班级体育比赛。通过丰富的课外活动,把学生的心留在了学校,同时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

三、用爱护航,引领寄宿生健康成长

在寄宿制学校管理中,学校教师像家长一样,精心呵护学生,确保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学校一是要求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推行人性化管理、实施人情化服务。利用每天晚间活动时间,教师对寄宿学生进行辅导,纠正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对寄宿学生洗漱、吃饭、内务整理等方面进行手把手辅导,培养学生自主生活的意识、能力和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每个学生宿舍任命一个宿舍长,每月不定期召开住宿生会议和宿舍长会议,布置具体事务,交流管理心得。对寄宿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贫困家庭的学生,学校统一造册,在管理中教师对其加以特别关照,让学生在管理中随时都能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情。二是强化学生卫生督查。学校班主任经常性查看住宿生个人卫生情况,教育学生不留长指甲、长发,讲究个人卫生,勤洗手、洗头、洗澡。个人穿脏的衣服周末带回家自己洗,宿管教师督促学生每月洗一次被子、床单,按时作息,不喝生水,勤换衣服、铺床叠被,保持寝室干净等。学生生病要及时送医院,并与学生家长联系,让学生时刻可以感受到温暖和关怀。三是重视家校的沟通与联系,构建家校合一的寄宿生教育模式。建立寄宿生信息卡,定期召开寄宿生家长会,开放家校沟通渠道,建立民主、平等、互信互访的家校关系,争取家长的主动积极配合,共同教育好孩子。学校教师利用暑假或休息日时间,走进寄宿生的家庭,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对学生的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的交流,并对学生出现的问题与家长交换意见,同时对学生存在的学业问题进行解答,对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安慰。寄宿制学校的学生由于心智还未完全发育成熟,加上远离家庭和父母的关爱,因此容易出现心理上的问题,这必然会影响到学生在校的生活质量和学习效果。对此,学校班主任像家长一样给寄宿学生更多的关爱和帮助,及时发现寄宿生在心理上和情绪上的微小变化,对于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及时进行了心理沟通和疏导,让他们时刻感受到学校及教师对他的关心和支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增强学生在生活与学习中的自立能力。

近年来,盐城市亭湖区桂英初级中学的寄宿制工作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认可,也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今后,学校将进一步规范办学,加大寄宿制管理力度,全力把学校打造成一所“家长放心、学生开心、社会认可”的农村一流寄宿制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