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五育”教育在中职学科教学中的渗透

作者: 石长刚

摘要:《钳工工艺与实训》是中职机械专业基础课之一,钳工操作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之一,更是学生综合能力拓展的核心。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五育”)渗透在实际教学中,有助于丰富学生情感、增强学生思想表达、提升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五育;中职;钳工工艺与实训;教学

《钳工工艺与实训》是中职机械制造类专业基础课之一,旨在培养学生严谨、细致、认真、刻苦的工作态度和求真务实的职业素养。因此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以提升学生综合职业素养为目标,通过渗透德育、智育、美育、体育和劳动教育,培养学生一丝不苟、耐心坚持、追求进步、注重细节、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

一、中职《钳工工艺与实训》教学现状分析

中职《钳工工艺与实训》教学注重对学生的专业知识讲授、实践技能培养,但忽视了对学生思想、情感的有效熏陶和能力素养的培养。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情况有:一是中职学校的学生很大一部分都是中考失利的学生,这些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基础差、学习自律性和主动性不强、缺乏自信等特点;二是现实情况与理想有出入,中职机械专业的学生来学习之前,以为机械加工就是高精尖的自动化加工,而钳工实训室的条件相对都比较差,实训环境相对恶劣,而且是手工操作,劳动强度也非常大,这就导致很多学生抗拒钳工实训,消极对待实训;三是一些教师在教授这门课时,主要采取任务驱动的方法进行,存在内容枯燥、方式单调,往往给定一个任务再让学生进行操作完成,而忽略了对学生“五育”教育,忽略了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兴趣等方面的激发。久而久之,这些问题积累过多,最终导致学生未来无法适应工作岗位,不能适合社会实际需求,频繁换岗、离岗等情况。

二、“五育”教育渗透课程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一)坚持立德树人,突显育人实效

在中职《钳工工艺与实训》专业课教学中,应该在三个层面进行体现:一是讲好工匠故事、褒扬工匠情怀、涵养工匠文化,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充分发挥劳模工匠示范引领作用,激励学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在创造性劳动中成就梦想;二是以课程教学引导学生参加技能创新大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知识尊重和实践意识;三是挖掘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创新奉献的精神、求真求实的品质,推进他们思维的成长,如锉配零件等。

(二)立足课程特点,夯实智育提质

中职《钳工工艺与实训》课程与智育的有机融合,个人以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细化课程设计,根据国家颁布的课程标准,再结合自身学校的实际,有机融入职业道德、劳模模范和工匠精神教育,培育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适应职业应变的能力;二是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积极专业开展市场调研,以市场为导向,调整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以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三是推进评价体系改革,优化考教分离,外聘专家和企业人员等第三方参与考评,采用“应知+应会”考核方式,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调整相应考核标准,促进学生专业技能提升。

(三)体育磨炼性格,促进品德修养

体育是培养学生良好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一要充分将安全放在第一位,确保实训操作和环境安全,做好安全教育;二要注重操作方法,钳工操作不能蛮力蛮干,讲就力量与速度、灵敏与协调、技巧与方法的完美结合;三要做好任务分配有的放矢,高强度与低强度有机穿插。

(四)美育陶冶情操,增强人文素养

在《钳工工艺与实训》课程中,一是感受美,可通过案例讲解让学生真实去,比如详细讲解“为什么铸铁平台要使用人工刮研才能达到高精度”,让学生感受“鱼鳞花纹”之美;二是发现美,通过介绍生活中常见机械零件,如小到垫片、螺栓、螺母,大至轴承、齿轮等,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形简而意丰,内容丰富而不杂乱,简洁而不简单的机械之美;三是创造美,通过了解零部件的形状、结构、原理与性能等,引导学生加工完成自己感兴趣的机构配合件,比如要求学生完成开瓶器的制造,只对功能提出要求,对外形方面让学生充分发挥创新,自由锉配自己认为完美的开瓶器。

(五)劳育塑造品格,培养实践能力

“弘扬工匠精神,崇尚劳动光荣。”一是制订详细的劳动教育授课计划和验收标准,包括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等方面的劳动程序;二是分小组合理安排劳动内容,尽量每次实训课结束后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劳动,使学生在劳动中真正有所收获,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三是教师要全程引导、监督好学生劳动,偶尔也可通过奖励去鼓励学生在劳动中取得的成果,让学生在劳动过程中不断去尝试更优化、更高效的劳动技巧,让学生体会到劳动的价值和快乐。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机械制造业早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社会对机械专业的人才需求不断增加。中职学校作为培养技能人才的专业性学校,教师需要注重在课程教学中并渗透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实践,不断提高认识、优化教学模式,从点滴做起,使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不仅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还能得到职业素养的提升,形成良好的品格,为未来在社会中立足奠定基础,为国家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红梅.工匠精神与钳工实训教学的有机融合探究[J].人才培育,2023:129-131.

[2]甘丽卿.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落实“五育”融合的思考与探索[J].科教论坛,2023(23):37-39.

[3]孔丹丹.“‘五育’融合”育人课程建设的误区、困境与路向[J].教学与管理,2022(10):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