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管理模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作者: 顾晓蓝

自主管理是对班级各种活动以及每个学生充分授权,让其产生责任感,即从而激励班级组织和个人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管理方式,准确的说是一种管理思想。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最好的教育是教学生自己做自己的先生。”班级是学校学生管理的基本单位,是每个学生在校生活的“家”,它是学生实现成长和社会化的重要基础。“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的课程改革理念要求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在此,笔者就自主管理模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运用予以探讨。

一、制定班级自主管理的目标

目标是前进的方向,也是前进的动力。在班级管理中应设立合理的目标,让学生在目标竞争中不断进取。接到新的班级,我会和全班同学商量制定班级奋斗的总目标:创设良好环境,形成健康向上的班级风貌。要实现这个总目标需要全体同学的努力,这就需要每个同学确定自己的个人目标。个人目标如何确立呢?通常我会根据学校工作的安排把活动细化。如:比赛类的活动,学校一学期一般安排的有四次墙报比赛,四次“洁、净、美”班级环境比赛,四次主题班队会比赛,国旗下讲话评比,运动会出场仪式比赛,广播操比赛,书法比赛,艺术节上摄影美术比赛等等。按照学校活动安排,我就召集全班同学来商量,确定每次活动的负责人,根据实力确定我们在活动中能够取得的名次,要取得这些成绩所需要做好哪些准备,需要向哪些人寻求帮助等等。利用好这些契机,与学生一起制定目标,然后一起向既定目标努力,这样培养和激发他们的群体意识,使学生把自己的思想、情感、行为与整个班级联系起来,自觉地为创造健康向上的班风而努力奋斗。开学初定下的目标,学生开学初就开始着手准备,在各个阶段去落实完成。在制定目标的时候班主任只能够指导而绝不能包办代替,要由学生自主制订,这样就会符合他们的实际水平和需要。内容要具体化,有可操作性。同时,制订的班级的教育管理目标要体现激励性。

二、注重班级自主管理的指导

把班级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参与班级的管理活动。但是学生并不是天生的管理者,学生的管理能力是需要在实践活动中锻炼出来的,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班主任老师的指导和帮助。首先,竞选班干部。一般情况下,班干部是由老师指定或由学生提名,然后投票产生。为了让每个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我在班上实行班干部竞选制,只要自己认为适合哪个职位或想担任哪个职务,都可以参加竞选,每人写一份演讲稿进行演讲,让其他同学根据演讲和平时工作能力对竞选者进行投票。通过参与竞选,使学生有了自我表现的机会。其次,分工要明确。在班干部队伍地建设过程中。班主任所起的作用是扶持,帮助,指导班委会明确各个岗位的具体职责,参照魏书生老师的部分做法,联系班级实际情况,我帮助班委会确定的基本分工。第三、增设值日班长。除了班长,还设立一名值日班长,值日班长是按座位每人轮流当一天,这一天内的职责就是和班长一起组织学生参加当天的各种集体活动,督促检查班级的各种日常工作。第四,建立监督机制。班干部竞选产生,值日班长轮流当,谁来制约他们呢?他们毕竟是初中生,不可能时时刻刻能管好自己。鉴于此,我在班上设立了监督岗,如果学生对班干部的工作有意见,可以进行投诉,由监督岗的成员进行调查处理。学生们中间发生的事情尽量让让他们自己去解决。既锻炼了能力,又使他们学会了工作的方法,更明白行使班级管理权力的同时,更感到一种责任,一种制约。最后,在班上建立竞争机制。在班级里可以进行“先进小组”的竞争,在小组里可以进行先进个人的竞争,通过评选,可以为表现最优秀的小组及个人照一张相,并打印出来,贴在展示栏。通过竞争使每个学生把自我管理看作是自己的责任,学生在竞争中既培养竞争意识,又提高竞争能力,养成学生自强自立,自信向上,坚韧顽强的品格。

三、丰富初中班级管理角色

让每一个学生通过精选在班级管理岗位得到锻炼,提高管理能力,应成为班级自主管理追求的目标。为此,可采取两种策略。一是增设岗位,竞争上岗。让更多的学生在集体中承担责任,服务于集体,并在此活动中提高管理能力。除原班级的常规班干部外,还增设了如:班级管理、课间纪律巡查、个人卫生督查、各科作业收发、黑板报编辑、普通话督查员等,使全班同学人人有事干,班上事事有人干,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及集体荣誉感。一人一岗,各负其责。二是实行角色动态分配。单一的社会角色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实行角色变换制度,让学生在不同的管理岗位上得到多方面的锻炼。班干部的每一岗位,尤其是主要岗位定期改换。不同层次的管理角色可以轮换。把班级还给学生是班级建设的重点,班级建设新模式追求的目标就是把班级还给学生,所以班级建设的重点在“还”字上。(1)还地位。学生是班级的主人,有管理权利,也有服务义务;(2)还角色。通过岗位轮换,竞争上岗,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体验不同角色;(3)还能力。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调控、自我评价等群体自我教育能力;(4)还个性。发挥学生个体特长,创造条件,满足学生自我发展需求,逐步构建班集体个性,同时逐步形成优秀班集体;(5)还权利。使每个学生都有权利积极参与班级、学校各类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责任感;(6)还活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合作意识,积极创造班级文化,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健全。

总之,班级自主管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思想,体现以人为本的新教育观,它是对传统班级管理的一种挑战。在班级管理中实施自主管理可以激发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意识;可以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为他人服务的意识和能力,解放了班主任大量时间,是使班主任从繁琐的班级事务中解脱出来,提高了班级管理的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