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
作者: 赵青秀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必修和选修课程都应该围绕核心素养,整合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因此,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要发挥语文课程的独特功能,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全面发展。在此,笔者就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作了一定的实践研究。
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语言建构与运用”
要想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就要将阅读教学重点放在语言文字运用方面,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技巧,使学生自主分析和感受文字表达的精准,感受文字表达的精彩,从而帮助学生掌握文字表达的精妙,发展学生在语言文字表达方面的智慧。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文本语言文字出发,带领学生深入分析和解读文本内容,使学生在词句、句式、段落、篇章的布局中发现语言文字的奥秘,学会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此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分析文本的表达方法,让学生将目光聚焦到文章的细节描写、环境描写等部分,总结语言文字运用规律,使学生充分了解和掌握语言运用精妙之处。比如,在《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过程中,为了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让学生能够针对课文内容发表看法,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求学生自主阅读全文,并且让学生探究和分析以下几个问题:这是谁的葬礼?人们称他作什么?人们为什么叫他“装在套子里的人”?这个装在套子里的人对周围的人们有什么影响?幸运的是,别里科夫终于死了,大家有什么感觉?为什么一个礼拜没完,生活又恢复了旧样子呢?学生要想回答这些问题,必须深入阅读文本,同时,还需要学生通过文本阅读产生理解,并且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有的学生提到沙皇专制制度没有被推翻,那么生活就还是老样子。从学生的回答能够看出,经过思考和探究之后,学生理解了沙皇专制统治不推翻,腐朽思想不铲除,就永远存在别里科夫这样的人物,生活就不可能自由快活,必须从根本上推翻沙皇腐朽反动的统治的道理。最后,笔者要求学生分析文中有代表性的句子,要求学生思考问题:如果忽略沙皇统治的背景,文中“套子”又能够给人怎样的启示?有的学生就提到了套子是嫉妒、自私、虚荣等一切负面心理。可见,在笔者的引导下,学生已经掌握了阅读文本、把握关键句子的阅读技巧。
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思维发展与提升”
思维能力作为核心素养的关键组成部分,教师需要将课堂作为能力培养的前沿阵地,通过阅读教学促使学生开展自主思考,并且在思考中理解知识、记忆知识、消化知识以及内化知识,突破阅读表层、深入文章内里。例如,在阅读《雷雨》选段时,教师要向学生讲述话剧艺术,并且引导学生通过剧本中的人物语言和戏剧冲突,通过自主思考理解剧本的深层含义。同时,教师要提供给学生充足的思考能力,根据剧本人物的语言、行为以及性格,思考剧本所体现的思想内涵,只有通过不断的思考,才能真正体会和理解话剧艺术的特点。教师还要结合《雷雨》剧本中的典型人物,组织学生开展交流分析,如分析周朴园这一人物的性格特点,通过交流促使学生开展层层分析,进而强化其思维能力。
三、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鉴赏与创造”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要在课文的字里行间,以具体细化的态度,体悟咀嚼语言符号背后表达的意蕴及道理,即达到感悟语言的形象美、意象美、心灵美的教学目的,综合促进学生语言能力与审美意识的发展。以《荷塘月色》的教学为例,要求学生赏析“月光如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这句话的妙处。通常学生看到问题后,多数摸不着头脑,不知应该从写作手法还是从写作特色切入。实质上这一段话真正能表达作者意图的是“动词”,在一个“泻”字上,它充分把月光柔美的形象美和朦胧的意象美,具有张力地呈现在我们眼前。所以,我们需要培养学生阅读过程中的审美意识,体悟作者是如何运用优美、深远的文字表达丰富意蕴的。激发学生拥有审美意识,督促学生通过已知生活经验中的“美”,达到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从而提高学生发现“美”的鉴赏能力。
四、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化传承与理解”
教材中还涉及到大量的传统文化内容,教师应该发挥传统文化的优势,借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让学生健康成长。比如,在《苏武传》一文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应让学生先了解相关的班固及《汉书》的相关知识,具有一般文言文常见的字词和句式的知识,能形成自身的知识结构体系,掌握必要的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只有充分了解文章故事内容的基础上,教师才能更好引导学生了解苏武被匈奴囚禁,以及和贵族官宦斗爭中所表现出来的誓死捍卫国家尊严的坚强不屈的情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点指导学生来开展必要的故事情节的细化,进而从文中的句子和词语中,表现出苏武的民族气节,开展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通过这样的阅读学习,能有利于学生培养爱国情怀,构建健康品行,不断实现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有利于自身的核心素养的提升。
总之,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是贯彻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在语文学科中的具体化。高中语文教师要从传统的知识灌输方式中走出来,将核心素养培养融入到实际阅读教学之中,循序渐进地培养与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