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作者: 丁玲课堂教学互动交流的主要意义在于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既要发挥教师的积极性,还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音乐课作为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教育中或多或少地发挥着它的优化作用,而对正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音乐课的开展显得尤为重要。一节课的好往往取决于教师的教法以及学生的参与配合度,如何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呢?
一、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教师要明确在课堂教学中自身的主导地位引领学生进行学习与学生合作吸引学生注意力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同时要注意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将学生放在第一位了解倾听他们对音乐的看法注重学生感受,用恰当的方式促进师生互动。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喜欢轻松的氛围去接受新知识的灌输,气氛好,学生的心情放松了,教学效果显而易见。小学生年龄小,心智尚处于启发阶段,对于音乐课只是初步了解,势必导致课堂中教师控制了绝对的话语权,但学生本身不只是参与音乐课堂,更多的是从音乐课堂中去发现美、体会美的存在,刻板而枯燥的教师主导气氛,使互动的美好愿望落了空。
二、音乐课堂师生互动的开展方式
音乐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的实质目的就是引导学生们发现美,并去创造美的过程。加强师生之间的音乐课堂互动,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更有效地参与。
1、创设一个和谐的交互氛围。
在音乐教学中,师生应同时处在一个和谐的氛围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才能相互交融,相互感染,互动的方式也更加随意,不再生搬硬套本就准备好的教案。教学相长是师生关系和睦的一种结果,也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目标,形成和睦和睦的师生关系,需要音乐教师爱惜学生,同等地对待每个学生,老师要倾听学生的心声,建师生互动讲堂气氛,关注学生的内心,让学生充足表达。
2、运用奥尔夫教学法互动。
奥尔夫教学法能够激发孩子们的音乐天赋和创造力,从而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它把语言、律动和音乐教学相结合,通过节奏朗诵、拍手脚等人体乐器、音乐游戏、歌唱、舞蹈、绘画、演小剧、演奏奥尔夫乐器等多种形式,使孩子不仅兴致勃勃地参与音乐活动,而且综合提高语言能力、理解力和表演能力。奥尔夫教学法不仅有助于孩子们在音乐领域的成长,还能促进他们在认知、情感和社交方面的全面发展。
3、利用小组合作,促进课堂互动。
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开展班级内的小组合作表演、创编等活动,来更好地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小组合作不仅有利于在学生间形成良好的交流和团队合作精神,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本身,而是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个人能力的提高、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个能够充分表现自我的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现自我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在小组中交流中得到尊重和信任,进而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使每个学生进一步发现自我。促进师生间的互动。
4、注个性化教学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教师应该注重个性化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计不同的音乐活动,满足学生的需求。例如,对于喜欢唱歌的学生,可以组织合唱团;对于喜欢舞蹈的学生,可以开设舞蹈班等。通过个性化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总之,高效的教学课堂取决于师生间良好的交往、互动。我们教师要给学生愉悦的课堂环境—没有顾忌,适宜的活动目标—问题设计,互动的合作空间—生为主体,真正做好“导”的作用。只有师生互动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学生的生命潜能才能释放出熠熠生辉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