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追问的有效研究

作者: 张杰

在当今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教育领域的改革与创新层出不穷。其中,深度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理念,正逐渐渗透到各个学科的教学实践中。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课堂教学如何借助深度学习理念进行追问的有效研究,不仅关系到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更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深度学习强调学习者对知识的深入理解与运用,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从浅层次的学习向深层次的学习转变。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追问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与探索欲望,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与掌握。因此,本文将围绕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追问的有效研究展开论述,以期为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追问的重要性

深度学习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与内化,要求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将其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追问作为一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的教学策略,能够帮助学生逐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通过追问,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进而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追问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追问的实践策略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追问欲望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追问欲望。例如,在教授“分数的认识”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数学问题,如“如何将一个蛋糕平均分给三个小朋友?”这样的问题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促使他们主动提出问题并寻求答案。

循序渐进,引导学生深入追问

在追问过程中,教师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引导学生深入追问。首先,教师可以提出一个较为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更具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通过这样层层递进的方式,学生能够逐渐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注重思维拓展,鼓励学生多角度追问

深度学习要求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形成多元化的思维方式。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拓展能力,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追问。例如,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多种方法求解,并比较不同方法的优劣。这样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三、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追问的实践案例

以下几个教学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深度学习视域下的追问策略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发挥作用。

以“长方形周长”教学为例,在引入新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个长方形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图形的周长怎么计算吗?”学生可能会根据已有的知识回答:“长加宽,再乘以2。”此时,教师可以进一步追问:“为什么要乘以2呢?这样计算有什么意义?”这样的问题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周长的计算原理,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在探究新知阶段,教师可以继续提问:“如果我们知道了长方形的长和宽,那么它的周长是多少呢?”学生可以根据公式进行计算。接着,教师可以设置一个更具挑战性的问题:“如果我们只知道长方形的一条长和一条宽,以及它的周长,那么我们能否求出另一条长和宽的长度呢?”这样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促使他们主动思考并尝试解决问题。

在巩固练习阶段,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层次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别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

关于分数意义的追问,在教授分数的意义时,教师首先通过具体情境引入分数概念,如“把一个苹果分给两个人,每人得到多少?”学生自然会想到“一半”,此时教师追问:“‘一半’在数学上怎么表示呢?”学生思考后得出“1/2”的答案。接着,教师进一步追问:“如果分给三个人、四个人呢?分数又是如何变化的?”这样的追问,不仅帮助学生理解了分数的基本含义,还引导他们探索了分数与平均分之间的关系,从而深化了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关于几何图形性质的追问,在教授几何图形性质时,教师通常会展示各种图形,并让学生观察、描述其特点。然而,深度学习要求学生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因此,在学生描述完图形特点后,教师可以追问:“为什么这个图形有这样的性质?你能用其他方法证明吗?”这样的追问,促使学生从直观感知转向理性思考,通过逻辑推理和证明来验证图形的性质,从而加深对几何图形性质的理解。

关于应用题解题思路的追问,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解答应用题时,教师通常会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列出算式、计算结果。然而,深度学习要求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不断反思和调整思路。因此,在学生得出答案后,教师可以追问:“你是如何想到这个解题思路的?有没有其他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你的答案合理吗?有没有遗漏或错误的地方?”这样的追问,促使学生对自己的解题思路进行审视和反思,从而不断完善和优化解题策略。

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深度学习视域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需要教师通过巧妙的追问来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主动思考。追问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追问的设计和实施,以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和发展。

四、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追问的效果评价

通过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追问的实践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其效果显著。首先,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他们更加愿意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思考问题。其次,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了提升,他们能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形成多元化的思维方式。最后,学生的数学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他们在考试中能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然而,我们也需要认识到,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追问并非一蹴而就的过程。教师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调整教学策略,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水平。同时,学生也需要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勇于提出问题和发表观点,以促进自身的深度学习与发展。

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追问的有效研究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循序渐进引导以及注重思维拓展等策略,教师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追问欲望和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与掌握。同时,学生也需要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和实践活动,以不断提升自身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相信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追问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