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耕课堂提升教育质量
作者: 柳雪翠《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信息科技是现代科学技术领域的重要部分,当代高速发展的信息科技对全球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息科技课程旨在培养科学精神和科技伦理,提升自主可控意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升数字素养与技能。
信息科技的课程性质与当前信息科技的课时量决定了,我们必须深耕课堂,促进信息科技教学提质增效,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我们采取了如下措施,努力提升教育质量。
1.调整教学内容,重组教学顺序
新的课程体系内容重新调整后,教研中心王本强主任非常重视对课程教育教学工作的调研反馈,每年都定期组织一线信息科技老师进行专题研讨活动,广泛听取来自基层老师的意见和建议。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决定重新调整初一初二的教学内容,重新组织教学顺序。将原来初二第3册第1单元《让PPT更有说服力》和第3单元《挖掘数据中的价值》提到初一进行探究;将初一第2册第2单元《探究如何用计算机解决问题》和第4单元《探究图像的表现艺术》提到初二进行探究。这样调整是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教材内容难易程度以及教学进度、时间安排等因素来考虑的。在调整实施的过程中,一线信息科技老师普遍反映,这样的安排更合理更科学。
2.加强集体教研,落实先周备课
要向课堂要效率,离不开精心备课和集体教研。每学年开学第一周,我们教研组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整体规划、统筹编排好本学年的授课内容及时间分配,构建起一整年的教学大框架,避免授课的无序、随意和被动。
集体教研日定为每周一上午,主要是研究制订本周授课的详细内容和下周初步内容,如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在哪里,如何突破,学生应掌握哪些技能,记住哪些重要的基本理论等等,这些都是我们课前教研的重点。为了避免纸上谈兵,我们又自然地形成了课后反思的习惯。时间就在先上完课的老师下课之后,我们针对着学习目标的达成度,课堂环节的得失成败,实际效果与预期的差异等进行交流,分析原因,探讨修正,让还未授课的老师避免走弯路,以便更高效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集体教研凸显的是团队的智慧,大家在这个过程中群策群力,集思广益,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3.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主阵地”,除了要提前备好课之外,合理高效利用好课堂时间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不二法宝。为此,我们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是温故知新,构建知识框架。
“故”指的是每节课开始,我们都会用三分钟的时间复习回顾上节课的主要内容,这些内容包括基本的理论知识点和操作要点。复习形式是小组轮换,让学生充当小老师,带领其他学生一起高效快速回顾知识,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锻炼了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新”指的是在上新课之前,投放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白这节课他将会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以及达成目标的方法、途径等。如哪些知识可通过自学获得,哪些知识需小组合作获得等,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本节课的知识框架,从而实现有目的的学习。
其次是精讲多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
信息科技课堂最忌教师“一言堂”,我们本着精讲多练的原则,让学生在项目式教学任务的驱动下,带着问题去寻找解决的方法。老师只需要适时点拨,查补遗漏的知识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有些问题可以通过阅读教材自学解决,有些通过小组成员间的交流指导完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任务,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很高,效果远远好于老师先期灌输式的演示讲解。
第三是激发兴趣,增添课堂趣味性。
兴趣是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的源动力。我们充分挖掘教材中能吸引学生的兴趣点,使信息科技课堂充满活力和创造力。如Word中的图形组合创意设计、PS中创作逼真的芒果和葡萄等,都让学生兴趣十足,展示出令人惊喜的创造力。Python对于学生来说是难点,很容易感到枯燥,难以理解,为此,我们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课件及素材,尽量以真实问题进行项目式学习,让编程知识变得有趣又通俗易懂。如第一节课讲Python,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设计了一个简单有趣的吃披萨的输出语句,让学生用生动的语言来描述,进而让学生明白:程序是要用心来阅读的,要能理解程序表达的内容。还有通过勇士获取宝箱密码救公主的故事来讲解枚举算法以及用生活化的场景来讲解递归算法等。这些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添了课堂的趣味性。
4.创新作业设计,巩固学习内容
课堂作业设计是教学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善教学信息反馈系统不可缺少的环节。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是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进行学习,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活动中获取知识。在作业中以现行教材或学生对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中的问题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或合作讨论为学习的形式,运用探究式的科学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我们在设计课堂作业时,以Python编程语言模块作为作业设计切入点,积极优化Python教学思路,使用层次化、生活化、趣味式、实践式等作业方式,引导和训练学生,使计算思维水平得到提升,从而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
2022年11月,我们的《用算法高效寻找问题答案》作业设计在山东省“信息科技+项目式学习”创新实践作业设计展示活动中被评为优秀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