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融合的实践研究

作者: 曹斌

摘要:教师可运用信息技术在高中物理课堂上展现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形象化梳理高中物理知识体系框架,引领学生动态进行分层次开展技能技巧训练,还可以动态投屏实时展现学生在实验过程当中的动手操作供全班同学观摩。同时教师还可以充分运用智慧中小学教育平台进行物理微课教学,提高物理学习的可视性。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物理教学;融合

信息技术融合到物理课堂当中,不仅体现在教学内容的信息化,而且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将抽象的物理知识具象化,增强物理学习的趣味性。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建构物理知识体系,展示科学思维的创新思考过程,让学生在多媒体辅助下的形象化的科学探究中梳理物理知识框架体系,提高学生物理学习的实时性和高效性。

一、以高中教材教学内容为基调,促进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堂的有效融合。

信息技术的使用是为了学生有效把握高中物理教材教学内容的知识框架服务的。创新性地使用信息技术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高中教材教学内容,运用多媒体对教学重难点进行层层递进的展示,可以让学生课堂学习思路详略得当,重点研讨,创新高效。课堂教学内容的优化,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专注于物理思维模式的形成了,使学生的创新思考变得更为高效。信息技术的使用只是学生主体学习的一种辅助。在学生的物理思维出现困境的时候教师运用多媒体引导学生动态思考,帮助学生准确把握分层教学重难点,达成不同层次学习目标。教师依托教材恰当使用信息技术,有助于学生物理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如在《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教学中,因本课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践具有一定的距离,教师要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调动学生研究天体物理问题的兴趣,让学生再对我国人造卫星相关研讨资料的展示中强化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教师用多媒体融合本课教学重难点引领学生创新思考,并在层层递进的问题展示中让学生养成用万有引力是天体运动的向心力这一基本方法研究问题的习惯。同时教师运用多媒体来展示肉眼所无法见到的形象生动的卫星运动途径,可以帮助学生对人造卫星和宇宙速度的可视化认知,强化学生对本节课知识体系的逻辑性思考。多媒体辅助了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物理知识科学探究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规律,推导第一、第二、第三宇宙速度,缩短了学生运用创新思考形成物理科学思维的学习时长。

二、发挥信息技术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当中的形象化展示作用,让学生在虚拟操作以及实物投屏中多元化的理解物理教学内容。

高中物理教材教学中有一些抽象的物理知识教师可用多媒体进行形象化的呈现,学生在进行物理实验过程当中教师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可视化实物投屏的方式展示学生的实验进程,学生的实验实物成果也可通过多媒体展台让全班同学观摩,对物理教学过程当中的抽象性学习内容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视频进行虚拟操作。信息技术让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变得多元化,也让抽象化物理学习内容变得可视化形象化,物理学习难度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有所降低,有效促进物理学习化难为易。如学生实验《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教学内容是高频考点,学生主要需要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相关知识设计实验电路图,还要在实验操作后运用图像法处理实验数据,科学探究归纳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实验之前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课件辅助学生复习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结合学生电学实验接触较少的基本学情,在学生设计实验电路图的时候,教师采用信息技术实时投屏的方式展示每一合作小组实时完成的实验电路图与其他同学进行实时化分享,而在学生运用图像处理数据的时候运用多媒体展台展示学生的数据分析结果,对学生把握实验电路的设计以及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测量方法是非常有帮助的。学生通过数理结合来研究测量方案和利用图像处理数据时,多媒体的虚拟视频展示更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究态度,降低了学生物理实验的难度。

三、有效运用中小学智慧平台等微视频辅助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运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构建物理知识体系。

教师既可以运用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等高中物理教学资源在课堂上辅助课堂教学,也可以通过班级物理学习讨论微信群向学生发放教学内容微课,用于学生的课前自主预习和课后物理知识的建构。而在学生建构物理知识学习体系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帮助学生抽丝剥茧去繁就简。运用思维导图形象展示物理知识体系框架指导学生进行物理知识的应用,让学生在对物理学习本质的感悟中高效概括物理知识结构。提高运用科学思维去深度探讨物理知识的能力。如在《电能的输送》教学中,在有条件的教学班级教师可以通过微信群发送教学微课让学生课前自主观摩的形式,充分利用中小学智慧平台等微课教育资源进行课前预习。条件不允许的班级教师可以在必要的时候通过课堂展示微课片段引导学生理解重点教学内容。远距离输电时输电线的功率和电压损失的影响因素,教师单纯依靠口述和学生动手实验操作是无法完成的,教师采用多媒体微课形象化地让学生理解了高压输电的原理,同时动态模拟更能让学生明确远距离输电时输电线路的基本构成,学生也就更容易通过教材物理知识进行定量计算。

总之,信息技术的使用要恰当融合到高中物理教育教学当中来,让多媒体成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帮助学生有效把握教学内容重难点,建构物理逻辑知识体系;教师采用多媒体抽象帮助学生把握物理抽象教学,在生本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蔡洪艳.“双减”政策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多媒体的使用【J】.物理教师.2022.43(04):88-90.

[2]张明霞.王治斌.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物理多媒体的使用【J】.教学与管理,2022(10):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