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民族音乐之花在校园绽放

作者: 李金霞

摘要:传统民族音乐文化是从古至今,中国各民族在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创造的具有民族特色,体现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音乐,而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从学生时代抓起,学校音乐教育便成为传统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发展的主要手段。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当今社会,音乐教学也应紧跟时代步伐,从教育中促进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本文针对普通中小学学校音乐教育中传统民族音乐文化渗透教学的现状,探究当前学校音乐教育中传统音乐文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分析。

关键词:中小学音乐教育  民族音乐文化  课堂教学

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民族之魂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但在网络音乐和流行音乐横行的今天,中学生对我们传统音乐文化的了解十分匮乏,学校作为音乐教育的主要场所,学校音乐教育成为传统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发展的主要手段。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当今社会,音乐教学也应紧跟时代步伐,从教育中促进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笔者针对普通中小学学校音乐教育中传统民族音乐文化渗透教学的现状,探究如何在学校音乐教育中融入传统民族音乐文化。

一、丰富民族音乐教材内容

作为学生接受民族音乐文化教育的第一手资料——教材,民族音乐文化内容单一,就如人民音乐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的音乐教材中,传统的民族音乐文化在第三单元《天山之音》中《我的金色阿勒泰》《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和第五单元《小调集萃》中《无锡景》《小放牛》等传统音乐学生听起来比较枯燥,笔者认为应和现代的流行音乐相结合,比如在整合江苏民歌《无锡景》时可以和与其旋律相似的临清民歌《探清水河》一起讲解。并且在民族音乐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对于特殊的民族音乐文化,如京剧传统戏、黄梅戏、昆曲等戏剧文化,仅仅让学生通过听、看去了解,不能切身的体验,对学生来说,枯燥的传统民族音乐文化降低他们的学习兴趣,课程教学质量上提高缓慢。

二、将本土音乐文化融入学校音乐课堂

将本土的音乐文化融入当地的学校音乐课堂中从中促进学生对本土传统音乐文化的认知,以得到情感、技能的提升,笔者将本土音乐文化融入课堂,如将乐器尺八带入课堂,尺八是由唐朝的吕才命名定律的乐器,吕才是我们家乡人,以此为切入点将尺八的历史和作品融入课堂,使学生有种自豪感,除了尺八还有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落子舞”“打铁花”“竹马舞”也纳入了我们的课堂,这样既丰富了我们的课堂内容,又丰富了课堂形式。

三、教学方式多样化

由于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特殊性,仅依靠陈旧的教学、教唱、欣赏等教学方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降低,对于民族音乐的好奇与探索度减弱。在教学方式上,可以采用奥尔夫教学法、柯达伊教学法等,奥尔夫教学法是一个独特的音乐教育体系,探求体育、舞蹈、音乐的紧密结合,运用律动、语言、声势、人体、小件乐器等多种形式融入音乐教学中,增加传统民族音乐的律动,激发学生对传统民族音乐学习的主动性、创新性, 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例如八年级下册《雪域天音》这一单元,面对藏族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仅靠单纯的介绍、教唱、欣赏,难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这节课中就可依靠藏族民族特有的舞蹈特色,用简单的踢踏舞配以音乐文化去吸引学生的兴趣,主动探索藏族音乐文化的特征。

四、将教学形式多样化

在教学形式上,基本上都是采用传统教学形式“书本式灌输”,照教材内容欣赏一遍歌曲(戏曲),再照教材内容讲讲相关知识,无法突出音乐课的特色,与一般的文化课学习无差别,教学方式陈旧,减弱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好奇欲、探索欲,使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学习主动性降低。比如人音版八年级下册“京腔昆韵——昆区《姹紫嫣红》”一课中,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欣赏、观看,学生对昆曲的了解甚少,仅观看、欣赏,势必让学生对昆曲音乐烦躁。如果这时,在学生了解基本的昆曲知识后,教师给学生编配一些昆曲动作,可以使学生从昆曲动作中更加了解昆曲,相信这样的教学可吸引学生注意力时刻集中在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丰富校园民族音乐氛围

校园艺术文化氛围的建设与民族音乐文化的渗透有密切联系,富有民族特色的校园音乐文化在营造浓郁的艺术氛围之时,也能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就如笔者在课间休息中时常播放旋律感强的民歌和戏曲,学生听多了虽不能完整演唱,但在日常生活中会时不时哼唱几句,这不就是民族音乐氛围潜移默化的作用?构建校园民族音乐文化便可从音乐、宣传字报等方面入手。在音乐方面,利用校园广播站,在学生课间时间播放经典流传的民族音乐或本地特色乡土音乐,如尺八曲《清平月夜》《一声一世》等,利用宣传栏宣传民族音乐文化内容;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建内容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校园社团,如民歌合唱团、民族舞蹈队,组织民族音乐文化知识比赛、民歌大赛等。营造优秀民族音乐文化的校园氛围,让学生不知不觉间掌握耳濡目染的民族音乐文化。

六、结语

总而言之,教师要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欣赏教学当中,积极响应教育部门的号召与要求,将传统文化教育与小学音乐课堂进行高度整合,从多角度、全方面展开教学内容与模式的融合,进而促进学生综合音乐素养的进一步提高,同时使其对中华传统文化产生更加深入性的认知,加强其文化自信心与文化素养,进而将中华传统文化进行优良的传承与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