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
作者: 罗蓉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受到越来越多来自社会各界的关心,为了使小学语文教学能够与时俱进,改变传统教育理念,激发学生主动性,从而构建高效课堂,文章以下内容对小学语文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策略探析;课堂教学效率
在新课标实行的大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需要老师做到教学理念的转变,改变陈旧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动力,将学生课堂主体性发挥到最大,从而完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思维方式有点单一,语文作为小学阶段的重点学科,更应该注重对其思维方面的培养,还要帮助学生培养其阅读能力。以下内容为具体分析和探究。
1 小学语文教学所出现的问题
1.1 教学观念没有进行及时更新
在长期应试教育的荼毒下,导致很多教师都更注重学生成绩,或者在进行教材内容讲解时敷衍了事,简单的走形式,照本宣科,没有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没有让学生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感受到语文的魅力。这些传统教学观念只会让学生感到语文的枯燥,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甚至还会使学生出现厌学情绪。如果这些教学观念没有及时更新的话,就会成为小学语文课堂质量提升的严重阻碍。
1.2 教学方法较为陈旧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跟着课本教材来给学生讲解,缺乏新意,内容死板,而且一味的照本宣科,只会让学生感到枯燥,出现打瞌睡的现象,影响课堂效率。而且在对小学语文古诗的学习中,老师也只是让学生背诵重点诗句,以防考场考到,而不是从根本上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的含义和作者表达的中心思想。教学方法不新颖,过于陈旧,无法适应学生对小学语文教学的需求。
1.3 教学模式比较单一
很多学校只会按照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教育,课堂进行的顺序以及规律都是一样的。例如:很多语文老师在课上教学时,就会先要让学生通读课文,然后进行多音字的标注学习,对课文中的文章再进行分析,最后总结本堂课文内容并预习下篇课文。整个课堂形式走下来都是老师在讲,学生没有自主发挥的余地,没有产生语文教学活的灵魂。这种教学模式内容老套,缺乏新意,使小学语文课堂变得枯燥乏味,降低课堂效率。
2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
2.1 创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质量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教学理念要比较传统教学来说有所改进,将生活与教育有机结合,形成新的教学理念,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学生在传统应试教育下的心理压力,还能提高学生学习小学语文的兴趣。所以老师在传授语文知识时,可以将生活中的实例结合一起,让学生感受语文的魅力。例如:在学习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雪梅》一文时,老师就可古诗与校园雪中梅花的景象联合起来,让学生认真观看雪落梅花的情景,并细细品味“梅雪争春未肯降”等诗句,感受诗句里诗人对春色精彩的描绘。又例如,在学习《村晚》这首古诗时,就可让学生想象自己在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里的场景,再结合学生自己观察到生活中落日的情景,来对“草满池塘水满坡,山衔落日浸寒漪”这两句诗词进行理解,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代入作者情绪,欣赏这幅美丽的山村晚景。如果有些情景学生没有在生活中直观的看到,那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来进行图片播放,让学生更能体会诗句的魅力。通过古诗与生活情景相结合,帮助学生身临其境,更能贴切地感受到作者要表达的情绪和对某些景色的赞美之情,这样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增加课堂效率。
2.2 激发学生主动性,构建高效课堂
新课标要求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充分的发挥学生主体性,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做好激发学生动力的工作,帮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去学习语文知识。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设计部分一定要多费心,将各个教学环节和步骤熟练掌握,在讲解教学内容时分配好时间,可以通过适当的提问学生,给学生布置问题来增加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讲解《手术台就是阵地》课文时,可以让学生在朗读课文之前画好自己认为的生僻字,并掌握他们的读音,等到课文朗读完毕,老师可以挑选学生进行生僻字的讲解,让他们自己去当小老师。又例如,在进行课文《猫》的讲解时,老师在课堂引入环节,就可让学生自己谈谈见到的猫或者自己养的猫是怎样的?猫的性格是怎么样的?通过学生的这些回答来让学生更好的衔接到课堂教学中,更能认真细致地朗读课文,通过课文朗读来看看作者笔下的猫和自己认为的猫有什么不一样。这些例子都能够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因为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表现欲望比较强烈,给他们课堂上的表现机会,能更大的激发他们学习兴趣,所以将课堂的主体性交到他们手中,由他们自己去完成部分课文内容的学习。这种教育方式比传统教育下老师自己讲解由学生吸收讲解知识,更能提升教学质量,构建高效课堂。
2.3 重视阅读教学,培养思维能力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十分关键的部分,是帮助学生掌握汉语这门语言的关键路径。所以老师在教学时要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让他们自己掌握阅读的正确方法,从而进行语文的自主探究学习,以满足小学生对小学语文的教学需求。例如:在学习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时,让学生通读课文之后,用自己的理解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进行课文叙述,并对文中诸葛亮和周瑜这些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进行一个大致的分析。又例如,《青山处处埋忠骨》这一课,老师在学生通读课文之后就可挑同学来谈谈,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认识,通过这篇课文感受到了毛主席哪些魅力,对自己价值观产生了哪些影响,以及自己今后应该成为怎样的一个人。这些问题都能够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进行锻炼,还能使学生对文章框架有一定了解,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对思维方式的培养。
3 结束语
以上内容就是文章中提到的一些观点和建议,为了使教学质量得到提升,构建高效课堂,教师可以根据文中提到以及自我观察发现的小学语文课堂所存在的问题来进行改善,并采用新的教学理念对学生进行教学,重视其阅读能力的培养,做好“授之以渔”。
参考文献:
[1]赵文静.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探析[J].课堂内外(初中教研),2022(5):26-28
[2]白玛拉宗.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研究[J].传奇故事,2023(2):19-20
[3]邢亚丽.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新探[J].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2022(2):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