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创新策略研究
作者: 周平1 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教学的不足
首先,应试教育一直都是主流教育思想,严重制约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实施,不利于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发展。特别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本就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但在应试教育观念影响下,初中生的数学思维和应用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在教育改革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许多有着鲜明时代特性的先进教育理念相继涌现,将其应用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却仍存在“换汤不换药”的问题,阻碍现代教育观念的深入普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评价时通常以学生成绩为参考依据,不注重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给出全面性、客观性评价,导致学生的学习自信备受打击。由于教师过分看重教学成果,导致忽视教学过程的情况,教师也不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最终导致学生的思维能力、综合素质得不到有效提升。
2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创新策略
2.1 教师应认识到核心素养的重要性,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
核心素养的提出推动教育改革的发展,传统的教学理念已经不再适用于当今的教育。从数学核心素养的角度来看,其主要是学生学习的态度、方法、能力,并依托这三个维度来让学生获得适应未来发展的综合性素质。传统的“师本位、教本位”“以学生成绩判定学生个人”的理念已然无法适应核心素养培养的需求,因此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势在必行。
首先,在转变中,教师应当明确“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其需要教师从“师本位”的理念中脱离出来,保障学生在课堂上的中心地位,在突出学生主体性的同时,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才是课堂的主人,这样学生才能在课堂上表现出较为积极的一面。其次,教师应当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具体引导中应当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在传统理念中教师的引导作用之所以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主要是没有真正从学生角度出发,忽视了学生既的有经验与认知能力,如果没有把握好这些,教师的引导作用就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最后,以往的“教本位”教学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在课堂上主体地位的突显,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个体差异性并没有在教学中得到有效的体现。并且,由于教学缺少了对学生差异的重视,再加上初中数学知识的难度与深度有所提高,导致学生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状态。
2.2 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相较于小学数学教学,初中数学知识更为抽象且复杂,加上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有些学生在初中数学学习中会出现不适应、学习吃力的现象。长此以往,学生会出现不积极思考、注意力不集中等不良学习状态,还可能因为外界因素干扰及自身缺陷,最终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成为“学困生”。与正常的学生相比,教师在学困生的教学及管理中都需要更加注意方式方法。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是由教师讲解,学生记录的灌输式教学模式,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所以教师应该积极地响应新课改以学生为主的教学要求,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创新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融入实践教学、活动教学、互联网教学等,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在丰富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探索知识、深入研究知识和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
例如,《正数和负数》一课,正数与负数是属于较为抽象的数学知识,尤其是负数,会出现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从而降低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这就需要教师能够以趣味性教学为主,尤其要在课前导入环节为学生带来一些生活实例或故事。例如,以学生喜爱的游戏方式—说反义词,使其感受生活中的相反现象。如①向左看(向右看);②向左走200米(向右走200米);③飞机上升1千米层(下降1千米层)。这些现象在生活中比较常见,能够为学生认识负数搭建平台。在天气预报中也经常看到负数,他们已经直观地感受到这些数是用来表示零下温度的。以这些生活经验为学习切入点,展开负数的教学,更有助于学生理解生活中负数的具体含义,降低学习难度。多元的数学教学方式,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打造高效课堂。
2.3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要将数学和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教师可以在数学课堂中举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数学和我们的生活有着很大的联系,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分析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热爱数学。例如,在讲一次函数时,笔者讲了一次函数在生活中的运用。生活中水费的收取运用的是一次函数:某市自来水公司为了限制人们用水,每月只给某单位计划用水3000吨,计划内用水每吨3元,超过计划的部分,每吨按照4元收费,我使学生列出关于水费y和用水量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说一说某月单位用水为3200吨,水费是多少元?学生经过思考后,得出关系式为:当用水为3000吨以内时,为y=3x。当用水超过3000吨后,y=3×3000+4×(x-3000)。通过实际的计算,学生感受到了函数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意识到学好数学的重要性。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伴随着新课改及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初中数学的教学要求也逐渐升高。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实现,不仅对学生有所要求,对教师也是如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管理,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数学素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构建高效课堂,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数学思维、数学学科素养,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