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作者: 赵云霞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占据着重要地位。本文探讨了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包括提升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增强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以及培育文化传承与理解意识,旨在为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养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核心素养

一、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作为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阅读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通过接触丰富多样的文本,学生可以积累词汇、语法知识,学习不同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技巧,从而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水平,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提升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

(一)丰富词汇积累

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本,积累优美的词语、成语和俗语等。可以让学生制作词汇卡片,记录新学的词汇,并进行分类整理。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其一,鼓励学生广泛阅读。无论是童话、寓言还是科普读物,不同类型的书籍能够让学生接触到丰富多样的词汇。其二,引导学生养成摘抄好词好句的习惯。准备专门的笔记本,将阅读中遇到的精彩词汇和句子记录下来,并时常温习。其三,通过游戏的方式增加词汇积累的趣味性。比如词语接龙、猜词游戏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新词汇。其四,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的事物和现象,并用准确的词汇来描述。其五,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词汇的讲解和拓展,结合具体的语境让学生理解词汇的含义和用法。

(二)加强语感培养

让学生反复朗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感受语言的节奏、韵律和美感。教师可以进行范读,引导学生注意语音、语调、停顿和重音等,提高学生的语感。此外,还可以让学生进行仿写、续写等练习,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三、发展思维能力

(一)激发问题意识

在阅读教学中,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等方式,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例如,在阅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可以让学生思考“小女孩为什么会在大年夜卖火柴?”“如果你是小女孩,你会怎么做?”等问题。

(二)培养逻辑思维

引导学生分析文本的结构和逻辑关系。可以让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梳理文章的脉络,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推理、判断和归纳总结。

四、增强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

(一)感受文本之美

带领学生欣赏优秀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美、意境美和情感美。通过朗读、赏析等方式,让学生体会作者的用词之妙、描写之生动和情感之真挚。例如,在阅读《桂林山水》时,让学生感受桂林山水的秀丽之美,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二)鼓励创意表达

在阅读教学后,鼓励学生进行创意写作、绘画、表演等活动。

1、情境创设

- 利用多媒体资源,如图片、视频、音频等,为学生营造生动的情境,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

- 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特定情境中体验角色的情感和想法,从而进行更有创意的表达。

2、启发想象

- 给出一些开放性的故事开头或结尾,让学生发挥想象,自由续写或补写。

- 进行奇幻、科幻主题的写作练习,鼓励学生突破现实的限制,大胆创造独特的世界和情节。

3.、多样文体

- 引导学生尝试不同的文体写作,如诗歌、童话、寓言、剧本等,拓展表达的形式。

- 组织手抄报、明信片创作等活动,将文字与图画结合,培养综合表达能力。

4、思维训练

- 开展头脑风暴活动,针对一个主题,让学生快速提出各种想法和观点,培养发散性思维。

- 进行逆向思维训练,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出新颖的见解。

5、小组合作

- 安排小组讨论和合作写作任务,让学生在交流中碰撞出创意的火花。

- 小组共同创作故事集或诗集,展示集体的智慧和创意。

6、生活链接

- 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细节,从平凡事物中发现独特之处,并用文字记录下来。

- 鼓励学生记录自己的梦境、奇思妙想等,将这些独特的素材融入到表达中。

7、激励评价

- 对学生的创意表达给予积极、具体的评价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 设立创意表达奖项,如“最佳创意奖”“最具想象力奖”等,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进行创造性的表达让学生续写故事,或者进行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五、培育文化传承与理解意识

(一)了解传统文化

在阅读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可以让学生阅读古诗词、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等,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二)培养文化认同感

引导学生对比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感受文化的多样性。同时,让学生认识到本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例如,在阅读《安徒生童话》和《中国民间故事》时,可以让学生对比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增强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

六、结论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和价值的任务。通过精心设计的阅读教学活动,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通过提升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增强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以及培育文化传承与理解意识等策略,切实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学生不仅能够提升语言能力、思维品质,还能增强审美意识和文化理解。这将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使他们具备适应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所需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不断探索创新,以更有效的方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