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省时高效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作者: 李子明

读写对促进课堂省时高效有效,从整体上能够全面、正确地概括教师读写对课堂的内化促进过程,教师读写和课堂促进是高度和谐统一的。通过教师的示范引导,学生能够打造省时高效课堂,能够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读写的能力。

目前的语文中学教学研究,多着眼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读写和师生共写的方法研究,而针对教师读写促进课堂省时高效有效性的实践研究没有形成具体有效的体系。这样的阅读和写作很难满足教师知识更新的需要,更妄论以师促生,促进课堂省时高效地进行。2022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确立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语文教育观念,注重吸收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教师应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可见教师读写对促进课堂省时高效有效,能够全面、正确地概括教师读写对课堂的内化促进过程,教师读写和课堂促进是高度和谐统一的。基于此,我们实施了以下策略:

1.读写为要,增强教师知识储备。教师通过读传统经典作品、红色经典作品、现当代优秀作品、新时代精品等,提高教师的思想水平,引发“写的革命”,内化成个人教学特色,掀起语文省时高效课堂革命。

(1)读传统经典作品,写读书感悟,打造名著阅读省时高效课堂。教师要做到早于学生阅读名著章节,写整本书阅读感悟,带领学生画名著思维导图,抽丝剥茧出最生动的场景、最具特色的人物形象,利用名著导读课激发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打造省时高效的名著阅读高效课堂。

(2)读名人辑录作品,写名人小传,打造古诗词专项省时高效课堂。中国优秀古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一直焕发着独特的魅力,绝不是读读背背就能体会其韵味的。因此教师可以读作者生平,了解写作背景,写诗人生平或事迹随笔,深层次体会古诗词的韵味,在课前从诗人生平、写作背景、时代特征、课文重点等方面设置课前预习单,引导学生关注文本、深究文本,使课堂中充满语文气息,打造省时高效的古诗词课堂。

(3)读现当代优秀作品,写读书随笔,打造省时高效的教读课堂。鲁迅、沈从文、汪曾祺、朱光潜等一批优秀的现当代作家作品在我们的教材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例如初中教材选录的鲁迅的几篇文章都出自散文集《朝花夕拾》,教师需要先通读《朝花夕拾》了解整本书的思想内涵,写读书随笔,更好地了解教材内容。课前收集学生读文章时的疑难问题,选取最符合初中生的立意切入课堂,找到课内外文章的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外阅读的内容,进而打造省时高效的教读课堂。

(4)读红色经典作品,写红色故事,打造省时高效的红色革命启蒙课堂。重走长征路,重访革命老区是近些年红色革命的主旋律。教师们可以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红岩》等红色革命小说,从不同国籍作者的视角中了解中国红色革命故事,设置课前一分钟红色革命故事大赛,引导同学复述红色革命故事,师生共写革命感悟,使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处于雏形的青少年在课堂之中树立爱国思想,打造高效课堂。

(5)读新时代精品,写系列感悟,打造与时代接轨的信息化课堂。学习习近平系列讲话,全校师生共同观看建党100周年庆典、跟诵建党100周年献礼词等新时代声音,写系列感悟,设置国家大事“我来说环节”,使语文课堂贯古通今,不忘历史,迎接未来,利用课堂启迪学生未来发展,为祖国培养各种高科技人才。

读写活动为打造省时高效课堂提供方法,也为其他学校的教师提供了打造高效课堂的方法捷径;读写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氛围,提高了教师自身的学科素养,促进了家校合作的读写教学新模式的形成,并且发挥了辐射带动作用,打造出了书香家庭、书香校园、书香社区的良好读书格局。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