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思政育人途径探析

作者: 马文

摘要:小学的德育一般都是采用渗透教育的方式,即将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学校语文、数学及其他教育教学活动当中,使小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良好的习惯和思想道德品质。本文从小学生思政教育的意义、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及优化育人途径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小学思政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思政教育;育人途径

引言

小学时期的孩子年龄小、知识少,对人和事物的认识都没有形成一个清晰的概念。而人对事物的认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小学、中学,直至大学,每一个阶段都不能忽视。小学阶段的思想品德教育是这个教育过程中的基础部分,可以更好地促进少年儿童心理发展,帮助少年儿童塑造良好的道德观念,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一、小学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单一

当前,一些小学的思政教学内容相对单一,主要侧重于传授道德知识和行为规范。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和挑战,需要更加全面、深入的思政教育。因此,教学内容应该更加丰富多样,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道德教育、法治教育等方面。

(二)教学方法传统

传统的思政教学方法往往采用讲授式、灌输式的教学方式,缺乏互动性和参与性。这种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缺乏学习兴趣。因此,应该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三)家校合作不足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之一,家校合作对于思政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一些小学在家校合作方面存在不足,家长对思政教育的了解和支持不够。这导致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缺乏良好的思政氛围,难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二、优化小学思政育人途径的策略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思政教育的实施者,教师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思政教育的效果。因此,应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具体而言,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加强教师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参加思政教育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培训内容可以包括思政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案例分析等方面。

引进优秀人才:积极引进具有思政教育背景和专业素养的优秀人才,充实教师队伍。同时,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思政教育研究和教学改革。

建立教师交流平台:建立教师交流平台,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通过分享教学经验、探讨教学难点等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二)丰富教学内容与方法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应该丰富思政教学内容与方法。具体而言,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引入时事热点:将时事热点引入思政课堂,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了解社会。通过讨论时事热点,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样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这些方法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思政知识,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开展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环保行动等。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亲身体验社会、了解社会,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三)加强家校合作

家校合作是思政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为了加强家校合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建立家校沟通机制:建立家校沟通机制,定期与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通过了解家长对思政教育的看法和建议,不断改进和完善思政教育工作。

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活动,帮助家长了解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同时,为家长提供科学的教育方法和策略,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孩子的思政教育。

共同举办活动:学校与家庭共同举办思政教育活动,如主题班会、亲子阅读等。通过共同举办活动,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四)利用校园文化进行思政教育

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也是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利用校园文化进行思政教育,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具体而言,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张贴标语、悬挂横幅、设置宣传栏等方式,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同时,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等,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挖掘校园文化的思政教育功能:深入挖掘校园文化的思政教育功能,如通过校训、校歌等校园文化元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集体荣誉感。同时,利用校园文化中的优秀事迹和典型人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品牌: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特色,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通过品牌建设和推广,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为学生的思政教育提供更多的资源和平台。

(五)利用信息技术手段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手段已经成为思政教育的重要辅助工具。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思政教育,可以拓宽教育渠道、丰富教育内容、提高教育效果。具体而言,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建设思政教育网络平台:建设思政教育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在线学习资源和交流平台。通过网络平台,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思政知识、参与讨论和交流。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进行思政教育,如视频、音频、图片等。这些教学资源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思政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开展在线教育活动:利用在线教育平台开展思政教育活动,如在线讲座、在线讨论等。通过在线教育活动,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同时,也可以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和分析,为教学提供更加精准的数据支持。

三、案例分析

(一)案例一:某小学的“小小志愿者”活动

某小学开展了“小小志愿者”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环保行动等志愿服务活动。通过活动,学生亲身体验了社会、了解了社会,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同时,活动也锻炼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案例二:某小学的“红色文化”教育

某小学注重“红色文化”教育,通过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纪念馆、观看红色电影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党的历史和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通过教育,学生深刻认识到祖国的伟大和党的恩情,增强了他们的爱国情感和集体荣誉感。

(三)案例三:某小学的“家校共育”模式

某小学建立了“家校共育”模式,通过定期召开家长会、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活动等方式,加强家校合作。通过合作,家长更加了解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也积极参与孩子的思政教育。同时,学校也借助家长的力量和资源,为思政教育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四、结论

小学思政教育是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环节。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思政教育的实践性和针对性。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和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同时,我们也应该注重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育的发展,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思政教育方案,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和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 孙雪峰.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问题研究[D].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12.

[2] 二十多年来从事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工作与德育管理工作者的经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