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留守的花朵在爱中茁壮成长,绚丽绽放

作者: 孙曙东

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都有一群特殊的孩子,他们因为父母外出务工,而成为了留守儿童。他们的心中或许有着对父母的思念,或许有着对未来的迷茫, 但他们的成长之路,却因留守儿童的关爱行动而变得更加温暖和光明。近年来 ,阜宁县杨集初级中学始终把关爱留守儿童作为工作重点,积极作为,多举措做好留守儿童关爱工作,让留守的花朵在爱中茁壮成长,绚丽绽放。

成立留守儿童关爱小组

学校成立了留守儿童关爱领导小组,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并对留守儿童管理进行了明确职责分工,要求各科室结合各自工作职能,加强联系,相互配合,切实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学校每学期对留守儿童进行两次摸底调查和一次问卷调查,将调查信息分类统计,整理建档;以年级为单位,分班建立“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对留守儿童家庭情况、父母务工信息、联系电话,留守儿童学习情况、行为表现、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临时监护人姓名、文化程度等都做好详细记录。加强教师的管理培训。每学期组织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经验交流会,以增强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意识,提高教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水平。

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问题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务工父母无暇顾及孩子,孩子感情上得不到交流,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帮助,缺少父母的温暖和教育,这对留守儿童心理产生极大影响。对此,学校通过开家长会,与家长电话联系等方式,建立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沟通的渠道。注重对留守儿童家长和其他监护人的培训,使他们端正教育观念,掌握跟孩子沟通的方法与技巧,让家长协同学校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开设电话咨询,信函咨询,开设亲子热线,设立心理咨询室和“心理信箱”,定期办心理健康专栏、板报,建立心理健康教育阵地,使心理健康教育常规化。通过校会、班会活动时间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从而营造健康乐观向上、朝气蓬勃的学习生活氛围,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加强留守儿童安全教育

为进一步加强留守儿童安全教育,预防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突出“加强安全教育,确保师生平安健康”主题,组织开展了留守儿童安全知识公益宣讲活动。从传染病防治、防火防煤气等方面进行宣讲,使全体师生及家长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培养自我防护能力,避免发生安全事故,确保人身安全。为加强未成年人预防性侵教育,提高留守儿童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帮助他们树立健康的价值观,学校心里老师分别从哪里是隐私部位、什么是性侵、遭遇侵害时应如何应对、如何正确的保护自己和有效求救等多方面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为此学校开展了远离性侵害知识讲座。通过开展专题讲座,加强了对留守儿童防性侵知识的普及力度,教会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懂得如何保护自己,远离性侵害。

开展留守儿童结对帮扶

陪伴,是与“留守儿童”交朋友,多关心、爱护、理解、照顾他们。在安全上,要时刻提醒;在生活上,要多加照顾;在学习上,要跟踪管理;在心理上,要观察沟通。多层次多角度的关爱,为留守儿童播洒了阳光雨露。学校组织校务成员和党员教师身先垂范,与留守儿童重点对象进行结对帮扶。帮扶老师与重点帮扶对象的促膝谈心常规进行,并经常与监护人电话、微信交流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情况,让家长尽可能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来。学校任课老师会专门针对留守学困生进行学情分析,制定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并跟踪管理,在学习上优先辅导;学校师生之间亲密关系、融洽感情的建立,使“温情如母子,真情做朋友”的场景比比皆是,对留守儿童“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的做法深入人心,留守儿童在生活上得到了优先照顾;在学生活动层面,优先安排的一定是留守儿童。“三个优先”送温暖送亲情,让留守孩子拥有了“爱的港湾”。

进行留守儿童品德教育

大多数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监管,自制力差,脾气暴躁,往往因为一点小事与同学打架,造成极坏影响。对此,学校利用每周的法制课,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同时注意对他们的教育和鼓励,成功时要教育他们不可骄傲自满并启迪他们要树立更高的目标,失败时要鼓励他们迎难而上,帮助他们正确看待挫折、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学校作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每一位教师都要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应对新的挑战,以卓有成效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帮助留守儿童正确认识人生和世界、正确区分是与非、美与丑、善与恶,提高他们对不良社会影响的免疫力。

培养留守儿童学习兴趣

许多留守儿童因成绩不好而产生厌学情绪,进而走上辍学道路。学校从这些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出发,了解他们的性格敏感点,尊重他们,保护他们,关爱他们。根据他们的个体偏好促进他们的发展,比如针对语文好的留守儿童,教师可以指导学习进行作文练习,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对于舞蹈好的留守儿童,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参加校园舞蹈比赛、推荐他们系统学习舞蹈等。并举办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办图书角、手抄报,成立音体美兴趣小组,这些活动的开展填补了留守儿童心灵的空白,让他们觉得学校生活充实、美好。年轻教师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比较新颖,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再加上年轻教师的年龄与留守儿童相差不太大,更容易了解孩子的生活,了解孩子心里的想法,从而因材施教,根据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学习方案,以做到更加精准地教育孩子,充分发掘孩子的天赋,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以及自主学习能力。

总之,留守儿童是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全社会都要关爱,时代赋予了学校教育新的使命,学校应该站在对留守儿童负责的高度,对他们要严慈相济,用爱去滋润,用心去呵护,用情去温暖,只有这样才能让“留守儿童”走出心灵的荒漠,走进亲情的绿洲。今后,阜宁县杨集初级中学将更务实工作,不懈努力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让每一个留守儿童都能健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