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幼儿园班级管理

作者: 赵丽平

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有其特殊性,既有对不同个性的幼儿的管理,又有对教育教学的管理;既有对人的管理,又有对物的管理等等。这就需要教师要有多种能力:要有凝聚力,要有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使班级工作不断完善改进;要有处理各种关系及矛盾的能力,如与其他班级之间的关系、班级人员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家长与家长之间的关系等等。

如何做好幼儿园班级管理呢?不论采取什么形式,什么方法,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不论什么工作都深入实际、讲求实效,不停留于形式和表面,真正把工作做到位,做到家。这样我们的班级管理才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以人为本,才能真正的班级管理好。具体来说,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营造良好氛围

营造宽松、温馨的家庭式氛围做好班级管理工作,首先要创设宽松、愉悦、温馨的家庭式氛围,这对班级孩子的常规形成十分重要。教师每天应该主动热情地接待孩子,和孩子拉近距离,亲切呼唤孩子的乳名,和孩子交朋友,以自己的童心去跟孩子沟通与交流。除了继续创设和谐温馨的家庭式氛围以外,还应该注重幼儿主人翁意识的培养。如在环境的创设方面,区角如何摆放、墙面如何布置都充分尊重幼儿意见,让孩子知道自己是班级大家庭中的一员,积极参与,共同商量、共同创设。这样更能提高幼儿的兴趣和创造性,使幼儿有改变环境的成就感和责任感,也有助于对幼儿进行爱惜劳动成果和爱护环境的教育。

二、进行和谐沟通

处理好各种关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必须处理好与幼儿、配班教师、家长这三者的关系,充分调动他们参与游戏、学习、共教的积极性,形成教育的合力,这样才能尽善尽美地完成好班务工作。班级管理工作,其实就是做人的工作,是与人和睦共处且促使整个团体通力合作。例如在与老师和家长沟通时,教师应该用最忠诚的心与他们交流沟通,但要注意沟通方式技巧,如对别人的不足,用先扬后抑的方式提出,可能的话可以用开玩笑的语气提醒。总之,要尊重别人的感受,才能做到更有效地沟通。教师要学会关心他人,重视运用自己的非权力性影响力,即运用自己正直无私、坦诚宽容、平易近人等人格力量,以自己良好的素质和修养,加上与班组成员的情感互通,使彼此间产生敬佩感、信赖感、亲切感,相互以情感人,把班集体建设成一个温馨、和谐的小家庭。

三、合理转换角色

转换角色观念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班级管理者必须由权威观念向服务观念转换。传统意义上幼儿园班级管理的班级管理者是管理整个班集体的权威,班级的一切活动计划、活动安排、活动规则都是由班级管理者一个人制订,配班老师和保育员包括孩子和家长都听从安排,被动地配合开展活动。目前,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颁布与实施,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要求人人都是管理者。因此,对于班级活动的设计和组织安排,班级管理者要大胆放权,由权威的前台走向服务的后台,让孩子、家长、配班老师和保育员都走到班级管理的前台,这样班级管理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利用家长资源

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幼儿园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是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配合的。在幼儿园的班级管理中,有些活动要征求家长的意见,或让家长参与指导。在每学期初都要召开家长会,在家长会上向家长介绍班级将要开展的一些工作、幼儿开学来的一些情况、家长将要配合的一些事情,提出家园合作的重要性等。让家长了解到,只有家长切实地参与,才能促使幼儿身心和谐地发展,才能使班级管理得更好。为了使家长进一步明确配合的内容,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还应该设计家长园地,推选家长委员,确定家长开放日和家庭友好小组活动等。

五、强化安全意识

加强班级安全意识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班级管理者应该充分加强班级安全意识。幼儿活泼好动,容易发生人身伤害事故,老师稍有疏忽就有可能负法律责任。种种相关的报道常见诸报端,时刻提醒作为班级管理者要提高法制意识,尽量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例如外出散步时,有安全意识的老师就会检查幼儿鞋子的鞋带有没有系好,会叮嘱幼儿不要乱跑。在游戏中眼睛不离幼儿,及时制止幼儿的一些冒险行为。

六、落实管理计划

做好有效率的班级计划做好班级管理工作,还要制订有效的班级计划。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计划,比如在学期初认真仔细地制定工作计划是学期工作开展的重要条件,为将要发生的事情做到心中有数,提前将解决问题的措施想好,这样在开展工作时,便能从容不迫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同样面对环境创设,首先自己脑袋里要有一个大致的方向,然后不断地收集资料,切忌临时“抱佛脚”。再如班级的常规,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开学的时候就让孩子按照要求去做,孩子就会觉得这是一种习惯,不会产生压力,如果常规一开始没有固定好,就很难把他们不好的习惯纠正过来。

幼儿本身就是一本生动的书,每天呈现给我们一幅幅活泼的画。每个幼儿教师对这本书要认真地看,仔细地读,深入地研究分析。在实践中,幼儿教师应善于运用多种手段进行观察,及时记录,遇到问题时能积极思考、分析应对,以积累更多更好的经验。班级管理时要善于总结,从反思中提升,一点点积累自己,丰富自己,教师就会逐渐地充实和能干起来,班级管理才能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