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学评一致性”课堂教学交互式评价策略研究

作者: 李金芝

一、研究背景

1.新高考、新课标、新教材对课堂教学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

2019年,教育部明确提出要立足全面发展育人目标,构建了“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要改革学生评价,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普通高中语文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要求教学评价以发展学生学科素养为纲,注重多维度评价。这就需要教师改革课堂教学评价方式,用全新的方式引领学生学习、应用知识,为学生综合发展提供保障。

2.目前课堂教学评价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对课堂教学评价进行改革。

受应试教育影响,以考试成绩来评价师生;评价主体单一,以教师评价为主;评价对象以教师的“教”为主,对学生的“学”评价较少;评价标准不规范,注重终结性评价,忽略过程性评价;评价实施不连贯,对评价结果反馈不及时。

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入研究课堂教学评价改革的实施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实施策略

对于高中“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教学交互式评价策略的实施策略,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评价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确定教学评一致性的目标和评价标准,明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期望学生表现出的能力和水平。可以通过具体的学习目标、知识点、技能要求等来确定评价的重点。明确本次评价的目标、范围和内容以及评价指标,确保评价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确定评价方式:选择符合课堂教学特点的多样化的交互式评价方式,如口头评价、小组讨论、问答互动、演示、实验、角色扮演等,使学生能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和能力。

3.设计评价工具:根据评价目标和方式,设计符合实际需要的评价工具,包括评价表、评价记录、观察记录、问卷调查、作业评价等,用于记录学生的学习表现和教学效果,同时也用于评估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4.提供学习支架(充分的材料和资源):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材料和资源,包括教材、课件、实验器材等,确保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到课堂交互中。

5.实施评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交互式评价,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评价过程中,例如学生可以根据评价工具对自己和同学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提出自己的改进意见。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根据评价目标和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记录评价结果,并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6.定期评估:定期对教学评一致性的实施进行评估和反馈,对评价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和总结,了解学生知识掌握和思维能力等方面的情况,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和改进策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7.建立反馈机制:建立学生、家长和教师之间的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在评价过程中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提供相应的改进方向。可以通过口头评价、书面评语、个别辅导等方式进行。

8.制定改进措施:根据评价结果和分析,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及时调整和优化评价方法和工具。并对改进措施进行跟踪评价,不断优化教学评价策略,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可以通过与同行交流、参加研讨会等方式,借鉴其他教师的实践经验,并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效果。

9.建立激励机制:建立奖励和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评一致性的实施,提高教师评价的准确性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0.培训教师:对教师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评价能力和专业知识,使其能够准确、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总之,高中“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教学交互式评价策略的实施策略需要明确评价目标、确定评价方式、设计评价工具、提供学习支架、实施评价、定期评估、建立反馈机制、制定改进措施、建立激励机制和培训教师等,以提高教学评价的准确性和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成果及成效

1.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使评价标准多元化,让师生的课堂评价有章可循。

2.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发挥交互式评价的优势,更好地了解学情,帮助教师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的策略,提高学习效率。

4.学生能熟练进行自我评价,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课堂学习地表现进行客观真实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