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单元作业设计 实现“教学评”一致性

作者: 王伟杰

“教学评”一体化下,作业承担着及时巩固、应用课堂学习成果,拓展、延伸以促进学生素养发展,诊断、评价并改进教与学等重要功能。我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教学评”一体化下的单元作业整体设计。

.依据课标要求,明确作业目标

单元作业的整体设计需依据课程标准要求,明确作业目标。评价必须建立在清晰地陈述目标的基础上,根据目标来评价教育效果,促进目标的实现。作为形成性“评价”重要方式的作业与“教”和“学”具有目标上的一致性,且作业目标先于作业内容而存在,教师需要根据既定目标选择和组织作业,从而保证作业设计的正确方向。

.设计多维细目表,系统规划作业

作业多维细目表来源于测验编制“目标内容”双向细目表。除目标外,将作业的一些关键属性如题型、层次、难度、情境类型、科学性、来源及预估时间等置于表中,一方面考量作业与目标的对应关系和作业自身的质量,另一方面便于系统规划作业。基于作业评价标准设计规划系列作业。作业分基础性作业和发展性作业。基础性作业要“着眼要点,巩固完善”“针对难点,聚力突破”“促进理解,杜绝机械”;发展性作业要“着眼知识的形成过程”“着眼知识的结构体系”“着眼知识的内涵与外延”,将作业设计与作业评价目标相关联,做到“教—学—评”一致性。

.基于整体思维,结构化组织作业

设计单元作业时,即便每道作业的质量都很高,最终组合出来的作业整体质量却不一定高,原因是每一道看起来质量都很好的作业组合起来的整体结构却不一定合理。如,若一个单元的作业都是高质量的选择题,或都是中等难度的作业题,显然是失衡的、不合理的。作业整体结构的合理性是衡量单元作业质量高低的最终指标,也是关键指标。对于单元而言,作业结构主要指一个单元所有作业中不同目标、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难度的比例。

.树立质量意识,科学选编作业

单元作业的系统规划是教师根据作业多维细目表对众多作业题进行理性选择和组合的过程,进入多维细目表的每道作业题自身的质量非常关键。所以,单元作业设计应重点聚焦新课标“教—学—评”一致性要求,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聚焦单元教材中的核心知识,在目标指引下,以高度自觉的质量意识,通过选编、改编、创编等方式,设计基础性、综合性、拓展性兼顾的单元作业。

单元作业设计的基本路径:研读单元教学目标→转移单元作业目标→分解课时作业目标→制订作业属性表→编写作业→研磨作业→形成作业→反思评价。每一位教师应完整经历作业设计的全过程,通过“目标统领—设计作业—嵌入学习—实施评价”流程,让单元作业从“对学习的甄别”走向“为学习的评价”,成为支持学生发展的评价模型。

总之,作业设计不仅要关注知识性评价,更要关注核心素养评价,真正实现在作业层面促进“教-学-评一致性”,提升作业效果。